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08,(30):14-14
近几年劳动争议案件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7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达50万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今年5月1日实施后,由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不再收费,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更是形成了"井喷"。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发生的劳动争议实行“调解、仲裁、诉讼”的处理机制,我们称其为“一调一裁二审”的处理机制,即发生劳动争议要经过调解、仲裁和诉讼三道程序。调解程序是非必经程序,诉讼是保护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终程序,而劳动争议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并且还是法定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只有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民事庭按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本文通过对现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现状、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体制的不足、原因分析及完善劳动争议案件解决机制之建议四方面来论述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的不足和如何完善,目的是呼吁建立新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从而灵活、快捷、公正、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薪酬?在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后,这一原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因人事调动引发的劳动争议已占我国所有劳动争议案件的20%左右,并呈继续上升趋势。笔者认为,用人单位可在现行法律制度下,寻找实现其人事管理权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劳动立法的不断完善以及劳动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凸显,矛盾也有所增多,劳动争议案件呈急剧上升的趋势。笔者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结合实际对用人单位应如何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建立有效地劳动争议预防机制和采取妥善的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进一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2009年1月15日,一起送奶工和配送公司的劳动争议的发生轰动了江苏,被评为江苏08-10年劳动争议十大案件之一——阮某与南京某乳业公司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纠纷案。这是一起就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为焦点的争议。近年来,类似的案件越来越多,也引发了学界对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关注。其中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分也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热议  相似文献   

6.
刘敏 《决策与信息》2010,(10):44-44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是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而现存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规定甚为简略,尤其是关于劳动仲裁时效的起算点,规定不统一,造成司法实践的分歧和适用的混乱,笔者结合实践操作就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起算点进行探讨,以期共思。  相似文献   

7.
丁莹 《办公室业务》2020,(6):165-165
近年来,我国劳动人事纠纷事态越发激烈,这充分表明我国已经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各阶层的社会矛盾都逐步开始涌现并不断呈尖锐化,这更加表明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正确把握劳动纠纷的特点和积极预防劳动纠纷的扩大化,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仲裁档案管理工作是劳动争议仲裁的重要工作,涉及不同分类的档案信息,若想让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庭审过程以及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调裁结果有相关的信息支持,就要对劳动争议仲裁这些案件档案从受理-立案-排庭-审理进行妥善保存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黄洁慧 《决策》2013,(6):62-63
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确使中山市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大幅下降,这意味着大量劳资关系矛盾和冲突被成功化解在源头。2008年《中国劳动合同法》颁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劳动关系转型的完成,劳动关系开始由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变。在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共同推动下,广东省中山市创造的集体协商制度,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全国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逐年大幅攀升趋势,劳动者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普遍提升,但对维权途径缺乏必要的了解,以致不能理智的采取正确合法的方式处理,出现了一些过激的维权案件,既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少隐患。如何合理解决劳动纠纷,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成为当前社会急需面对的问题。本文就劳动仲裁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谈一些认识,希望能够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08,(19):19-19
数据显示,近年来,劳动争议纠纷以每年约20%的速度递增。而随着新劳动法施行,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据4月4日的《法制日报》报道,该报记者近日在北京、江苏无锡两地调查时发现,传统的法院劳动争议案  相似文献   

11.
一、劳动争议概述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在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也称为劳资纠纷。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正在迅速提高,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监察作为最常见的两种维权渠道,两者在案件受理范围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交叉,但根据一事不二处的原则,两者又只能择其一,不能重复受理,实践中,此类情况时有发生,本文试图对如何避免此类情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一系列新法的实施,我国的劳动关系进一步规范,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集体劳动争议上升,劳动争议高位运行且劳动者非理性维权案上升、国企新旧矛盾交织争议凸显、劳动关系运行成本过高、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信任危机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成为相当普遍的一种社会关系,劳动争议案件也越来越多。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现行机制为"一调一裁两审"制,然而在劳动争议日益频繁的今天却显得日益落后,探讨一种适宜的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4,(20):22-23
正近年来,因恶意欠薪、企业外迁、股权变更等原因引发的劳动争议大量产生,由此引发的工人集体讨薪、群体上访事件,给社会和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深圳市横岗街道是龙岗区的制造业"重镇",其用工集中企业超过3000家,但横岗街道的劳动信访案件连续两年办结率达100%,劳动仲裁案件法定时限内审结率达97%。2013年,横岗街道劝返欠薪逃匿者16人次,退还员工工资807万元。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横岗街道劳资纠纷案件数量同比下降,劳动监察人员排查问题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这样的工作成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该街道创新实施的"四个到底"调处经验和"四个在前"源头治理举措。  相似文献   

16.
那些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3,(4):17-17
21.8万件:2012年全国督办欠薪案件总数—— 2012年全国劳动监察系统共督办欠薪案件21.8万件,追回被拖欠的工资200.8亿元,比2011年增加29.5%。出现欠薪的行业领域在扩大,过去主要是建设领域,而2012年以来,纺织、船舶制造等行业都出现欠薪事件。  相似文献   

17.
石丹阳 《经营管理者》2013,(19):242-24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资双方主体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不断凸现出来。因此,如何保持本单位的劳动关系和谐与稳定,如何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成为许多学者、企业或是政府部门的研究焦点。大多数对劳动争议预防的研究都是从政府、雇主、劳动者三方来研究,而文章将关注点放在企业层面,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评述企业层面劳动争议具体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企业劳动争议的发生率,使劳资双方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法报告十大亮点数据1.7万亿——地方各级法院受理案件1220.4万件,同比上升4.4%,审、执结1147.9万件,审限内结案率为99%,结案标的额1.7万亿元313.9万——各级法院审结婚姻家庭、损害赔偿、房屋买卖、医疗纠纷、劳动争议、土地承包、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案件313.9万件  相似文献   

19.
周亮 《经营管理者》2011,(7X):271-271
劳动争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因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在处理劳动争议的实践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当前"一调一裁两审"、"先裁后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这一机制存在一些缺陷,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有待改善。笔者建议通过相关制度、程序的建设与完善,健立公正、有效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形成协商、谈判、调解、仲裁、司法裁决相结合的争议解决方式,从而推动公民权益保障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伴随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目前我国劳动关系出现新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劳动关系的地位日益重要,特别是此次十八大的召开,更是提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要求。在进行劳动关系管理的过程中,面对劳动关系的日益复杂,劳资纠纷矛盾的日益凸显,劳动争议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本文以劳动关系为切入点,在阐述加强劳动关系管理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劳动关系管理,降低劳动争议的策略,旨在说明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以期为劳动关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