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当前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价值取向等与大学生择业心理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从而简单描述出当前大学生择业心理状态,并进一步提出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择业心理与择业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是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职业选择的一些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和心理倾向。择业价值观科学评判的三条基本原则,即社会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透过三种择业心理误区揭示了部分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偏差。并且提出了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教育的三项策略,即加强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生人生观、荣辱观、人才观、自我实现观教育,夯实择业价值观教育基础;以大学生择业心理引导为切入点,开展择业动机引导和择业心理调适,丰富择业价值观教育载体;以全程化择业价值观教育为总体思路,实施多向、导向、定向、去向教育,完善择业价值观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择业中,女大学生由于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和自身的种种原因,形成择业期望值过高、依赖、自卑、害羞等心理.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对女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帮助和引导女大学生走出择业心理误区,迈好人生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4.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使不少大学生产生的种种心理误区,对择业十分不利。针对这种现象,充分认识择业指导的意义,深刻分析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对择业的影响,并从心理教育角度对择业中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从众心理分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原有高校分配制度的解体,市场化的就业体制逐步形成,处于这种择业制度转型期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功利心理、安全心理、求“名”心理、害怕失败心理等盲目从众心理现象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应对措施:借助职业心理理论进行科学的自我分析;正视现实,敢于竞争;积极进取,不怕挫折;转变观念,放眼未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的心理状况,指出了大学生择业中所出现的焦虑、自卑、嫉妒等心理误区,分析了这些心理误区的成因,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指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是保证大学生顺利择业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民族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择业观比较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四川部分高校 95、96级大学生择业观调查结果 ,对民族院校与其他高校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择业价值取向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旨在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制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日益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特点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就如何在心理教学中渗透择业心理指导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实证调查,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具体表现为择业主体意识自我化、择业标准趋向现实化、择业价值取向呈现功用化、多元化和矛盾化,以及择业观渐趋成熟。究其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受到转型社会利益结构重组、社会制度变革、文化价值变迁以及价值环境多元的深刻影响。进而对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价值导引做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及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98位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状况,提出要理性看待大学毕业生追求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7年安徽省五所本科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查,与2007年本科毕业生实际职业获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安徽省部分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与实际职业获得在就业去向地区、行业、升学及起薪等方面存在差异,显示部分大学生会根据就业形势调整期望值,表现为灵活而理性的就业选择。同时,较高的就业期望仍是制约充分就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女大学生择业压力进行量化分析,从女大学生择业的内部资源压力和外部环境压力两方面剖析影响女大学生择业的一些的主客观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所遭遇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对就业目的与意义的认识,以及具体实践过程中对就业相关事务的评价与选择。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着“个性需求与从众心理并存、在就业与择业的优先性选择上举棋不定、岗位选择过程中的非理性以及个人功利追求突出”等问题,客观上要求在发挥大学生主体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动性基础上,提高高校就业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工作的实效,并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和功能,形成合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选择的基础。部分高职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存在一些不良心理表现,通过职业价值观培养,使之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适应社会的要求,适合自己的能力,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与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带来了深远影响和冲击,通过调研统计,从日常生活、课余活动、消费行为、心理状态、职业规划、人际关系、婚恋观念、公共道德、政治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梳理了上海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以探索高校思政工作者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生活习惯和正确价值观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成功实践凸显了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和特点,通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明确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从而为高等学校更好地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受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以及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在探讨大学生价值观功利主义倾向的表现的基础上,从正负两个方面分析了功利主义倾向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和注重社会主流文化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其价值观上的功利化倾向趋向合理,呈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党课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对党课教育重视不够的现实,从高校党课的重大意义出发,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结合发挥大学生榜样示范和自我教育作用,探索了党课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倾向,从影响大学生和谐人格形成的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及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深远意义,为高校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