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游泳训练干预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探讨游泳训练抗抑郁的效果.方法:对24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型组、游泳组、模型组,每组8只,采用分箱饲养(1鼠1箱).游泳组和模型组采用应激刺激包括夹尾(止血钳,距尾根1cm,1min)、电击足底(0.8mA,5s)、冷水游泳(4℃,5min)、热刺激(45℃,5min)、明暗颠倒(24h)、停食(24h)、停水(24h),每天随机刺激小鼠一次(共36d),同时游泳组每天接受游泳训练干预,训练进行6周,实验期间分别于7d、14d、28d和42d测定各组动物的OPEN-FIELD TEST行为学评分和体重,6周后取肾上腺称重并计算其相对重量.结果:在实验末期,游泳组与模型组小鼠比较,游泳组的OPENFIELD TEST行为学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得分要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游泳组肾上腺重量稍低于模型组,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游泳锻炼在小鼠抑郁模型实验可以发挥抗抑郁症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减轻或缓解抑郁症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补肺化纤饮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TGF-β1和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经气管插管后向肺部雾化喷入博来霉素进行化学诱导形成肺纤维化小鼠模型,每天灌胃给予补肺化纤饮1次,连续给药10天,以甲强龙作为阳性对照。取肺组织处理后,并包埋切片,肺组织切片行Masson染色并进行TGF-β1和PDGF免疫组化检测。评价补肺化纤饮对各小组肺组织TGF-β1和PDGFB蛋白的表达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补肺化纤饮治疗组分别对比模型组肺组织TGF-β1和PDGF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减低,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化纤饮能够明显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IL-1,TNF-α参与大鼠牙根吸收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白细胞介素-1),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在牙根吸收中的作用是否等同于介导牙周炎性骨吸收的作用。方法建立机械损伤诱导牙根吸收大鼠模型,腹腔注射IL-1可溶性受体和TNF-α可溶性受体,应用组织形态技术观察抑制根吸收的病理形态影响,从逆反方向证实IL-1、NNF-α在诱导牙根吸收中的作用。结果 TNF-α组与病理对照组的牙根吸收陷窝数量、吸收陷窝长度、陷窝面积、位于根面牙周韧带、牙槽骨的TRAP(指多核破骨细胞,多核破牙骨质细胞,单核细胞,类成纤维细胞)阳性细胞计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IL-1组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NF-α是影响牙根吸收的主要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针菇多糖对衰老小鼠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金针菇多糖的抗衰老机制.方法 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金针菇多糖( FVP )低、中、高剂量组.实验动物喂饲6周,处死小鼠,取脾组织,计算小鼠脾脏指数;测量脾脏抗氧化指标MDA,SOD,GSH-Px.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针菇多糖组脾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GSH-Px和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结论金针菇多糖可使衰老小鼠脾脏产生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金针菇多糖抗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对其施行护理干预,时间为12个月,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疾病认知水平主观指标和肺功能比较.结果 经过干预后,干预组的83例患者的认知水平较对照组的67例患者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是没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和能提高肺功能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Th1样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2样细胞因子IL-4、IL-6在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组织中IL-2、IFN-γ、IL-4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颌下腺中IL-2、IFN-γ和IL-6的mRNA转录水平均比正常组明显增高,IL-4的mRNA转录水平在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SS模型小鼠颌下腺中以Th1细胞浸润为主,IL-6作为促炎因子发挥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模型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PR1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变化,及对GSH-PX、CAT的影响,探讨其在血管性痴呆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通, 并腹腔注射硝普钠法制备模型,药物组用盐酸多奈哌齐溶液灌胃;用Y-型迷宫试验观察其行为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测大鼠海马神经元N-甲基-D -天门冬氨酸受体-R1的表达变化;GSH-PX、CAT分别采用DTNB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活力。结果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优于模型组 (P<0.01),其海马CA1区NMDA受体-R1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GSH-PX、CAT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可通过降低NMDAR1的表达,提高GSH-以、CAT的活力来保护VD大鼠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密穗马先蒿提取物对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密穗马先蒿提取物对运动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运动引起贫血的保护作用.4周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阳性对照组、密穗马先蒿组.运动组、阳性对照组和密穗马先蒿组进行4周的游泳训练,最后一次力竭游泳后采用心脏取血,肝素抗凝,运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液学指标.实验4周后,运动组小鼠RBC、Hb和HCT均低于其他3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密穗马先蒿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组MCV显著大于其他3组,呈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3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密穗马先蒿具有改善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小鼠RBC、Hb、HCT、MCV等改变.  相似文献   

9.
观察古汉养生精对运动至力竭小鼠红细胞形态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运动致红细胞畸变及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4周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古汉养生精组.运动组和古汉养生精组进行4周的游泳训练,最后一次力竭游泳后采用心脏取血,肝素抗凝,运用扫描电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及生化分析方法测定抗氧化功能指标.实验4周后,运动组小鼠红细胞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古汉养生精组(P<0.01),RBC-SOD活性也明显降低 (P<0.01),RBC-MDA含量却明显增加 (P<0.01).古汉养生精组小鼠红细胞形态、RBC-SOD活性和RBC-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小鼠服用古汉养生精能降低机体红细胞畸形率,减轻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蛤蚧不同提取液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维生素E组、乙醇提取液组和仿生酶解液组。正常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按120mg/(kg·d)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6周,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应浓度的药液。连续灌胃21天后,计算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2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P0.01),血清中IL-2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维生素E组、乙醇提取液组和仿生酶解液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升高(P0.05,P0.05,P0.01),而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维生素E组和仿生酶解液组小鼠血清IL-2水平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5),乙醇提取液组血清中IL-2水平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蛤蚧乙醇提取液和仿生酶解液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仿生酶解液组优于乙醇提取液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低氧运动训练应激作用下,进行吸高浓度氧恢复对大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雄性SD大鼠53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进行低氧暴露、运动干预和吸高浓度氧恢复.在实验第4周末采样,测试大鼠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结果:经过4周的实验,低氧运动组肝糖原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肌糖原显著低于常氧运动组(P<0.05),高于常氧安静组和低氧安静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肝糖原含量低于常氧运动高氧恢复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对于肌糖原,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显著高于常氧安静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运动组(P<0.05).结论:低氧环境不利于大鼠糖储备的恢复,如果低氧训练后进行吸高浓度氧恢复,则有利于大鼠糖储备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对去势胰岛素抵抗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及OPG/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雌性大鼠卵巢切除后用高果精饲料喂养12周,诱导胰岛素抵抗产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替代组和溶媒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大鼠12只,用普通饲料喂养12周.检测各组大鼠动脉收缩压(SBP)、血清雌二醇(E2)、空腹血糖(FBS)和空腹血清胰岛素(FSI)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尿钙、尿脱氧吡啶啉(Dpd)、血清骨钙素(BGP)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股骨组织中护骨素/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BP、FBS、FSI、尿钙和尿Dpd水平均显著性升高(均P<0.05),ISI、血清雌二醇和血清BGP水平显著性降低(均P<0.05),股骨中OPG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性降低(均P<0.05),而RANK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性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17β-雌二醇替代逆转了上述改变(均P<0.05).结论 17β-雌二醇抑制去势胰岛素抵抗大鼠股骨中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17β-雌二醇能上调骨组织中OPG的表达而降低骨组织中RANK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核转录因子-kB p65(NFk B p65)在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小鼠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连续7天,对照组小鼠自由饮用生理盐水7天。造模成功后处死小鼠,取同水平段结肠组织,以免疫组化法观察两组小鼠黏膜形态学变化,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病理组织学分级,并检测PPARγ和NF-κBp65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DAI评分为8.42±1.13分,对照组DAI评分为0.47±0.23分,组间差异显著(P0.01)。PPARγ和NF-κB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对照组可见大量PPARγ阳性细胞,NF-κB阳性细胞较少,模型组PPARγ阳性细胞较少,可见大量NF-κB阳性细胞。模型组小鼠病理分级越严重,PPARγ表达水平越低,NF-κB表达水平越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ARγ和NFk B P65可能参与UC小鼠炎症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其表达水平有助于判定病情严重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共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使用方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一组患者肺泡灌洗液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高于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8,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一组sRAGE水平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呈负相关(r=-0.738,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越高提示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的病情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作为一种常见的免疫因子,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 病密切相关.本文从IL-1β的生物学特性,癫痫的一般特征,癫痫发病时海马IL-1β的变化,海马IL-1β变化 时癫痫发病等方面对海马IL-1B与癫痫发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AECOP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阻力特点以及对β2受体激动剂的反应。方法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200名老年AECOPD的住院患者被分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后者又随机分为阴性一组和阴性二组,三组均给予基础治疗,阳性组和阴性一组加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普通肺功能及IOS检查。结果治疗后阳性组和阴性一组的各指标均有改善(P<0.05),阴性二组的MEF50,MEF75,X5,R5,Z5改善不明显(P>0.05),MEF25,R20,FEV1,FVC,Fres有改善(P<0.05)。阴性二组与阴性一组相比发现FEV1,FVC,MEF75,R20等差异不显著(P>0.05),MEF25,MEF50有明显减低(P<0.05),Fres,R20,X5,R5,Z5等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的阴性一组与阳性组比较,FEV1,FVC,MEF25,MEF50,MEF75等有降低(P<0.05),Fres,R20,X5,R5,Z5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老年AECOPD患者对β2受体激动剂更敏感,而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老年AECOPD患者也有效,但改善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为结直肠癌的预后判断和治疗后随访寻求一种简便、易测、可靠、无创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测定3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和血清VEGF,并与53例非结直肠癌患者作比较。结果①结直肠癌组血清VEGF水平(813.14±511.8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241.40±164.08)μg/L,差异显著(P<0.001);②血清VEGF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有淋巴结、肝脏及远处转移者血清和组织VEGF水平比无转移者显著增高(P<0.05:P<0.001);④血清与组织VEGF之间密切相关(P=0.000)。结论①血清和组织VEGF测定能够反映结直肠癌的发展和预后;②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与血清VEGF水平密切相关,血清VEGF可替代组织VEGF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标记物浓度变化.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51例(老年肺癌组),同期住院、同龄和同性别非肿瘤患者36例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分别在开始治疗前进行外周血肿瘤标记物标本采集,标记物分别为血清癌胚抗原(CEA)、碳水化合物抗原125(CA125)和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结果 老年肺癌组外周血CEA、CA125和Cyfra21-1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有明确的外周血CEA、CA125和Cyfra21-1高浓度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四年四月至六月,在成都市石羊、神仙树和天回镇奶牛场用改良 C.M.T 法对536头泌乳牛的2019个乳区作了隐性乳房炎检查。结果弱阳性以上乳区( ~ )有527个,占被检乳区的23.63%,对134头患病牛的225个阳性乳区( ~ )随机分组作治疗试验。A 组用青霉素、链霉素;B 组用卡那霉素;C 组用磺胺嘧啶;D 组首次用氯霉素,以后用青、链霉素;E 组用新洁而灭;F 组用药同 A 组;G 组用药同 B 组;H 组用庆大霉素。A、B、C、D、E 各组每天用药二次,连续两天;F、G、H 各组用药一次,均为乳池注入。12天转阴率分别为:A 组64.86%,B 组42.50%,C 组70.00%,D 组45.45%,E 组30.00%,F 组52.14%,G 组64.86%,H 组39.47%,A 组与 F 组、B 组与 G 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员年龄、性别、挤奶工龄各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出勤情况各组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第四胎以后,发病率急剧上升,与1~3胎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泌乳月份的递增,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有递增的趋势,但两者仅呈中等程度相关(r=0.6260),差导并不显著,泌乳量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呈强正相关(r=0.9298),差异极显著(P<0.01),前后乳区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患病比例为3∶4。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研究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脊髓IL-1β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在术后第4天开始,连续7天进行曲马多,电针和针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机械性痛阈和冷诱发持续性疼痛的变化以及对脊髓IL-1β和IL-10水平的影响。结果①连续治疗7天后,与单独使用曲马多和电针相比,针药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冷板抬足次数和提高50%缩爪阈值,达到更强的镇痛效果;②电针不影响脊髓中IL-1β的水平;③电针可以增加脊髓中IL-10的含量,并且与曲马多具有协同作用。结论曲马多联合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比单独使用曲马多和电针都具有更强的镇痛作用。电针可以增加脊髓中IL-10的水平,并与曲马多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