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新文化史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文化史的兴起是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历史学界一场重大的史学理论运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文化史,是站在对已有的社会史理论基础的批判、修正的立场上展开的。在经历了文化转向后,新文化史学家对文化转向进行了反思。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新文化史和传统的社会史有逐渐融合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文化史的实质是向人文主义史学传统的回归。新文化史的未来将是对传统社会史的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方史学界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了新文化史研究范式,并逐渐取代了旧有的社会史,成为史学研究的主流模式。米格尔·卡夫雷拉2004年推出的《后社会史初探》,结合具体的历史著述探讨了过去几十年间历史研究领域(主要是英语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发展趋势。全书共有五章,按其内在逻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本书专注于讨论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更为直接的一些历史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张弓 《学习与探索》2012,(7):134-138
美学的实践转向所导致的文化转向使得审美活动和艺术生产的主要方式——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大众化、消费化、休闲化以审美方式和艺术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实践转向的文化转向应该处理好文化产业的"生产劳动性"与"非生产劳动性"的关系;处理好意识形态方向与文化艺术规律的关系,以先进文化引领发展方向,以新颖创意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毛奇龄与乾嘉经学典范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居渊 《浙江学刊》2002,(3):125-130
毛奇龄是清初学界一位既极具社会影响而又是颇有争议的学者。自清人全祖望作《萧山毛检讨别传》 ,对他道德文章的抨击可谓不遗余力。乾嘉学者一般都研读其书 ,或暗袭其说 ,而对他的评价却持审慎的态度。乾嘉之际阮元、焦循、凌廷堪等人通过对毛氏学术的重新定位 ,并推尊其为清学的首创者 ,从而导致了乾嘉经学典范的重塑 ,反映了乾嘉之际经典诠释亟须更新的一种历史趋向  相似文献   

6.
在消费主义和文化工业的潮流中,以孙恒为代表的几位青年工人在北京自发组织了"新工人艺术团".该组织除为工人创作、 演出外,还创建了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 新工人剧场、 打工子弟学校等为工人服务的文化机构.这些文化实践有助于唤起新工人的情感共鸣、 身份认同,体现了对现实和资本一定程度的批判,为工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然而,作为异质声音的"新工人艺术团"在多重权力话语的夹缝中生存艰难,且要屈从商业挑战,时常面临被收编的危险,致使工人文化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美学的实践转向在现代实践转向到后现代实践转向的发展过程中,遵循着"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文化现代性"的内在逻辑。20世纪后半期的文化转向使得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及其产品的精英化和大众化界限模糊,失去了深度性而平面化,消解了形而上学性;同时,文化转向使得审美活动和艺术生产的主要方式——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大众化、消费化、休闲化以审美方式和艺术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着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实践转向的文化转向应该以先进文化引领发展方向,以新颖创意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发展理念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思想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演进而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为全世界提供了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文化自信和新发展理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的进步,而文化自信又为新发展理念提供精神依托,实现两者相互协调、共同作用。通过阐述新发展理念及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深刻把握二者之间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联系,提出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吴宓和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史上两个影响渐隆的人物。他们都是白璧德的得意弟子,但二人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接受迥然不同。吴宓用"新人文主义"作武器反对"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杰出代表;梁实秋则以"新人文主义"为工具批评"新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是新文学发展进程中卓有影响的"新古典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0.
11.
马永顺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 ,他把发展生产、建设国家作为人生的根本目标 ,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崇高价值追求 ,把心系人民、造福子孙作为人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集中体现了他一生坚定不移地实践“三个代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深入学习宣传马永顺的先进事迹 ,对动员广大党员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 ,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求是学刊》2018,(3):123-133
北宋文人的诗学典范经历着不断的选择和不断的否定,诗学理念与审美追求也经历着不断的兼容、会通、修正、转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矫枉过正。天圣至嘉祐诗坛以韩愈和杜甫为诗学典范,又批判地继承了西昆体诗歌,吸取了其尚学尚雅之诗学观以及一些诗歌特质,并用古体诗的气格及以文为诗的方式加以矫正。天圣至嘉祐诗坛对于诗学典范的选择及其诗学沿革,与宋代诗学尚意尚健诗学审美观的形成,与北宋诗歌题材、文体、艺术、语言的革新以及宋调的发轫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在当代俄罗斯学术界,无论是文化史的复兴,还是文化学的凸现,其学科建设、研究方法和问题视角的学术基础都是文明史观。从历史角度看,文明史观对于俄罗斯学术界并不是完全陌生的东西。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文明史观在当代俄罗斯政治、社会和国际背景之下又被增加了一些新鲜的东西。俄罗斯史学家、文化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从文化差异和文明类型角度出发,竭力回应欧美学者的诸多诘难,力图重建俄罗斯的民族精神。文化史、文化学以及文明史观在当代俄罗斯既担负着重大的学术使命,又承担着更重大的文化使命和更深远的民族使命。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文化史研究经历了从传统史学时代、新史学时代和新文化史时代的发展过程.在传统史学时代由于政治军事史占主导地位,文化史研究被边缘化.新史学时代是文化史研究的繁荣时期,科学技术革命给文化史研究带来了转机.新文化史时代把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转向了社会文化的范畴,注重跨学科研究.虽然国内对西方文化史的研究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繁荣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滞后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大众文化研究、对西方文化的基督教性、多元化和东、西方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等问题的认识上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空间成为一种新的理论关注之前,历史决定论成功地对空间进行堵塞、贬低和去政治化,这是一段空间沉寂的历史,从马克思的人文地理学到城市的政治经济学,再到后现代地理学、都市社会空间经验的发端,以及随之出现的一种向日常生活实践的社会空间的转向,空间问题似乎正在形成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一种新的理论转向、一种新的叙事或有效理解社会的范式.  相似文献   

17.
新武侠:超越传统的复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主题学方法,从儿子长大后复仇、醒悟嫁仇、友情与仇怨、仇家子女间的爱、错认仇人并因误会导致复仇这五个母题模式人手,将新派武侠小说中复仇主题同传统文学中该主题进行了多重比较,认为武侠小说对传统文学中的复仇观念及作品模式进行了诸多重大突破、挑战与创新,具有深刻的人性启迪意义与文化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英杰 《社科纵横》2013,(1):209-210
新儒家作为中国当代文化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当代新儒家是对中国文化建设指向的恰当把握。通过新儒家和新儒学概念的比较分析确立新儒家的基本特征。对不同时期三代新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的分析,归纳出当代新儒家的本质特征,为把握当代新儒家的精神实质起到积极的诠释作用,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方向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赵传珍 《社科纵横》2013,(5):125-128
英国新左派思想家们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思想基础上,批判性地考察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他们提出"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文化是整体的斗争方式",强调在社会与文化的总体性联结中认识文化的物质生产意义,注重对工人阶级大众文化的社会政治实践意义的探究。在批判经济决定论和庸俗唯物主义基础上开创性地构建了"文化唯物主义"这一崭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以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形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文化全球化的趋向日益明显。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平衡发展及历史传统等因素,全球文化又存在着多元化趋势。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的矛盾是全人类在当前乃至21世纪不得不面临的新课题。因而,如何读解异质文化,加强文化交融,缩小文化差异,化解文化矛盾,实现文化认同,共享文化资源,已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文化研究界的共同关注。  就文化研究的视角或方法而言,目前不仅有跨文化(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研究,亦有超文化研究(又称多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