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评价是任何语篇意义的中心。为了表达特定的评价意义,英文商务新闻语篇借助语法隐喻手段,以实现发语者/作者的表达意图。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和评价理论,分析了英文商务新闻语篇中的过程变异、名词化、语气隐喻、情态隐喻的表征及意义,探讨了英文商务新闻语篇的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的评价意义,文章认为发话者/作者的态度、观点与立场可以通过语法隐喻手段,渗透商务新闻语篇的词汇语法层面、语义层面,从而表达某种特定的价值取向和立场,并对目标读者形成影响。语法隐喻是表达评价意义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
Halliday & Hasan认为语篇是意义单位,但目前书面语篇意义的分析多限于表层话题意义。语篇作为具有交际价值的个体语用单位,其意义至少应含三种主要成分——主题意义,话题意义和文体风格意义。因此,科学界定这三种意义成分,廓清其表现形式,理清语篇意义的解读过程,对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分析语篇意义具有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3.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最新发展,介入系统是其一子系统。本文选取官方网站上若干英语新闻评论,应用评价理论中的介入系统对其进行介入资源的人际意义分析。旨在找出:介入资源在新闻评论中的分布规律,评论员如何通过这些介入资源在语篇中与其他声音建立协商空间。研究发现,介入资源规律地分布于新闻语篇中。外声资源与对话开放资源的数量在新闻评论中普遍多于内声资源和封闭性资源的使用,这与新闻评论语篇所属语类及其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系统功能理论,以《经济学人》两则新闻漫画为例,对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在多模态语篇意义构建过程中的互动进行了分析。本文进一步验证了多模态语篇分析中系统功能视角与概念隐喻视角结合的可行性,对新闻漫画意义的解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理论出发点,对比分析英汉社会灾难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的人际意义,试图解决两个主要问题:英汉社会灾难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出现的频率及分布,英汉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人际意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批评性语篇以大众语篇为其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分类、及物性、转换等方面对同一事件的两则不同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两家媒体是如何操纵语言资源来引导人们对于事件的不同解读,从而树立读者解读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7.
从批评性语篇分析透视两则新闻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批评性语篇以大众语篇为其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分类、及物性、转换等方面对同一事件的两则不同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两家媒体是如何操纵语言资源来引导人们对于事件的不同解读,从而树立读者解读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8.
新闻文本是普通公众了解最新时事资讯最便捷的媒介,英语新闻语篇的词汇衔接与语篇连贯之间的通达关系有助于读者迅捷而深度地解读语篇。词汇复现是词汇衔接最常见最重要的手段,文章从篇章语言学的词汇衔接与语篇连贯视角探析了英语新闻语篇的词汇复现手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理论以及Kress和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对新闻漫画《内部装修》的意义构建及符际关系进行多模态分析。在这理论框架上的定性研究表明,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也可以延伸到新闻漫画中的非语言符号上。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可以协同互补,共同构建语篇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话语已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在各种语类的多模态语篇里,图像越来越成为最主要的符号表征方式之一,图像在交际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并引起学界重视。以模态耦合为视角,分别从图像转向、图文关系、图像解构等层面,剖析图像在多模态语篇里的意义构建与解构,指出图像转向并非图像霸权,而是对语言功能的完善和延伸;多模态语篇里的图文关系是相互渗透、协同互补的;只有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大语境下,才能对图像进行充分的外显和内隐意义的建构和解读。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话语意义的生产与传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斯图亚特·霍尔的电视研究的结论出发,参考葛兰西霸权理论及舒茨对意义的理解,假设网络话语意义生产同样存在着编码/解码的过程,而且还存在着弥散与重组过程,但因“传”与“受”的模糊,这个过程不再是二元的对立,而且远比电视话语的过程要复杂。  相似文献   

12.
话语标记常被看作是具有丰富意义和宽广、开放的范畴.然而,Blakemore等学者主张区分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并宣称话语标记只是那些具有程序意义的表达.这一观点不仅缩小了话语标记的意义,也限制了话语标记的范畴.Blakemore的程序意义在理论上呼应了Grice的规约隐含,在方法上与意义研究中的极简化方法一致,这导致程序意义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缺陷.事实上,程序意义只是一些话语标记的部分意义,不能用它来排斥和取代其他意义,更不能用它来作为评判话语标记范畴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在发达国家的早期教育领域中,资本扩张、早期教育机构追逐、社会大众追捧使得质量话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一书中,三位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并主张超越"质量话语",追求"意义生成话语"。然而"质量话语"的存在可以为早期教育发展树立标杆,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在我国早期教育领域中,质量话语仍处于一种不被重视的尴尬境地。因此,现阶段我国的早期教育发展不应该贸然超越"质量话语",追求"意义生成话语",而应该在重视"质量话语"的前提下,逐渐走向"意义生成话语"。  相似文献   

14.
探讨将构式语法研究范围扩大至语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将stman(2005年)的语篇构式理论应用于诗歌语篇的回指确认。诗歌也是一种语篇构式类型,诗歌构式的主要功能范畴是韵律和节奏,它们虽是诗歌语篇的形式成分,却对应着与其匹配的稳定的意义。这种配对的形式-意义关系形成了诗歌的构式义,它作为心理构体储存于认知主体的深层记忆中。在解读诗歌语篇时,可激活诗歌构式的赋义机制,启用构式义,从而促进诗句之间的语义关联,支持语篇中零形回指语的有效确认。  相似文献   

15.
概念整合网络与新闻漫画的语义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回顾了认知语言学中Fauconnier和Tun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基本思想,然后运用这一理论探讨了新闻漫画的语义构建,并选取三副网络新闻漫画进行了个案分析,旨在说明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解释力.分析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具有解释在线构建非传统意义上的新颖意义的特性,能够为新闻漫画的语义构建、创新和理解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6.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采用人际意义分析的扩展模型,结合英语娱乐新闻的语言特点,从直接引语和人物称谓两个角度对这一语体进行了人际意义分析。研究发现,该新闻语体凭借上述两种人际意义实现手段达到了既向大众传播信息又同时娱乐大众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言有两个独立的层面———符号学层面和语义学层面,新闻语言作为一种功能语言,是自然语言在特殊视觉类中的转移,其语义层作用于描写对象和接受对象时所蕴涵的层次,是文学语言、科学语言等语言变体无法具有的。  相似文献   

18.
个体认同问题是现代社会凸现出来的重要议题,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均与此密切关联。个体认同总是在一定的意义框架下进行的,国家话语、市场话语和地方性话语这三种意义框架分别在中国社会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对个体认同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分析各种意义框架对个体认同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建构更完善的文化系统来引导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以期实现更佳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