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人》2006,(11)
一个新鲜的名词和概念——名人博客,成为新浪博客推广活动的宣传之重,两个多月来,以雄踞之势在整个博客金字塔的顶端熠熠生辉。自博客进入中国,敢作敢为的木子美曾经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她因此成了世界名人。这名人写博客又是想干什么?“名人博客”为什么要从博客中单列出来?又是谁把名人和博客放在一起搅和搅和?这些问题同样让人很有兴趣。  相似文献   

2.
名人何以名     
唐宝民 《百姓生活》2014,(12):19-19
名人,顾名思义,是出名,大名鼎鼎,赫赫有名。凡名人者,或才学超群,或技艺精湛,或满腹经纶,都必有一手绝活。名人乃人中精华,人精。一般,大众名人、被人公认的名人大多不是在当下,而是过往者。所以,人们真正崇拜的是先哲古人,他们在现代人中都有着无数的拥趸和粉丝。单为出名而成为名人者,真少有、鲜为人知,至少成不了大名人。  相似文献   

3.
王媛 《今日南国》2007,(22):29-32
近日,来自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的消息,全国与各界名人重名人数的统计最新数据日前公布。世界冠军刘翔的名字受到1.8万人的青睐,从而登得榜首。在女性名人中,近8000个"李冰冰"同名。据统计,在中国各界男性名人中,体育明星的名字最受追捧,男性名人的前3甲中体育明星就占据了两个名额,分别是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保持者  相似文献   

4.
我中华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杰人灵,名人辈出。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化名人,在历史的创造、实践活动中,或以其高操洁行,奇才绝智,或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震古烁今的高论,或以其华章绝词,盖世才艺,导引着人类社会之实践,管领着一代文化之风骚。这些人对民族文化的创造起着非常重要的、甚或是决定性的作用。正是本着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出发,由舒大刚、吴绍主编的一套《中国文化名人评传丛书》(包括《中国十大名儒》、《中国十大名道》、《中国十大高僧》、《中国十大名士》、《中国十大隐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中国妇女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93年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女代表626人,占代表总数的21.03%,全国人大常委中有19名女委员,占常委总数的12.3%。 在政府部门中,女性担任高级领导职务的人数也有所增加,国务院有1名女国务委员,正副女部长  相似文献   

6.
当下中国从事新闻工作的女性总人数可谓"项起了半边天",尤其是在当下中国电视领域,女新闻工作者更是独放异彩.但另一方面,女新闻工作者在现实中却不排除被娱乐化的成分;她们主要分布于"软新闻"领域,却逐渐涉足"硬新闻"领域并为此付出诸多代价;她们进入传媒决策层的人教较少,而且进入其间的少数女性未必一定愿意或者能够扭转"女新闻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女性遭受性别歧视"这一现实.可以说,当代中国女新闻工作者总体上依然处于边缘或非中心地位;其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媒体竞争对女性的商业化利用等等.  相似文献   

7.
孙冉 《今日南国》2007,(16):9-11
女状元流行的背后,并没有让我们看到女生更聪明或者男女更趋平等的必然事实,而是高考改革的荆棘难行——公元1853年,也是太平天国三年。这一年,南京才女傅善祥走进科举考场。随后,她荣登魁首,成为当年炙手可热的话题。她是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中诞生的惟——名女性状元。傅善祥是太平天国的女科魁首,却并非大清朝的状元。如果不是前者主张男女平等,开女科科举,女状元这个荣誉称号在中  相似文献   

8.
根据明清笔记小说中大量狐变形为人的意象的发展规律及其内涵,探讨狐精题材作品的文化意蕴。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男性对女性的态度有两种:既爱恋又畏惧;狐女成了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代表。作家笔下的狐女美丽迷人或者淫荡魅人甚至淫人致死,都是男性对女性的“既畏又恋”态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喜福会》通过几个女性的经历表现了女性的积极抗争。但是,作为一名美国的少数族裔女作家,作者在女性问题上采用的却是西方白人中产阶级的女性主义范式,以第一世界女性凝视的姿态将第三世界的女性作为一个“他者”,其主题、人物刻画和叙事手法扭曲了中国人、中国文化,表现了作者以第一世界女性主义的姿态表现女性主题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各种商品名称叫人眼花缭乱。随着名人们进军商界潮流的日趋汹涌,以名人之名命名的消费品也逐渐多了起来。有化妆品类,有服装类,有鞋类,等等,这一类消费品的领域在不断拓宽,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从市场调查的现状看,消费者对待“名人消费品”绝对不如“追星族”对待明星那样,不少还显得冷气十足,在市场上艰难生存。香港著名演员刘嘉玲曾带着“嘉玲”化妆品到杭州,来时人们为一睹芳容,蜂而买之,明星一走,问津者便甚少,冷热反差之大,耐人寻味;某位明星也曾亲临以自己大名命名的某市服装屋,开业那天,人山人海,差点把明星挤伤了,可那间时装屋开不到两年,便“门前冷落车马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日本人有关成才的意识开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正在以青年为中心逐渐扩大,在中老年阶层中也产生了变化的萌芽。而且这种变化不是成名成家愿望强弱的问题,而是明治时代以来日本还未曾经历过的根本的变化。关于这种变化首先必须认识到:这既不是现在的日本人不想成名成家,也不意味着传统的成才观已经灭亡和学历社会的消亡。日本人的现  相似文献   

12.
汪济航 《社区》2016,(15):32-33
在中国的古铜都——安徽省铜陵市,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幸福社区。组建于2010年8月的该社区,是由原铜官山区的幸福、石城、市建、井巷四个小区合并而成,常住居民7800余户,21000余人。社区党委下辖46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492人。  相似文献   

13.
<正> 在高校的整体发展中,档案馆(室)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全国高校专职档案干部约有五千余人,兼职档案干部约有四千余人。这支近万人的档案队伍,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中国女性研究已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领域.在众多的女性研究机构中,有一支高等院校系统的妇女研究队伍,由从事各种专业教学的教师组成.这些机构的研究人员发挥本专业特长,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运用最新的理论信息,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从而推动中国妇女研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一、高校系统妇女研究机构简况目前,我国高校系统的妇女研究机构主有以下几家: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于1990年10月.该中心以妇女文学、历史、法律、社会、教育、心理、人口环境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为主,兼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中心召开3次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女童教育调查,女大学生调查和女教工调查,出版女性研究丛书和学术动态期刊,开设女性学选修课,培养出两名女性学硕士,与20多个国家建立了联系,建立了女性研究图书资料室.中国人民大学女性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12月.该中心是由热心女性研究和女性服  相似文献   

15.
根据《金西研究所新报告》(1990年):在自认为是同性恋者的男子中,有62%至79%的人与一名女性发生过性关系;74%至81%的女同性恋者至少与一名男子发生过一次性关系;在每3名美国男子中,有一名与妓女发生过性关系;在美国,8%的男子和3%的女子承认与动物有过性  相似文献   

16.
时下,编写辞典阵势方兴未艾,特别是编写名人辞典像是更具诱惑力。比如,笔者本属一介书生,只为有若干“豆腐块”文章见报见刊,就先后收到诸如《中国教育家辞典》《中国乡村名师辞典》《中国中学教师辞典》等入选函,有的索性写道:“祝贺你被收入该名人辞典,先款后书,优惠价××元。”——我一夜之间竟成“名人”啦,真有点让我哭笑不得,倘若如此,那不就成了“天下无人不  相似文献   

17.
由中华女子学院和北京市女企业家协会共同主办,主题为“开发与利用女性人才资源——挑战、创新、发展、梦想”的第二届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3—24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崔郁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全国妇联、中国人才研究会、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北京市妇联的专家、学者及各界女性人才近400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兼校长张李玺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康奈尔大学劳资关系学院的一项调查报告可能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该校人力资源副教授利文斯顿日前公布研究报告称,易相处员工的薪酬显著低于不易相处者,对男性员工来说尤其如此。利文斯顿等人利用调查问卷考察了受访者的"随和性",结果显示随和程度低于平均水平的员工年平均薪酬比随和员工多18%(9772美元)。说话带刺儿的女性员工年平均薪酬则比易相处女员工  相似文献   

19.
董文 《社区》2011,(22):56-56
“熟人好办事”,这话不假。可现实中,不少人为了各种目的,喜欢故意显示自己和一些名人、领导特别熟。网友们给这一现象起了个专门的名字——“拽人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98.4%的人表示身边存在“拽人名”的人;  相似文献   

20.
劳工,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只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女劳工的地位尤其低下,被社会所瞧不起。因此,在女性人才开发的园地中,人们常易忽视这一方土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女劳工再也不是被人瞧不起的“打工妹”了。尤其是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女劳工已成为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这些年来,广东有近200万外地劳工,其中60%以上是女性(在以“三来一补”为主的乡镇企业中,很多厂的比例高达80%以上),大多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年轻的女性们,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努力地创造自己,创造自己新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