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鲁引一号"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栽培条件和方法、不同生长调节剂预处理及不同收获期对脱毒试管苗微型薯形成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试管苗切段扦插的方法不仅繁殖率高,而且植株结薯率也较试管苗整株移栽的植株高.在扦插前用吲哚丁酸(IBA)预处理切段,有利于切段生根,但对后期植株结薯量影响不大,而用矮壮素(CCC)预处理切段后,植株的结薯期提前,且后期结薯量增加.通过对苗床和育苗盘栽培比较,前者利于管理,结薯量和大薯率都较后者高.在烟台的气候条件下,微型薯的收获期以65d为宜.  相似文献   

2.
五味子。又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山花椒、南五味子等。南五味子多产于四川。野生五味子生长在杂木林、山谷或溪流两岸的乔木或灌木丛中。近年来,随着山区综合开发步伐的加快。野生五味子数量逐渐减少。各地亦开始人工栽培。用扦插或压条无性繁殖方法,成活率较有性繁殖法低。因此,人工栽培五味子主要采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方法。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3.
菜用枸杞以肉厚、味浓的细叶枸杞为主栽品种。一般采用插条繁殖。保护地栽培于9月中旬扦插。选1年生粗壮枝条,从基部截取8-10厘米有3-5个芽的小段,用浓度为50毫克/升的ABT生根粉浸泡24小时,以利生根。扦插  相似文献   

4.
以荷兰引进的6个切花百合品种为试材,在黑龙江哈尔滨和宾县东部山区林地,进行温室和露地栽培、鳞片扦插繁殖和种球越冬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露地栽培和温室栽培交替进行可有效复壮种球,提高产花质量;多数百合品种春季低温处理后的鳞片扦插繁殖率和成苗率远高于夏季休眠鳞片,22℃恒温繁殖率高于变温;椰糠和草碳水藓混合基质(1:1)为鳞片扦插的最佳基质,将鳞片二等分分割可有效提高扦插繁殖率和成苗率;亚洲杂种百合可在高寒引种地露地越冬栽培,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林地的特殊生态条件适于亚洲百合种球的繁育.  相似文献   

5.
养心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保健蔬菜。由于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和多种药用成份,生长期间极少发生病虫害,无农药残留污染,吃法多样,口感良好,深受消费者青睐,鲜品每500g10元左右,干品每500g200元左右,价格是普通蔬菜的10~15倍。种好养心草,必须抓好以下环节。(1)要选择当年扦插苗:养心草系景天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扦插繁殖为主,当年繁殖的扦插苗成活率高,长势旺盛,产量高,扦殖方法简单,即在生长  相似文献   

6.
黄姜又名薯蓣,其茎块入药,从中提取的皂素是合成200多种药物的主要原料,被药界誉为“药用黄金”。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人工栽培黄姜是农民致富的一条路。人工栽培黄姜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一)黄姜的无性繁殖技术。(1)选种:将采挖的野生黄姜块,选择无霉烂、无脱水、无冻害,最好是当年新生有1-2个健壮芽苗的黄姜作种。并及时用草木灰对分蔸掰下后的断面进行涂  相似文献   

7.
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小型化、紧凑型的盆花、盆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花卉的矮化技术越来越显示出生命力。栽培矮化 1、无性繁殖采用嫁接、扦插、压条等无性繁殖方法都可以  相似文献   

8.
薰衣草是一种名贵的天然香料植物,由国外引进。薰衣草花穗中提制的精油,含有乙酸芳樟酯、乙酸薰衣草酯、芳樟醇、香叶醇等成分,广泛地应用于香波、香皂、花露水等多种日用化妆品制造中,是香料工业中重要的原料。种植熏衣草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其栽培技术如下:一、薰衣草的栽培薰衣草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扦插、压条、分根四种,目前,在生产上主要采用扦插的  相似文献   

9.
赵杰 《小康生活》2005,(8):16-16
大棚蔬菜育苗期间管理不善常常出现带帽苗,高脚苗、闪苗、捂苗、僵苗等劣质苗,对产量影响较大。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这五类劣质苗的形成原因并掌握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栽培是一项旨在进一步提高杂交中稻产量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新型栽培技术。其核心是在秧田培育出单株苗数达15苗左右的超多蘖壮秧而在本田大幅度降低单位面积的栽插穴数,充分利用杂交稻的个体生理优势和少穴栽培的稻田环境优势达到高产高效。1991年在三台县西平镇以汕优63为材料进行了多重复的试验,比较了6种少穴栽培和常规栽培水稻的生育动态、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少穴栽培可通过杂交中稻强大的分蘖优势来保证田间适宜的总苗数,同时能有效地控制群体最高苗,并且在此基础上争取多粒大穗。无论每穴单株双株,每公顷植90.0千穴、112.5千穴、135.0千穴和157.5千穴都可比常规穴数(每公顷245.5千穴)栽培显著增产。其中,每穴单株以每公顷112.5千穴产量最高,双株以每公顷135.0千穴最高。  相似文献   

11.
边款艺术是在唐宋官私印印背文字的直接诱发下,间接地吸收了绘画题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营养,并通过文人的积极参与发生、发展起来的。其技法演变和艺术流派的形成,主要反映在刀法和书法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苹果源流     
苹果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果树,迄今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史,但是人们很少注意在不同的时期,苹果有不同的品种和名称.早期栽培的苹果品种主要是原产我国新疆西部的种类,古人称之为柰和林檎,其中林檎是比较受欢迎的种类.唐以后又增加了楸子、频婆果、海红等种类.频婆果可能是原产新疆的红肉苹果,其名称来源于佛经,它是元代以后人们喜爱的种类,并被简称为“苹果”.19世纪下半叶以来,我国栽培的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品种,虽然仍叫苹果,但与历史上的苹果差别很大.与此同时,柰、林檎等名称也逐渐为人们所遗忘.由此案例研究可看出,轻易地以今天的名称推断古代同名栽培植物是非常靠不住的.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地区桧柏扦插快速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桧柏育苗方法的探讨,研究出了一套桧柏插扦快速育苗技术。具体方法是:在10~11月以1~2年生有2~3级分枝并带顶芽的枝条为插条,用200~500mg/L的IBA溶液浸泡4~12h后,扦插于双层塑料拱棚中,第二年4~5月开始生根,生根率为92.5~94.5%,单株生根数为2.3~3.0,每株发出侧根3.4~4.8条。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红心杉产地的优良红心杉单株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基质、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红心杉组培苗微扦插生根率、平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与生根的关系,为优化和筛选红心杉组培苗微扦插培养条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影响红心杉微扦插苗木生根率、叶绿素含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IBA浓度、基质类型、NAA浓度。 IBA对平均根长、生根率、叶绿素总含量及Fo ,ΦPSⅡ的影响较大,不同水平的IBA对叶绿素总含量和ΦPSⅡ的影响有显著差异;NAA对Fm ,Fv/Fo ,Fv/Fm及Yield的影响较大,不同水平的NAA对Yield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基质对保存率及平均根数量的影响较大,不同类型基质对各指标的影响均不大。 Fo ,ΦPSⅡ与生根率呈显著正相关,ΦPSⅡ与叶绿素总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评定结果显示:处理5(IBA 50 mg/L +NAA 25 mg/L处理苗木,黄心土为基质)为红心杉微扦插育苗的最佳组合,各项指标表现均较均衡。  相似文献   

15.
节水抗旱新材料在榆林沙区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造林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制约造林成活率的因素,除了适地适树和采用先进适用的造林技术外,水分条件尤为重要。对筛选出的节水抗旱新材料液态膜、旱育苗、移植袋、固体水和吸水剂等在榆林沙区常用绿化造林乔灌木树种樟子松、油松、侧柏、园柏、杨树、花棒、踏郎等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新材料不但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而且能够促进其生长发育,特别是旱育苗系列产品改变了节水抗旱材料大多采用的物理方法,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出发,培养苗木的抗旱基因,实现节水的目的。因此,这些节水抗旱新材料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于沙糖桔果实转色期喷施"喷树增产耐贮剂",可提高采前保果率、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谷胱甘肽的含量,显著降低因干冷和湿冷引起的伤果和落果率.该处理可显著减少采后贮藏期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水分的损失,减少烂果率,有助于维持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比较文学在其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发展历程中,似乎始终摆脱不了其身份“漩涡”。时至今日,在各种“后”学冲击下,又陷入了更深一层的漩涡中心——“反欧洲中心”和“反民族主义”。这用两个公式可以概括: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全球化多元文化=反欧洲中心主义+反民族主义。但实际存在的问题远比人为的完美逻辑复杂得多,因为不管是欧洲中心主义,还是民族主义,都携带着太多的历史内容,二者也并非处在完全对立而又对等的位置上。倘若跳出形而上的二分对立观,就不难发现,作为客观历史存在的欧洲中心同作为各种显性或隐性帝国主义意识的欧洲中心主义,就如同作为客观历史存在的民族主义生存权同作为惟我独尊的狭隘民族主义信念一样,是应当给予区分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应当多些亦此亦彼的辩证思考方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镍基高温合金加工中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课题组借助高温合金的材料本构模型、失效准则、切削过程中的切屑分离准则和摩擦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镍基高温合金的二维切削仿真模型,分别以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量为单一变量,探究切削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稳定状态;切削力随着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相较于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急剧下降,我国宏观经济乘数效应几乎消失,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差。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降低边际进口倾向和税费率。  相似文献   

20.
以沙糖桔为材料,在果实转色期喷施“喷树增产耐贮剂”.与对照组相比,该处理可增加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增幅分别为8.5%和8.9%;同时,显著减少了维生素c的降幅,比对照组低了16.26%.经喷施耐贮荆处理60d后,处理组比对照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8%,可溶性固形物增加了10%,维生素c增加了20%.果实与果径生长动态分析表明:经“喷树增产耐贮剂”处理后21~40d的果径生长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采果时经过处理的果树单果质量显著增加,采果时的落果率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