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赋闲谈     
要给赋这种文体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不很容易的。它象诗,却不是诗;象“骚”,却不是“骚”;象散文,却不是散文。它象诗一样要求押韵,象“骚”一样体制宏大,象散文一样采取长短不齐、富于变化的句式。从本质上看,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赋在有汉一代极盛,体制大备,成为主要的文学样式,然赋之盛非赋之源也。 赋是由诗发展而来的。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刘勰的《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自诗出。”他们都指出了赋的渊源所自,为我们考察赋的由来  相似文献   

2.
散文要散。但是,这并不是象泰戈尔所说的那样:“散文就象涨大水时候的沼泽两岸被淹没了,一片散漫。散文又象一袋沙子,拉不拢,又很难提起来。”(冰心:《谈点读书与写作的甘苦》)这“散”的涵意,是指散文表现方法不拘一格,题材上连类宽广,内容往往熔古今中外、天南海北于一炉。散文乍看仿佛“散漫”,实际上中心突出,结构谨严。散文  相似文献   

3.
一、散文写作的移情内蕴散文是抒情艺术,从抒情中言志。因此,散文作品不论写什么和如何写,都必须集中抒发作者的感情,抒情成了散文写作的中心。刘勰认为:“情者文之经”。“情”既然作为散文作品的“经”,它象一条主线贯穿作品的始终,把作品所写的各种内容穿结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的内容虽然是零散的,但从写“情”来看,又是凝聚的。“情”使散文成为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品。作者在散文作品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作品的灵魂。作品有了灵魂,就有了生气和灵性。王夫之曾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来,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思想、观念和感情。近年来,读者们都感觉到这样一种现象:象征这一常为诗歌和散文所用的表现手法,越来越频繁地在当今小说中出现了。象征与比喻不同。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亦即以“象”比“象”;象征则以“象”显“义”,或以“象”寓“义”。两者虽然都以“象”为媒介,但它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比喻是将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诗和散文,幸福和不幸总是那样紧密地连在一起呢?”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代的日记》里曾这样热情地发出探究的疑问。是的,诗和散文确如航行在艺术海洋里的两艘姐妹船。诗歌创作的重要美学原則——创造诗的意境。而“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象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散文和诗一样无疑都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诗象一条小河被两岸夹住,那么散文就象涨水时的沼泽地,不见边沿,一片散漫。这便是散文在题材与表达方法上独有的特点之一——“散”。散文重抒情,象诗,却又不是诗;它可写入叙事,却又不是小说。它是最不受拘束,最自由的文体。然而,敞文只任其外在的“形散”,而不让其内在的“神散”。这便是散文妙与难之所在。众多的现代散文家以他们各具特色的创作为这一文体的生存、发展、完美闯出了一条道路,总结出一条规律。这就是用意境将散文之敞与不散统一起来,做到形散而神聚。  相似文献   

7.
庄子散文是奇是的。它以“道”寓“象”,以“象”寓“理”,塑造出形形色色人物和动植物形象。它通过巧妙设喻,以幽殷风趣的小故事和俗不可耐的形象,阐述“道”的尽善尽关、功力无比、至高无上和至大无边。庄子散文的不羁个性,傲视权贵、鄙夷世俗、高蹈遣世的批判精神,大大拓展了我国古代的美学范畴,开创了“顺乎自然,意在言外”的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桐城散文以“义法”名世,方苞首唱其声。他认为,写人记事散文在做到“言有物”“言有序”①的同时,应该讲究一点笔法,象“左、史”那样“旁见侧出”,②使所记之事“必与其人之规模相称”。③研读《左忠毅公逸事》(下称  相似文献   

9.
新编十年制中学语文教材,选上了杨朔同志的《香山红叶》,原有的《茶花赋》和《荔枝蜜》仍然保留。我认为《香山红叶》、《茶花赋》和《荔枝蜜》这三篇在写作手法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都以物喻人,语言精炼,诗意浓烈,结构又都是曲折有致,“卒章显志”,于是想就此来探求一下杨朔散文的奥秘。首先觉得这三个题目都很有诗意。我们都知道杨朔写散文“总要象写诗那样”“推敲字句”的,对于文章的题目,他更是精心斟酌。看“香山红叶”这个标题吧。古往今来  相似文献   

10.
“形散而神不散”——这散文个性的概括实在是太妙了。散文贵散而又忌散,散与不散之间,构成了散文的艺术。 散文贵“散”,以撒得开为美。它纵笔如风,挥洒自如,忽今忽古,时东时西,天南海北,上下左右,虚虚实实,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创造优美的文章境界。印度作家泰戈尔曾形象比喻散文象一片沼泽。怕“散”反而不是好散文。然而,天下的事情也颇有趣,散文又忌  相似文献   

11.
夏元瑜的“雅”幽默散文 ,是由以诙谐的知识构建雅正幽默、在审美距离中创造雅致幽默、以俗的笑料来烘托高雅幽默体现出来的。他的“雅”幽默散文的美学意义有 :清除俗恶杂念的净化美、刚柔相济的“中和”美与“妙在象外”的韵味美  相似文献   

12.
“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哲学范畴转化为文论和美学范畴,并非只是批评总结和理论阐发的结果,更与先秦至六朝中国早期的文学实践活动息息相关.远古神话与《周易》论“象”均体现出某种隐喻思维;诗、骚之比兴与象征手法的运用,诸子和史传散文中寓言、神话、传说和故事的使用,以及汉赋之铺陈、六朝诗作之兴感等,都是早期“象”的创作实践,为其内涵演进及最终演变为文论元范畴奠定了厚实的文学土壤.  相似文献   

13.
优秀的散文总是以饱满的感情见长,散文没有感情,就象人没有血肉,失去了丰姿,散文就会干枯无味。有人说,作家应该是多情善感的,这一点对散文来说,尤其重要。散文作者常常把自己的感情直接射入物象之中,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与大自然、社会有一番“情往以赠,兴来如答”的机趣。但是,我们所说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感情,更不是抽象的感情,而是无产阶级的激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要求和愿望的具体体现,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所以我们说,散文中感情是不可缺少的,可是理性的光辉更为重要。散文中的理,恰象电影放映机中的灯光,没有它,或者光度不够,散文中的境界将是漆黑的一团,或者模糊不清。一个散文作  相似文献   

14.
“象”这个动词,在汉语动词中是很活跃的。由“象”充当谓语的单句和复句,都是常见的。例如: (1)云海上的太阳,象一团火球。(《长城》81年1期184页) (2)[巨石累累,形态各异。]有的象凶猛的老虎,有的象威严的雄狮,有的象扬鬓撒蹄的烈马,有的象膘肥腰圆的黄牛,还有的象鸽子和山鹰。(《散文》81年1期28页) 例(1)是单句,例(2)是复句。这是不难区分的。本文要讨论的不是这类单复句的界  相似文献   

15.
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兼具诗歌和散文之特点,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源渊久远的重要文体。刘勰在其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里说:“铺才逦文,体物写志”是赋之特征。刘勰又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赋的佳作。  相似文献   

16.
建国三十年来,在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园里,杨朔散文可算得是一枝迎风怒放的红梅! 读杨朔的散文,犹如饮一杯美酒,一揭瓶盖,满屋喷香;象喝一壶清茶,细细品味,余味无穷;宛若进入苏州的园林,格局不大,却流金溢彩,使人流连忘返……总之一句话,杨朔的散文,给人留下“美”的享受,“美”的回味,“美”的鼓舞。一在《东风第一枝》小跋里,杨朔写道:“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经典散文的书写者几乎都具有多重和“他者”的文学身份。从身份的角度嵌入散文研究,是从90年代“学者散文”研究开始的。“秋雨散文”创造了散文阅读史上的“巅峰时刻”,与其“公共话题”的选定、融入文化历史与人物形象的文学语境以及精美典雅的激情话语密切相关;同具有学者身份,钱钟书和鲁迅的散文作为20世纪的散文经典,具有学者与小说家的双重身份特质,而“秋雨散文”在提升读者的文化品味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三曹”是建安诗坛的主将,也是建安散文的重要代表。他们的散文创作受时代风气的影响,都具有一种“通脱”的特征,但由于他们的经历、性格、气质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散文创作上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本文从“三曹”的个性特征入手,具体地论述他们在散文创作上的不同:曹操的冷峻峭拔,曹丕的平和儒雅,曹植的情浓气盛,并指出个性对形成他们散文风格的重要作用,从而肯定他们对建安散文发展的极积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初试写作文学作品的同学们。在几种文学体裁中,往往开始觉得散文最容易。这是因为什么呢?乍看起来道理似是很多的。比如说,散文篇幅短。虽然诗更短,但显而易见诗更难写好。写诗,常常是分了行,远看象诗,读起来却没有诗意、诗味。有时象快板,有时象顺口溜,有时连快板和顺口溜也都不象。而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茅盾,不仅是蜚声中外的小说巨匠,也是特具风格的散文大师。新中国成立之前,他就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先后结集的有《速写与随笔》、《见闻杂记》、《苏联见闻录》等十多种。一九八○年出版了《茅盾散文速写集》,全书共收一百三十篇,是他一部最有代表性的散文自选集。茅盾散文的创作,早在“五四”前后就“多产”了。“特殊的时代常常会产生特殊的文体”。他的散文,确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如果打个比喻,这一篇篇散文就象一颗颗光波斑驳的珍珠,通过历史这条引线汇成一串,以其不同的色泽,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斗争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