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搜集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例98例,对其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98例患者经莫西沙星治疗后急性支气管炎有效率为90.0%、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BCE)为80.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轻度为80%、中度为64.3%、重度为61.5%,慢性支气管炎并肺炎为54.5%。98例患者治疗中出现头晕3例、出现幻觉1例,所有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2.
进入知天命之年的我患了两种顽疾——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兼肺气肿和前列腺肥大症。我与这两种顽疾搏斗了十多年虽尚未决胜,但已取得了收效。以前冷天一洗头就伤风或引发"老支"感染的现象,近4年没再出现;前列腺肥大导致小便日趋不畅的现象得到了遏制且有所缓解。由此我深深感到,生了病如何对待,结果是不同的。古有名训:  相似文献   

3.
子夏家乡温邑地处"河济之间",在出荥泽北流的黄河古道之西,又称作"西河之上",简称"西河"。西周至春秋初年,温邑为王畿内温国的治所。公元前650年"狄灭温",前635年晋师勤王赶走狄人占领温邑,周襄王将温、原等四邑"赏赐"晋国。此后温邑先后成为晋国狐溱、阳处父、郤至、赵氏、魏氏采邑,战国前期属于魏国,从未有过"属卫"的历史。子夏自谓退居"河济之间",曾参谓其退老"西河之上",皆指其回到家乡温邑,与后世说他是"晋国人"、"魏国人"可以统一,唯一不能统一的错误说法是"卫人"说。  相似文献   

4.
《老友》2007,(1)
多年来,我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简便有效。一、痰饮伏肺型。此型治宜温肺化饮。药用:杏仁10克、十姜10克、炙麻黄6克、茯苓10克、制半夏10  相似文献   

5.
《丧服传》与子夏的关系是一个聚讼不已的老问题,对这一问题作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分析和论述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论证子夏在儒学史上的学术地位,认定子夏具备传授《丧服传》的资质和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丧服传》与其他两部据说也由子夏所传授的儒家经典《公羊传》、《谷梁传》在文本上的内在相似性,说明子夏"传"和部分撰写《丧服传》的可能性。因此,否定子夏"传"《丧服传》缺乏理据。《丧服传》虽然不一定完全由子夏所撰作,但《丧服传》为子夏所"传"之说是基本可信的。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与洛阳“七老会”及“九老会”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昌五年(845)春、夏,白居易在洛阳发起两次宴集活动,参加者同为9人。春天宴集,因狄兼謩、卢贞年未70,虽与会而不列为"老",故应当称为"七老会",编集《七老会诗》;夏天宴集,李元爽、如满加入,与会者均年过70,可称为"九老会",未编集。古今学界对这两次宴集的人名、会名以及前会唱和集名等有很多误记。又,《七老会诗》以年齿为序,这种编集排序的方法在唐人唱和诗总集中较为罕见。其后,宋有"至道九老"等,日人南渊年名办尚齿会等,可见白居易洛阳宴集唱和对中外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冬季,"呼吸四病"常常会困扰许多老年人。那么,什么是"呼吸四病"?它们就是在老年人中常见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呼吸四病"也是呼吸系统主要疾病相联系的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对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加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4.53±1.0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7±0.96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果弘 《新天地》2017,(5):32-33
一些人进入老年后,错误地认为自己成了社会的包袱和家庭累赘.尤其是一些离退休的老年人,更是明显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于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冬夏与春秋","宅"在家里,成了"孤家寡人".其实人老心不能老,人的衰老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衰老,一种是心理衰老.生理衰老是人类所无法控制的,而心理衰老却是可以人为延缓的.心理不老的人,不管生理上如何衰老,他(她)依然葆有青春.  相似文献   

10.
黄存垣 《老友》2013,(9):59-59
《老友》专家门诊:我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十多年了,每年春秋季节稍有疏忽就会因感冒引发频繁咳嗽,尤其晚上咳得厉害,有时还干咳无痰,并迁延数月不见减轻,只有服用止咳祛痰药和抗菌药,如贝莱、红霉素、阿莫西林、盐酸环丙沙星或是静脉滴注六号先锋霉素等药,才会有效。请问:我这样的病应怎样治疗?南昌市·楼××楼××同志:你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十多年了,年年复发打针吃药,效果不好,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一个老大难的问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夏,家住上海虹口区公安街的汤修咏迎来百岁寿诞。全家人和社区的热心人欢聚一堂,为老寿星合唱:"祝您生日快乐!"大家都知道,老人的百岁寿诞来得格外不易,她与死神抗争了4年,终于身体好转,迎来新生活。汤修咏是一位高龄低保老  相似文献   

12.
王荣华 《山西老年》2013,(12):62-62
寒冷的冬天,是许多老年性疾病的好发季节,诸如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然而,还有一种冬季特有的、不易引起人们重视的疾病.就是老年性低体温综合征。由于老年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很多人也不知道低体温会诱发疾病,共至死亡。  相似文献   

13.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一种顽症,民间曾有“名医不治喘,治喘怕丢脸”的说法。然而我的一位老友的自疗实践证明“,六字诀”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克星。“六字诀”系古代养生术,属于呼吸锻炼法,正式提出此法的是我国南朝时期的陶弘景。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  相似文献   

14.
己丑年初夏,在三晋大地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留下了一位老将军不懈的足迹。他不辞辛苦,转辗于山西各大高校,赠书、作报告,将"爱国——我们伟大的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为0.4%左右,患者以男性居多。隆冬是慢性肺心病的多发季节,常常会因病人外感风寒而发作,或因呼吸道感染而加重。因此,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  相似文献   

16.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这类呼吸系统疾病的确是社会医学难题之一,用西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记载佛教绘画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曾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夷""夏"二体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在"以夏变夷"这一思想指导下,东汉至西晋是佛教绘画实现中国化的第一阶段。西晋至东晋是第二阶段。东晋末至唐末,是第三阶段。唐以后中国绘画的民族风格,就是在中国本土绘画风格不断地吸收和溶化外来绘画风格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研究自东汉以来佛教绘画传入中国后,"夏""夷"两体绘画风格的融合及中国画民族化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在继承本土绘画的民族风格基础上,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对处于新的中外绘画交流与碰撞背景中的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巩家伟 《山西老年》2012,(12):61-61
问:生姜汤治疗感冒是民间流传已久的方法。那么,它确实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对所有的感冒都适合吗?答:当遭遇风吹雨淋、风寒侵袭,及时喝一碗姜汤,常常可以达到防治感冒的目的。生姜是辛温食物,能发汗解表、理肺退气,对于治疗感冒效果颇佳。但需注意的是,它只适用于风寒感  相似文献   

19.
这是座虽地处太原柳巷闹市却一向不被人注意的医院;也是座面积不大,设备不新,医护人员不多的医院;可近年来,其名声却犹如插上了翅膀,飞遍全省城乡,传到众多“慢阻肺” 患者的心头。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统称为“慢阻肺”。据我国有关方面调查,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约为5%,支气管哮喘约为1%,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以中老年患者为多,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症患者护理的体会。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A组50例与B组5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疾病治疗与护理措施,B组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护理质量评分,观察院外患者遵医情况。结果 A组患者对于出院后病情控制、运动、生活行为与心理情绪变化等指标评分均较低,B组均较高,P0.05。A组患者院外按时服药、运动、定期复查及饮食习惯等指标评分均较低,B组均较高,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提供全面优质护理服务,注重院内与院外护理相结合,大部分患者表示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且遵医行为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