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Contemporary pleas for an activating welfare state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emphasize that getting benefit claimants back to work is more important than providing income compensation for social risks connected with unemployment or illness. The Dutch system of incapacity benefits, however, is far removed from this normative ideal of a proactiv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sumption of work after a spell of incapacity benefit is the exception rather than the rule. This article examines possible ethnic differences in resumption of work following incapacity benefit. We use a unique register data file from Statistics Netherlands that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all incapacity benefit claimants in the Netherlands in 1999. In the analysis we follow these benefit claimants for three years and examine what their labour market position was in 2002. We find that resumption of work after incapacity benefit is even more the exception for migrant workers with a Turkish or Moroccan ethnic background. Contrary to our assumption, this difference from native Dutch workers cannot be explained by unfavourabl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urkish or Moroccan benefit claimants – thei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gender, age, low educational level) appear to be rather favourable for resumption of work. In the current literature, these differences in outcomes between ethnic groups are often attributed to certain ‘ethnic‐specific’ or cultural factor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we should be careful of explaining different outcomes between ethnic groups by (alleged) cultural phenomena. There are other explanations possible such as differences in work motivation, lack of ‘transition facilities’ in companies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by employers or social security officials.  相似文献   

2.
In recent years social policy in relation to lone parents has placed heavy emphasis on increas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this group in the labour market. If anything, the newly elected Labour government appears to be more committed to this objective than its predecessor. This paper details some of the findings from a focus-groups exercise with lone mothers in Belfast conducted in 1995. The data underline the limitations of many aspects of the measures taken to encourage lone parents to work and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current policy.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强力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中的几对矛盾突显出来:政府推动与社会工作的自主发展、民间组织发育的两难困境、社会工作教育难以适应职业化的需要、承认现有人员与引进专业人员、社会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地域不平衡等。这需要社会工作教育做出回应,包括促进教学、研究与实务的结合、促进社会工作评估技术的发展、专业教育与培训教育相结合、促进诊断性社会工作的发展,探索多样化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5.
实证主义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各种反实证主义思潮的论争则使社会工作有了更多视角和面向,在这其中批判诠释学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本文对实证主义传统下的社会工作模式进行了一些反思,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批判诠释学对实证主义传统的批评和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占锋  杨萍 《社会工作》2012,(11):26-28
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以及乡村工作理念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倡导"新民本"思想;强调"平等"、"参与"的思想以及重视系统整体的农村发展观与培育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直到今天,这些乡村工作理念和实践方法对于我国新时期农村社会工作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尊重"一直是被社会工作伦理高度强调的专业价值。但是,关于什么是"尊重"、如何在实务中体现"尊重",人们的理解并不相同,实践中有许多困惑。文中将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厘清"尊重"的内涵,明确其在社会工作伦理中的价值地位,同时就"尊重"在实务开展过程中的伦理诉求以及实践困境做一些探讨,指出日常生活中的"尊重"与专业伦理中的"尊重"的区别、在操作中产生困境的原因,进而试着提出解决的措施,以期对实务工作者的服务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之重点不在于盲目的扩大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的规模,而更在于立足于现在已经存在的社会工作者岗位如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随之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声望。从而,基层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明确化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提出县级社会工作委员会应采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模式,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之重点不在于盲目的扩大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的规模,而更在于立足于现在已经存在的社会工作者岗位如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随之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声望。从而,基层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明确化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提出县级社会工作委员会应采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模式,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孙秀影  魏成 《社会工作》2011,(20):26-29
大学新生进校后,面对的是一个既新奇而又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要完成专业学习上的自觉、环境和自身角色上的认同、生活上的自理、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目标上的自我选择等一系列适应问题。在以往的入学新生教育中多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来解决,而笔者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带组经验,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采用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手法之一小组工作来介入高校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并为小组工作提出了一套小组工作介入高校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哈贝马斯的理论对社会工作四个面向的启示。在社会工作反思方面,批判理论有助于社工警惕服务的异化。在社会工作分析方面,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有助于社工洞察案主困扰的根源。在社会工作伦理方面,商谈伦理学有助于社工走出伦理的迷失。在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理想的沟通情境有助于社工开启温馨的对话。总之,本文致力于把哈贝马斯的论述带到社会工作实践中来。在文章最后,也对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运用哈贝马斯理论的局限性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角色扮演"教学法具有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拟环境的安全性、模拟场景的真实性、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等优点。"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延安大学《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中得到尝试和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社会工作概论》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一定要注意处理好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由于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难以预料,所以教师要全程参与,并把其它教学方法与"角色扮演"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从而使社会工作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当前的学生实习是以机构为本,这种实习环境促使不同的实习生抗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学生适应性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以学生成长中心,加强与实习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二是实习生社会工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社区社会工作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社会救助、社区卫生、社区治安和社区教育等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本文立足于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的实践,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对当前社区工作中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虽然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相对缺乏,但是很多社区工作者已经运用了诸多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为社会工作的本土...  相似文献   

15.
刘发全 《社会工作》2009,(22):18-20
新市民群体是城市中一类特殊人群,他们由于自身知识技能的不足和城市人的社会排斥而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因而有强烈的自卑感。以助人自助为理念的社会工作对新市民群体的介入对他们提高自身技能和认知,消除市民和新市民之间的隔阂,以更好的融人城市生活十分有益。本文以天津市妇联城乡部新市民社区学习中心的社工服务为例,阐述嵌入式社会工作在促进新市民群体融入城市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以期探索行之有效的社工介入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当前的学生实习是以机构为本,这种实习环境促使不同的实习生抗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学生适应性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以学生成长中心,加强与实习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二是实习生社会工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是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种偏差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伤害或安全隐患,甚至会发展成为青少年犯罪,所以应在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早期及时进行恰当的矫正,使青少年获得健康的身心发展状态。小组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矫正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行之有效的新兴矫正方法,必将会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Britain's New Labour government has put welfare reform at the top of its political agenda. It has followed a radical “workfare” agenda in relation to labour and social market policies and no longer aims to secure full employment mainly through direct job creation or Keynesian demand management. Instead, it promotes equal opportunity for all based on a contract between benefits claimants and the employment service. The New Deal is at the heart of British activation programmes for the unemployed. American policy paradigms have influenced the design of the New Deal. Policy transfer in activation policies from the USA to Britain is due to institutional similaritie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welfare states on the one hand, and to the comparable structure of their labour marke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uropean social model on British labour market policies thus remains limited.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中庸思想作为修身养性与治国安天下的思想方法,在世界观、伦理观塑造方面具有方法论意义。作为西方舶来品的社会工作,面对中国文化处境时,必须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因地制宜地走本土化之路。而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本土化首要是促成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试图通过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分析,建立起中庸之道与社会工作价值观之间的关联,探索中庸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潜在贡献。  相似文献   

20.
唐鸿铃  齐芳 《社会工作》2012,(11):77-79
作为"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传统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和心理层面对社会工作支持有新的利益诉求。社会工作可以从制度、社区、企业、家庭等层面针对该群体从不同角度提供最直接、最基本的社会服务,帮助他们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