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文章基于1994Q1~2008Q4的数据并分别利用三次趋势和HP滤波两种模型方法估计了我国的实时、准实时和最终产出缺口。分析表明,这一时期我国的产出缺口遭受了较大而且高度持续的修正,说明我国的实时产出缺口和基于事后修正数据估计的产出缺口有很大不同。由于产出缺口是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依据,而货币政策决策总发生在"实时",不能等待后来产出缺口等数据信息的修正。因此,区分实时产出缺口和基于事后修正数据估计的产出缺口,对政策制定者而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HP滤波法,生产函数法和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的产出缺口进行了估计,估算出我国1978-2003年间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实证研究表明,三种方法得到的产出缺口相似,且与通货膨胀的变化路径一致.在估算产出缺口的基础上,我们估算出了相应的菲利普斯曲线.结果表明,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现期产出缺口比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要大,并大致推测出我国的自然通货膨胀率在3%左右. 相似文献
4.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7):62-73
运用一种新的奇异谱分析(SSA)方法估计中国1992-2016年实际季度GDP产出缺口,并通过其对通货膨胀的预测性、估计的稳定性与历史事件冲击转折点的一致性,比较SSA与HP、CF、BW等传统滤波方法的优劣。研究发现:对比其他三种滤波方法,SSA方法更优。相比年度数据季度数据估计的产出缺口周期波动及时准确。按照"峰-峰"法,该阶段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约有七轮。在受冲击的波动幅度上,呈现阶段性特征。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回落低迷后逐渐回升阶段,所采取的供给侧改革等积极经济政策取得了很好成效,但产能过剩等问题仍存在,产出缺口为负值。同时分析了当前中国供给侧改革取得的成效和不足,从完善并培育高效率市场机制、企业和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发展新经济、鼓励科技创新等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要素市场的重要性随之凸显,资源错配也逐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资源错配是由于市场中对土地、人力、资本等一系列资源的分配不当所导致的资源运用不合理、不完善。文章以贵州省为例,对相对扭曲系数、产出缺口和产出变动分解等不同情况下的资源错配进行测算,并运用面板数据探究资源错配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贵州省对于资本资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各市州劳动错配程度高于资本错配程度且多数市州倾向于资源配置不足,市州间资源错配导致的产出缺口不断扩大,产出份额变动与投入要素价格扭曲对产出起到抑制作用,政府过度干预将导致资本错配与劳动力错配的程度加深。为此,提高劳动力质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 相似文献
6.
7.
文章对潜在产出的内涵和相关研究方法以及HP滤波器进行了初步介绍,并对平滑因子的合理取值进行了讨论。文章对平滑因子分别取1600和40.96情况下的农业趋势序列和波动缺口进行了分解,以此为基础得到潜在产出率。研究表明:L1下的潜在产出率较为平缓,适宜描述长期增长路径,L2下的潜在产出率为明显的先跌后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多变量动态模型系统下的Beveridge-Nelson分解方法和贝叶斯Gibbs抽样估计,估算了1985年1季度至2008年2季度期间中国的产出缺口,并且与传统的单变量估计方法测算的结果在统计属性和对货币政策调节的预测效果方面进行了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不同产出缺口的统计属性存在差别,并且只有基于多变量系统测算的产出缺口对货币政策具有显著预测效果。这说明多变量模型估计出的产出缺口更全面地考虑了经济产出与其他相关变量的互动效应,含有的信息更为丰富,从而对宏观政策调整具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及通胀不确定性——对中国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假设Friedm an-Phelps理论中实际通货膨胀受到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用πe因通货膨胀调整而上升的工资率,即预期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总供给曲线变成:π=γπe k(y-y)(1)该曲线即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其中,(y-y)反映了产出缺口。如果通货膨胀受不确定性的影响,该曲线可以 相似文献
11.
测定通货膨胀率的方法不只是一种,而是具有多种。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根据我国货币流通所联系的经济活动对象来研究,离开了它,设计的计算方法就不尽科学,计算的结果必然脱离实际。现在在我国运用货币职能进行经济活动,主要的有支付劳动者报酬;在零售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易,消费者用货币支付各项劳务服务;发放农业贷款、农产品预购定金、社会劳保福利费用;城乡居民同银行发生的储蓄往来;银行用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外币,等等。据此,便可对通货膨胀作出简单的定义,即流通中的货币、随时 相似文献
12.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内生结构突变检验与考虑结构突变的ARDL-ECM方法,并同时将货币政策变量纳入模型中从而把汇率变动、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重新对汇率传递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在2003年4月和2005年9月发生了结构突变。在此背景下,本文发现汇率传递效应仍是不完全的,但其长期传递弹性却由2005年9月结构突变前的0.065迅速增大到了结构突变后的0.118,且与现实中自2006年开始的较高的通货膨胀环境也相当吻合,支持了Taylor(2000)提出的观点,但比起施建淮等(2008)得到的传递效应依然较弱,表明其所建议的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观点值得商榷。而体现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CPI的长期传递弹性为2.254,远远高于汇率传递弹性,这显示完全可以运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来稳定通货膨胀水平且相比于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波动与产出增长:基于MGARCH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波动和产出增长及其波动之间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基于一种多元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MGARCH模型),采用中国1993—2003年的月度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数据检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波动和产出增长及其波动的关系。结论表明:高通货膨胀水平引起高的通货膨胀波动,而高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波动导致低的产出增长和产出增长波动,结论的政策含义是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设立“标准化通货膨胀率”的设想岑成德ABSTRACTTheessayanalyzesthenon-reasonabilitytojudgetheseriousnessofinflationbysomedividingvalueofpriceincre...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研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消费物价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来分析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进而研究汇率因素在通货膨胀形成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文章采用了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经济计量方法,分析的结果表明汇率与物价水平存在着长期的反方向变化趋势,因此不贬值的汇率政策是影响物价下跌的一个因素,但并非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控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通货膨胀率(包括通货紧缩率)和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如何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是政府的难题。文章通过定量分析,考察了我国所应该保持的最优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相似文献
18.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2):47-58
中国利率汇率市场化、中国股市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在贝叶斯框架下建立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对中国股市、利率、汇率和原油价格之间的动态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四者相互传导过程中,利率渠道相对最不通畅,这可能是由于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仍未完成,利率的价格机制作用较为有限。此外,利率对股市的长期调控是行之有效的;股市对汇市冲击的反应伴有"隔夜回调"现象;汇率对利率的传导效应长期有效且稳定,但与非平抛利率曲线相驳,这或许与中国资本账户管制与国际资本外流有关。2018年之前原油市场与中国股市有脆弱的"共热"现象,此后原油价格的溢出效应呈现不断增强之势,因此原油价格风险应成为股票定价的重要因素。为避免股市的风险溢出至其他市场,建议继续深化"两率"市场化改革。要引导股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或者为风险在不同市场间的溢出构建相对应的缓冲机制,还需注意不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效应从而增强货币市场的内外均衡性。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不对称动态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研究经济周期中产出波动与通货膨胀不对称动态关系。该理论蕴含了经济扩张与收缩期中通胀持续性、产出波动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差异特征及相关检验方法。运用该理论对中国相关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出波动对通货膨胀短期中具有"顺周期"的正相关性,充当了"晴雨器"作用;长期中具有"逆周期"的负相关性,充当了"稳定器"作用。统计检验表明,经济周期中通货膨胀持续性及产出波动对通货膨胀的长短期影响具有显著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运行质量的历史检验,对现阶段追求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深刻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