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公共危机事件种类多、频率高、复合性强、损失巨大的挑战。我国的危机管理具有公共危机意识淡薄,对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够,公共危机管理机制落后,危机中信息流通不畅等特点。为了提高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能力,本文提出了增强危机意识,完善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反应机制以及恢复重建机制,并且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应对突发性事件,实现危机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转轨关键时期,社会各方面体现出不同程度的脆弱性,突发性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强,范围扩大。民俗是人类社会的终身伴侣,我国民俗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民俗具有传承性、地域性、类型性、社会性等。本文将民俗与政府应急管理结合,试图以一种新的视角——民俗,构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公共事件多发的国家,所以做好突发性事件的防御,救援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地震灾害为例,从政府的角度,分析了灾害预防和灾害救助阶段,政府应当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媒介素养是当今中国教育界关注的话题,也是有所挑战的新课题。同时,农村教育问题也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缩小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一、媒介素养及重要性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马剑锋 《领导科学》2004,(14):12-1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任务,正确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纷繁复杂,来自政治、经济、社会及自然界的挑战不断,领导干部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性事件,能否正确处理突发性事件已成为衡量领导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志。那么,领导干部如何才能正确处理突发性事件呢?一、要时刻保持理智冷静突发性事件来势猛,情况复杂多变,局面不易控制,难于完全把握,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对此,如果领导干部惊慌失措、焦躁不安,失去理智和冷静,当断不断或处置失当,则易于失去…  相似文献   

6.
微博作为新技术媒体时代的新成员,以其自主、即时、开放性等独特优势,在信息传播中逐渐显露了其巨大的潜力,引发了"微博问政"。自2009年11月我国第一家政府微博"微博云南"开通以来,各地政府已经逐渐接受并采用这一问政形式,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接受民众监督新渠道的政务微博,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其问政方式也必将成为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CSR)及信息披露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独立机构发布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CSR报告的评级数据,验证了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以及作为信息传递媒介和"公众日程设置者"的媒体的关注对于二者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高水平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的绩效明显高于低水平企业,但是这种作用关系是在媒体关注度这一变量的完全中介作用之下实现的。这一新发现不仅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及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框架,对于基于战略性CSR思维制定相关战略的企业管理者也深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个新词儿,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国的媒介上,以致不少媒介认为已用不着翻译——"Internet",这是指由全球数百万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信息网络。目前我国也巳开通与之相联的接口。这一计算机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全球网络现在已是有史以来所建造的最大机器。在今后几十年中还将扩大许多倍,而且更加强大。这个庞然大物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生活。计算机全球互联网络对人们获得信息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都发生根本性的影响。"天涯若比邻"不再是浪漫幻想,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一个通俗的比喻是:你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和一根电话线,就等于有了汽车,可以自在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了。在这条路上,你可能迷失方向,却永不会遇上交通堵塞。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写了本《未来之路》,对在这条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一系列与食品有关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出现了非常态化的发展趋势,由此引发的危机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经济生活。如何预防和应对食品供应中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及其引发的危机,进一步提高政府及广大老百姓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成为我国当前各地方部门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以2011年3月发生的食盐抢购事件为例,浅析了食品供应突发事件中政府管理的缺陷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华南虎事件"、"瓮安事件"、"胡斌替身事件"到2011年的"抢盐风潮"乃至"7·23动车追尾事故",中间无不充斥着各式版本、不同目的的各种谣言。事实上,流言、谣言可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尤其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谣言更借助网络新媒体获得了更高的传播速度和更大的传播半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不仅是一个容易滋生谣言、传播谣言的时代,更是一个容易陷  相似文献   

11.
企业突发性事件是指企业中发生的没有预料的、不平常的大事件。其特点,一是这类事件往往是人们没有预料到或难以预料到,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或较广地域内是罕见的;二是后果严重,这类事件对企业全局产生较大影响,对公司员工心理产生较大震动,还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断或停顿,企业的正常生产、工作秩序被打乱,产生的后果和副作用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企业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件、事故性事件、社会环境及企业内部环境突发性事件等等。  相似文献   

12.
冯春 《经营与管理》2006,(12):47-48
突发性的公共危机事件近年来日益成为困扰社会的棘手问题。政府在提供更快捷、更周到的服务的同时,如何化解危机是对政府的社会应对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危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自然界不可抗力引起的灾难,如地震、海啸等;二是人为故意因素或行为的过失造成的重大事故,如四川开县的井喷、山西煤矿瓦斯爆炸等。危机通常有以下特点:①危害性。突发性事件往往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破坏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威胁民众人身和财产安全,进而对社会心理造成深远的破坏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松德 《决策探索》2013,(20):36-37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种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以及自然灾害等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给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导致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较高。因此,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预防和处置突发危机事件,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发生在我国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如"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蒙牛奶的"黄曲霉毒素"事件,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得不关注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的食品,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从道德伦理角度出发,分析了食品安全伦理问题的原因,并寻找化解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的任何政治活动总要在特定的媒介环境下进行,正如麦克卢汉所言:"一切传播媒介都在彻底改造我们,它们在私人生活、政治、经济、伦理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是如此地普遍和深入,以至于我们的一切都与之接触,受其影响,为其改变。"政治作为人类社会的神经中枢,对这种影响的反应更加敏感,尤其在今天这个信息社会。既然媒介环境与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是一种必然,那么任何忽视媒介环境的变迁,或者对其未来新趋势采取置之不理的政治活动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中国共产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更需要认清时代的媒介环境,化挑战为机遇,使群众路线的践行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工作作风,更是成为一种能够与时俱进的制度性、程序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已悄然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怎样愉悦地度过晚岁,特别是官员退休后应当怎样过好平常的日子?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据说王安石晚年定居金陵,经常与一位姓张的老人在街头相遇,彼此闲聊,海阔天空,很是尽兴。一日,姓张的老人对王安石说:"相公,你为官多年,与我等仅有一字之别。我被人唤作‘张公’,而您则被人唤作‘相公’。"王安石闻之大笑。他经常骑驴出行,由一个士卒牵引,走累了,或坐于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四月,突发性舆情事件进入高发期。4月4日,浙江奉化一居民楼发生坍塌,造成1死多伤的严重后果;4月11日,兰州发生水污染事件,造成市民恐慌并哄抢矿泉水;4月19日,温州苍南发生城管与民众发生冲突引起广泛关注,苍南城管事件再次凸显了"以暴制暴"的畸形发展逻辑。四月份,一场打击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战役斗全面展开。在这场名为全国"扫黄打非?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及时缓解社会发展变化对社会稳定系统形成的内部张力和外部压力,自觉抑制与消解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平稳运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治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工作目的是: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和重大事故,维护公共安全.运用知识化策略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性支撑,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并对其进行管理和调控.  相似文献   

19.
罗玉亮 《决策》2011,(10):80-81
解决当前社会各种矛盾、利益冲突、突发性群体事件、公共事件等内容,是自今年4月份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会议之后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共性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如地震、泥石流、海啸等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也愈发明显,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加巨大。随着应急供应链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学者也逐渐对其提出了新的认识,一个新的概念——虚拟应急供应链被提出了,它结合了社会资源,被整合的社会资源在常态时进行自己正常的生产作业,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要求应急系统内的合作企业能够迅速的做出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