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悟明 《21世纪》2010,(5):32-32
“刺探军情”的邻居 我家搬到落基山脚下,这里房价便宜,我和老公买下了一座带着大片地的小房子。刚搬进新家,就有两位邻居上门问好。我们非常感动,兴致勃勃地大谈对新生活的设想,并透露准备盖新房。邻居走后,我把一位同胞写的关于落基山下美国乡亲的文章拿出来给老公看,美国乡亲的热情果然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2.
张元国 《社区》2009,(18):15-16
美国人具有强烈的社区意识。他们非常关注所居住社区的所有事情,同时也非常看重社区的团结。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他们会定期举行街道邻居聚餐来加深互相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是一家新搬来的住户,一般都会去周围的邻居家做一次礼节性的拜访。这样做不仅可以熟悉一下周围的社区环境(邻居会为你做详细介绍),还可以很快地与邻居建立睦邻友好关系。除此之外,在美国,还有很多独特的邻里文化,了解以后,可以帮助你和美国邻居相处。  相似文献   

3.
伍若毅 《社区》2011,(36):56-57
走进镇会大厅,一抬头,我倒抽了一口冷气:大厅里满满当当全是人。难道整条街的人全来了?他们真要发动一场暴动阻止我家盖房?  相似文献   

4.
陈蓉 《社区》2010,(3):60-61
2008年的春天,我丈夫公司里他最信任的那个副总携巨款逃走了,公司垮掉了。清理完所有的债务之后,我们悄悄搬到了市郊一处简陋的出租屋,并且把儿子转到了附近的学校上学。  相似文献   

5.
邓勤 《社区》2009,(1):56-57
这几个月来都在跟邻居打官司,就为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让人不胜其烦,可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应对。邻居杰克夫妇是我们小区有名的“多事婆”,跟离他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住户也打过好几场官司。和我家的这起官司,我本来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可是杰克夫妇却不依不饶将我家诉诸法院,那我们两家只好在法庭上见分晓了。  相似文献   

6.
杨惠 《社区》2008,(28):29-29
今年的中秋节,沈阳市民过得不一般。  相似文献   

7.
徐进 《社区》2009,(25):33-34
江苏省连云港市浦东街道位于老城区,很多居民在此居住了几十年,邻居之间的感情甚至超过了亲情。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社区不少老住宅陆续被拆迁,有很深感情的老邻居们也各奔东西,但是这份邻里情他们忘不了,于是有些社区便经常组织一些邻里活动,让老邻居们见面,重温邻里情。“老伙计,你还好吗,真想你啊。”  相似文献   

8.
阎纲 《社区》2013,(11):20-20
九旬高龄的吴老.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古园一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说这里有人,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  相似文献   

9.
候雅丽 《社区》2005,(16):58-58
相处20年的邻居要搬家了,司梅登门告别。像我们这样住着单位房改房的工薪阶层,做梦也想搬出这50多平方米的蜗居,可一想到以十万计的房价,自然就望而却步了。司梅竟能购得御景山住宅小区一套90平方米的新居,怎不让我惊叹——她先生和我老公同在一个单位,她的收入还比我略低一些呢。“你是不是中了彩票大奖?”我胡猜一气。“我倒想中,可惜没那运气。”司梅拉过面前的纸笔,给我讲了她的投资创意,是这样一笔细账:首先卖掉原本住的58平方米的旧房,要求一次结清,到手22万元,加上这几年的积蓄10万元共32万元。第二,御景山90平方米全房款46万元,首付…  相似文献   

10.
张鸣宇 《社区》2008,(25):40-41
目前,全国社区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针对城市间人与人交往贫乏,很多地方举办了多种形式的“邻居节”、“街坊节”。通过大家多种形式的接触,人们逐渐有了一定的来往和交流。可以说,邻居节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了解的平台。随着邻居节成功的例子越来越多,很多原来没有此项活动的社区也纷纷搞起来,但收效是有差距的。前段时间,笔者因工作关系,参加了义乌市J社区的“邻居节”,感想颇多。  相似文献   

11.
只怀孕不结婚我在美国的第一年,和一名刚从台湾来的太太相识。由于俩人的丈夫同在一家公司工作,我们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为了打发白天无聊的时间,她便和我一起报读进修学院,她修的是秘书课程,我则报读英文。  相似文献   

12.
爱家 《社区》2009,(30):10-11
我们每天生活在小区里会发现,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特别爱帮助大家;有的人脾气倔,专门和一些不遵守社区规约的人较量;也有的人爱主持正义,却常常事与愿违。这些人往往在小区中“人头很熟”,但“人缘不好”,对他们的负面评价不少。  相似文献   

13.
宋绍武 《社区》2012,(27):51-51
去年入夏,为方便接送读重点小学的孩子,我和大姐换了房,她家位于老城区的一幢旧宿舍楼里。搬完家,大姐特意嘱咐我:“对门的老郑头有些隆,特爱管闲事,最好别惹他。”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9,(30):6-9
我们生活在小区中,总要和邻居们有交往,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中有你喜欢的.肯定也你有不喜欢的;甚至会有比较另类的邻居.给你造成尴尬或不快.对此需要我们以良好的心态和技巧来应对。  相似文献   

15.
聂勇军 《社区》2002,(10):48-48
现实生活中,邻居们尽管表现为老死不相往来,但内心里仍渴望能有所沟通,只是没有好机会拉不下面子而已。如果想“撬”开邻居那森严的大门,借助“事端”巧妙搭桥,就能达到目的.邻里关系也将如沐春风,达到“近邻胜远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产阶级的概念界定、中产阶级的结构变迁及中产阶级的基本特征等几个方面,探究20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发展轨迹及演变趋势。作者认为,美国从建国伊始,其社会结构就已呈现出中间大而两端小的“洋葱头式”的形态,中产阶级在社会构成中明显地占据多数。在其后的社会演进中,特别是在20世纪的历史演进中,美国中产阶级不仅在人数上不断增加、群体构成上日趋复杂,同时也更凸显出其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定义、战略地位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关于CSR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企业决不能做任何有损利润的事情。另一个基本观点是,做好事能增加企业利润。除了上述两种观点外,有的企业却在以更高的标准承担CSR,这虽然有可能降低企业利润或股东红利,却可以创造社会价值,给企业带来其它方面的回报。  相似文献   

18.
李阳 《社区》2005,(12):10-12
近段时间,随着全国各地“邻居节”的兴起,河南省郑州市各大媒体也纷纷与社区挂钩,组织起了“邻居节”活动。在媒体的一片叫好声中“,邻居节”在郑州的大小社区着实火了一把。但“邻居节”过后,记者在社区普遍听到的则是一片质疑“:单靠一个节日就能改善邻里关系?”现代社会住房条件越来越好,而邻里间的关系却越来越淡漠,“一墙之隔不往来,擦肩而过不说话”,忙碌一天后的都市人,其实也渴望与邻居有更多心灵和感情的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爱与帮助。但是,人们究竟期望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改善邻里关系?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是孩子们挨家挨户串…  相似文献   

19.
每天到了做饭时间,人们都在自家厨房忙乎,可家住广西柳州市鸣翠社区的六旬老人赵香莲却在别人家的厨房忙乎。4月8日下午4时许,笔者来到柳州市呜翠社区荣军路337号西楼赵香莲的住所,此时赵香莲正要赶去一楼陈惠良、叶秀英夫妇家帮做晚饭,于是笔者便与其随行。  相似文献   

20.
回到家,正准备进门,眼前突然一亮:对门邻居春联贴的方式,让我驻足。上联和下联贴在左侧,右侧是倒挂的福字,福宇的上方赫然屹立着横批:一帆风顺!话说到此处,我并不是要表明邻居家的春联贴得多么别出心裁,而是作为一对来自韩国的夫妇,他们努力入乡随俗,却不得要领的可爱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