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一个以新媒介技术为标志的网络社会时代。在此之前,工业社会时代存在着3种重要技术观,即人本主义技术观、实用主义技术观和泛媒介技术观。3种技术观从不同层面体现和诠释了人与技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对海德格尔、杜威和麦克卢汉的代表性技术传播思想进行回顾和反思,可比较发现,正确认识新媒介技术,首先要融合3种技术视域;其次要对新媒介的技术特征和深层逻辑进行全面考察,最终形成技术、时空、价值和文化多维的新媒介技术观。只有不断地进行新媒介技术观的革新,才能引领网络社会时代的思维革命。  相似文献   

2.
在新中国技术观的形成过程中,权力的集中使政治精英拥有权力话语;学术研究的不充分使学术共同体在论证、诠释、放大精英技术观的层面上发挥着社会作用;而公众对政治既敏感又不积极参与的态度及其科学素质的低下,使其在国家技术观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十分微弱.由于中国技术观自上而下的形成过程,在新中国技术观的研究中,精英途径居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3.
发明创造是技术活动中的一个主要部分,技术研究者对于发明创造的研究从没有间断,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技术发明创造观。社会建构主义技术发明创造观有两个理论来源:早期的发明社会学和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从发明的结构、发明的社会经济形成和发明的主体特征三个角度分析发明思想的产生,揭示发明思想如何在社会诸多因素的作用下被建构并最终形成人工物。  相似文献   

4.
技术哲学从其特有的视角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与技术的发展和革命关联起来,基于这一视角,对于信息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就要到当代信息技术中去寻找其特征。无论是信息文明的根本特征,还是信息文明的一般特征,都根植于信息技术;信息生产力的形成、信息资源成为比物质更重要的资源、信息经济的出现、信息消费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精神的诞生及广泛传播,都需要用信息技术来加以说明。由此更丰富地展现了"特定的技术造就特定的文明形态"这一普遍关系,再结合信息技术的社会建构这一视角,全面而深刻地启示我们从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去加深我们对信息文明的哲学理解。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1949. 10—1956. 12),是中国共产党技术观确立与发展的时期。在对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上、技术与人才的关系上、技术与政治的关系上、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上、对新兴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论断和观点,并形成了若干历史特征。这些特征是社会主义类型的技术观、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成为国家技术观的主导。  相似文献   

6.
德国思想界的中国观是影响德国社会整体中国观生成及演变的重要思想来源。与19世纪西方世界负面、贬抑的中国观基本立场不同,20世纪德国思想界对中国的认知呈现出丰富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折射了20世纪全球化发展和现代性影响的历史时代特征。通过中德跨文化哲学和全球史相结合的研究可知,20世纪德国思想界对中国形成的一套基本看法和观点在历史语境、社会变迁、认知主体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经历了由传统东方乌托邦到欧洲社会经济参照、普遍历史性和共识性交流中的现代中国的观念转向,其中国观的认知立场也经历了由西方中心主义到理性、普遍性和超越中心主义的历史转向。20世纪德国思想界的中国观具备明显的现代性和文明变迁的历史转向特征,特别体现了德国思想界对全球化与整体性的追求,以及德国与中国实现互动的"理性的共识"。回顾和总结20世纪德国思想界的中国观,实证中国在德国思想史发展中的参与及互动,能够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形象建构、中国与世界的互相尊重借鉴提供理论尝试和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既受到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又与国内外社会现实密切相关。通过发生学分析,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抽象出相应的逻辑过程,能够揭示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客观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对主体哲学的批判赋予了语言历史与社会的向度.而民族作为历史现象和具体社会关系的一种存在,离不开语言对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语言是民族的根本性特征之一,这一基本观点对中国民族语言观的形成、发展以及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工作多年来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语言观在中国的灵活运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关于档案信息化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档案信息化的概念、特征及与之相适应的新档案观等问题进行了理论阐述,特别提出了档案信息化的概念应包含信息技术应用和社会支持环境等人文基础两个层面的观点,指出了新档案观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下观”是举世唯一的社会观,为中国社会发展规约了方向。古代中国天下观的核心内容是中心文明与外围蛮夷的区分。中国的“天下观”实际上包涵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空间地理上的概念,即中国人如何确立着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空间位置;二是社会寓意方面的,即中国人如何看待自己独特的文明与传统。也即自然的天下观和人文的天下观的含义,实际上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源自一个社会基础,即中国的乡土习性。“天下”视域下的中国社会既是充满僵化与超稳定因素的社会,又是弥布活力与变革的社会,在这里,“自然”的天下观变化是主导中国总体性社会变革的直接根源,而扎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人文”天下观是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形成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经验”形成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技术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在思想方法上强调“道进乎技”,在自然观上强调“顺应自然”,在价值观上强调“经世致用”,在伦理观上强调“以道驭术”,在人—机关系上强调“以人为本”,在知识形态上强调“悟性思维”,在技术发明上强调“制器尚象”,在技术管理上强调“有机管理”,在技术传播上强调“兼收并蓄”。这一思想推动古代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影响了近现代技术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从现代知识经济角度看待中国传统技术思想的价值,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非对称信息问题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技术合同这一特殊经济形式中的非对称信息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察和剖析,从而把握技术交易中非对称信息的内容和特征,为分析技术交易的市场组织行为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并为有效实现技术交易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传统技术观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科学技术虽未成为神学的婢女却也处于"奇技淫巧"的地位而备遭冷落.传统技术观的成因与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儒家文化有直接关系,这一观念导致了人们对科学技术上认识的无知,使科学技术的成长缺乏适宜的土壤,成为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依仗科技之力闯进中国,随之引进了近代工业技术,从而逐渐改变了人们对技术的功能、作用的错误认识,近代技术观终于在中国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4.
虚拟物流企业的组建与运行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文章就虚拟物流企业的概念和内涵展开分析,探讨了虚拟物流企业的组建与运行过程,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的生命周期IFOT模型、虚拟物流企业的组织与运行模式、虚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其目的是提高真实物流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通过对我国高校德育中各种现象的反思,找到其背后存在的理论根源,剖析其德育实践中的道德观,讨论德育模式和公正团体德育模式中蕴涵的主体德育理念。同时,还结合我国高校当前的德育现状,吸收柯尔伯格理论精髓中的合理成分,探讨如何塑造我国高校的主体德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图书馆的读者信息服务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努力寻求新技术新方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信息聚合和信息推送是RSS技术的两大优势。运用RSS技术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以及开展多种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事业发展新趋势。本文从概念、功能及特点详细介绍了RSS技术的自动推送特性及个性化服务,探讨RSS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论虚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虚拟企业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新型组织结构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文章从虚拟企业的形成机理出发 ,基于价值链分析 ,深入剖析了虚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并提出了培养我国虚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质概念研究综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信息素质概念一经提出,人们对其界定就有明显的分歧。在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美国,学界从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素质主要是一种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得到提高。这种认识势必走向片面。我国学界则多是从结构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素质是一种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等要素的综合素质。这是一种与未来人的全面发展近于统一的认识观。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对西部旅游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西部地区应克服消极意识,树立大旅游、大市场观念,加大信息技术投入,重视知识与人才,以实现西部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发中国古代彝族文化资源,对于弘扬彝族文化意义深远。本文主要是想尝试用卡通的形式再现《支呷阿鲁》的巨大魅力,论述神话故事《支呷阿鲁》卡通化的意义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