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孤立主义是美国外交史上孤立主义思潮的再发展,两者都有明显的保守倾向。新孤立主义的兴起与美国外交传统和冷战后的现实状况有关,它主张对美国外交重新定位,修改全球干涉主义的原有思路。但这与业已巩固的美国主流外交政策价值取向相背离,因此并未对冷战后的美国外交产生重大的影响,其发展前景黯淡。但由于外交思维的惯性,它仍会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是一位富有见解的外交思想家,其思想对框定美国外交的基本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系列活动也在欧洲外交舞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阻止法国在国际斡旋中牺牲美国的利益;增进了荷兰朝野人士对美国的了解,为美国独立争取新的外援;参与美英和谈,并在一系列关键问题解决中发挥主导作用,堪称<巴黎条约>签署的第一功臣.  相似文献   

3.
田九霞 《江淮论坛》2012,(5):105-110
美国价值观外交在西方已然形成的价值观外交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般力量.价值观外交自身的局限性却从未消除美国政府对其的青睐。究其原因,价值观外交根植于美国社会的人文理念与宗教价值情结,构建于国内政治生态和国民伦理认同的基础之上,具有集战略利益与价值利益于一身的特征。其实质是将贴有美式标签的民主、自由、人权等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全球的普世价值伦理,稳固和拓展美国单级独霸的国际地位,实现美国的国际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4.
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美国就产生了孤立主义的外交思想,孤立主义作为美国的传统外交政策在美国的崛起和壮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孤立主义"是美国为避免卷入世界纷争尤其是欧洲大陆的纷争从而通过中立的立场来维护其国家利益的一种外交思想。作为美国的传统外交思想,孤立主义在美国经历了形成、发展到破灭再到回潮等阶段,其在美国历史和当代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在分析孤立主义在美国产生的背景下,对其形成、发展、破灭、回潮等阶段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尼克松政府上台执政时,正直美国中东外交一筹莫展之时。面对复杂而又紧张的阿以冲突,为了扭转自第三次中东战争以来美国在中东影响不断下降的局面,尼克松政府对美国的中东外交做了重大调整,并通过一系列外交攻势,初步取得了处理中东事务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6.
美国例外论与美国外交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塑造了美国外交的特性,形成美国独特的外交风格。美国例外的思想使美国人在处理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时有一种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赋予美国外交浓厚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同时例外论隐含的自以为是、傲慢自大和伪善也刺激了美国外交中的干涉主义,在导致其外交屡屡失败的同时,也给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带来了灾难。  相似文献   

7.
议会外交是国际政治舞台上日益活跃并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外交形式。从议会介入外交的机制来看,议会决定了现代外交权力的产生;从议会外交开展的依据来看,宪法赋予了议会外交方面的权力。议会外交的形式、地位,使其具有灵活、接触面广、覆盖面大的优势。由此,我国应该重视和加强议会外交,使国家总体外交中增添一支更加活跃的外交力量,以开拓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美国政府网络外交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外交已经日渐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近年来非常重视网络外交。美国的网络外交已经从理念到实施不断地完善,其网络外交的实施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直接为政府当前的外交活动服务,向世界说明美国的政策;二是广为传播美国式的民主自由理念和价值观,从长远着眼积淀影响。在对华外交中,美国也积极利用网络外交,比如在奥巴马访华、上海世博会、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等事件中,美国均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宣传。美国政府的网络外交,是其巧实力外交的一个体现,通过互联网的高效传播,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一书的内容和写作风格,对美国外交行为的特点和根源进行了探讨,认为扩张主义是美国外交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传教精神则是美国扩张的另一主要动力,美国外交的根源在观念的层面可以归结为诸多外交传统。  相似文献   

10.
外交思潮是一国制定对外战略的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国内的文化、价值现和信仰在外交战略上的集中反映和体现.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在对外战略中实施霸权战略,其内涵与美国国内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潮相一致,突出了美国国家利益第一的观念,至上军事力量诉求的意识、均势霸权的思想与地缘控制的思维.为了能从本质上认识美国霸权战略,文章分析了美国现实主义外交思潮的内容,并力图从美国的文化中探寻这一思潮的渊源,以求能揭示该思潮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发生后,文化外交再次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考虑到文化外交在“反恐”和打造美国国家民主形象中的战略意义,布什大量增加了对文化外交的资源投入。种种迹象显示,文化外交已经成为美国当前及今后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内外交战略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布什政府对伊斯兰世界文化外交实践的影响及其局限,以期能对我国的文化外交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昭鹏 《理论界》2012,(10):172-174
"自由"这一词汇,不仅广泛应用于美国的政治经济领域,而且亦指导着美国历届政府的外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自由"的话语谱写了美国的外交史。本文拟对美国外交中的自由话语进行考察,并分析美国外交存在这种自由话语的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总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冷战终结后,冷战延续下来的意识形态却在美国对华外交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以"遏制中国崛起"为主的意识形态逐步成为美国制订对华外交政策的主流思想.不过,同冷战时期相比,其内容与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意识形态更多地是作为宣传手段来推行势力扩张的强权外交政策.意识形态渗透到美国对华外交的各层次当中,与实用主义共同作用,从而构成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4.
人权问题自其问世以来,就带有神圣和神秘的双重色彩。说其神圣,是因它能从一定角度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说其神秘,是由于在人权的基本含义、人权存在的依据等问题上,人们看法各异,至今莫衷一是。尤其是美国推行“人权外交”以来,人权成了国际斗争的焦点问题之一。今年3月,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制造了“科索沃危机”,使人权和“人权外交”问题倍受关注。因此,对人权和“人权外交”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认真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人权的发展沿革和初始含义人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天赋的,人权属于历史范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人…  相似文献   

15.
李玲 《南方论刊》2009,(9):62-63
文章解释了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内涵,陈述了后冷战时期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思想特点以及后冷战时期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外交的影响,提出了新保守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壮大有赖于冷战的特殊环境。在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依赖关系不断深化,所以会从根本上限制其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更大或更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郑昕 《理论界》2012,(5):208-209,213
日本能源严重依赖进口,特别是石油资源,因此,能源因素在日本外交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日本外交的保护者,日美同盟对日本的能源安全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日本会受益于美国对其在寻求海外能源的保护,另一方面日本利益会因与美国海外战略发生矛盾而受到损害。日美的矛盾可以为中国寻求海外能源过程中提供投资机会,以拓展其海外能源市场。  相似文献   

17.
经济外交是指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及对外经济关系,运用经济贸易手段来实现其对外战略的外交实践,指导经济外交实践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就构成经济外交思想。邓小平以其深邃的国际洞察力和理论创新意识始终把经济问题和国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辩证分析,他强调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强调发展经济,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强调维护经济利益必须与维护国家的政治利益与安全利益统一起来,决不拿主权与经济利益作交易;强调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我们经济建设成就的大…  相似文献   

18.
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印度的国际影响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大有“左右逢源”态势,这也折射了印度不俗的外交能力。对此,本文从外交观念、外交谋划、外交机制、外交协调、外交执行五个维度对其外交能力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印度外交能力的增强是这一时期印度得以在国际舞台获取有利态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外交观念方面,印度通过增强印度教意识形态影响力、强化“民主”价值观共识、拓展国际传播渠道等方式,促进了外交观念能力的提升。在外交谋划方面,印度外交布局兼具稳定性和灵活性,不仅补强了战略资源对外依赖的短板,还适应了内外变革的战略环境。在外交机制方面,国内机制的优化与在国际机制中的积极作为,为印度编织了更具韧性的外交网络。在外交协调方面,印度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与灵活多样的协调手段,使其得以对内凝聚共识,对外长袖善舞。在外交执行方面,印度的制度保障、外交投入、人才培养等均有利于其外交政策落实。不过,印度外交能力建设仍有其局限性,受疫情、外部环境趋向复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印度外交能力能否持续增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公民宗教"自敕"上帝恩宠论",造就了"美国至上"的"美国精神",构成了美国外交中"美国优先"这个基本理念的重要基础及主体.它既超越了"分离之墙"而影响外交,也推动了美国外交的"公民宗教"化,而且有一种形成"'公民宗教'化的美国外交"的趋向.这种特殊的外交理念,导致了美国外交无法避免及解决"一方面坚持人权平等的普适价值观、另一方面人为地设定着人类差别"这种深刻的内在矛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印度利用国际局势的发展与变化,积极扩展外交领域,左右逢源,不仅借助反恐战争的良机修复了与美国的关系,同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同以色列的关系上取得了外交上的突破。美国、印度和以色列三个国家的相互接近是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地区甚至国际形势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