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对于清代州县官员的研究,学界主要致力于清代州县正印官。由于佐贰杂职官员是州县行政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故一些学者日益关注佐贰杂职官员,或分类研究,或综合研究,并奉献了一批重要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分歧,有必要从资料、内容和方法上继续深化、拓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推进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 重要内容,如果说改革的着重点精官、减干,那么落脚点则是减负。增效。只有把着重点着力抓好,把落脚点落到实处,机构改革这场“革命”才能成功。去冬今春以来,壶关县借撤并乡镇的契机,在精官减干、减负增效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不仅顺利完成了撤并任务,而且为下一步县级党政机构改革配备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中层干部,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的基本思路和做法是:精官搞“三选”,减干抓“三减”,作风求“三深”,效果看“三增”。 一、精官搞“三选”。衙多官冗历来是“官场”的顽症,也是机构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3.
张鑫 《21世纪》2013,(10):40-42
全国公安机关正在开展集中行动,打击网络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部门连续公布了数起典型案例,各地方也抓捕了一批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发帖子,这个很多人都会做的事,到什么程度就构成了犯罪?甚至有人担心,动动鼠标转发一条微博,会不会就"犯罪"了?网络谣言泛滥被人人喊打,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刚露头的"官谣"。"官  相似文献   

4.
一些人大代表仅为了几包香烟、一点化肥或农膜,或几十元钱,就把自己的选票出卖了。今年1月23日,中纪委、中组部公开通报了一批跑官要官的典型案件,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副县长尹黎明在列,该县另一名副县长翟东旭也被查处。梁河县153名人大代表中,竞有百名人大代表卷入了贿选案。  相似文献   

5.
秦汉建立了君主专制体制下的顾问官制度,帝王依法在自己的周围设置了太中大夫、中大夫、谏议大夫、光禄大夫、侍中、中常侍、散骑常侍、议郎、给事中、博士等一批顾问官,皆为皇帝钦定,临时差遣,大多为兼职,无办公衙署,在宫廷内或宫廷附近"待诏"或值班,位卑权重,出入禁中,侍从帝王,随时听候帝王的咨询。帝王通过"召对"、"论议"、"集议"等形式,广泛咨询顾问官的意见,充分发挥顾问官的"论思献纳"、"拾遗补阙"的职能。秦汉帝王顾问官还奉诏出使,赈济灾民,班宣风化,举实臧否,了解民情社意,为帝王提供决策信息;又精研儒家经典,撰写历史著作,整理图书文献,探讨历史发展规律,为帝王决策提供政治智慧。秦汉帝王顾问官制度加强了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保证帝王既"兼听"大臣意见,又能"独断"大政,使君主专制政体下的权力运作正常有序进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帝王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而且极大地影响了秦汉以后君主专制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谈鸳鸯抗婚     
在《红楼梦》里,作者描写了一批宁死不屈、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奴形象。她们中间,有的单枪匹马与主子们周旋,象晴雯,敢怒敢骂,锋芒毕露,公开揭露狠毒狡诈的主子,无情痛斥为虎作伥的奴才。有的互相支持进行反抗斗争。例如芳官被打,龄官、藕官、葵官、蕊官等几个女孩子,“不顾别的”,一齐冲上来,“手撕头撞”赵姨娘,把主子们规定的秩序搅得乱成一团。至于鸳鸯抗婚,则是大观园里一幕震撼人心的反迫害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宋朝政府对各级各类官员普遍颁发印纸,用于记录其入仕之后的阶官升迁、履行职责情况和功过奖惩等,这种官员印纸批书制度在宋代实行时间长、使用范围广,是宋朝考核官员的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对于政府而言,印纸批书不仅是了解各级官员业绩和各地各部门情况的重要信息渠道之一,也是对官员磨勘升迁、注授差遣所依据的重要文书档案。对官员个人而言,它则关系到其在官场上的升迁或贬降。因此,宋朝对官员印纸的发放、印纸批书内容和批书者的责任追究都有明确规定,但宋朝官员印纸批书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8.
鳳蝕千年、壁立千仞的峭石依然留存着歷史的記憶;霜欺數载,巧奪天工的造像仍舊镌刻着宗教的印迹。當時光如史書一頁頁翻過,人類所傳承的,是深沉厚重的文化積澱?笞闶?這颗長江流域石窟藝術中最璀璨的明珠,從深居閨中到走向世界,倾注了一批批?覍W者的心血,凝聚了各级领導人的殷殷關懷。  相似文献   

9.
《南都学坛》2016,(5):30-34
唐代宦官供奉官是不同于内侍省职事官或内诸司使的第三类称谓。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专职供奉官,侍奉在君侧以备顾问应对,执行奉使宣谕等任务;二是内诸司使兼任供奉官,由于部分内诸司使供职内廷,兼任供奉官则可经常接近皇帝;三是荣誉赏赐的加衔。等级上,最迟在咸通年间基于服色,已形成紫衣供奉官、绯衣小供奉官,包括绿衣供奉人员在内的等级鲜明的序列。相应的身份地位和任务等不尽相同,体现了宦官供奉系统逐渐成熟完备。宦官供奉系统具有鲜明的"私"的特征,是唐代皇帝意图建立个人权威系统的尝试,也是唐代加强中央集权制的一项政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一批公费留美幼童之一詹天佑,在回国28年后由于京张铁路的成就被赐为工科进士第一名。他在完成了从一名海归到海归考试官以后,发出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论断  相似文献   

11.
(一) 從公元前209年即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首事反秦,到公元前202年即漢五年二月劉邦稱皇帝,前後共八年。這八年中間,戰爭幾乎遍及全國,當時社會各個階級都捲到戰爭裏面,受着血和火的檢驗,有的沉澱下去,有的浮升上來。在這舊的統一政權已趨瓦解,新的統一政權還未建立的時期,在反對秦政權的名義下,各階級儘力担當了它所能担當的脚色。從正面或者從反面把秦代始皇帝所未能解决的問題,  相似文献   

12.
清水江流域系我国南方重要的营林基地之一。历史上,这一地区森林茂密、木材种类丰富、林木买卖频繁,很早就留下了一批官私文献,引起了学界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学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民间林契的整理研究上,对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存在严重不足,为此对清水江流域林业历史文献展开分类系统梳理,并就建国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做出全面述评,这对我国西南地区林业史、经济史,民族史研究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明朝在甘青地区实行较为独特的土官制度。土官在甘青地区被广泛纳入卫所体系,在土流参治的基本面下,形成以土官治"土民",以流官管土官的局面。这种体制上对土官的制约,必然引起土官和流官的矛盾,而当地土官在治理"土民"方面的优势成为土流权力之争的导火索,甘青土官势力的逐步发展则加剧了土官与流官之间的矛盾。土、流的矛盾从深层次上看,涉及到了甘青"土民"对中央王朝国家权威的认同和明王朝对甘青地区治理理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三年《民族团结》第二、三合期上,发表了《宋代壮族地区在土官统治下的经济形态》一文(以下简称《形态》),有些意见是正确的,但作者对于根本问题的看法,即对桂西壮族地区在宋代的社会性质所作的结论以及所持的几个论点,仍然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不同意把宋代在土官统治下的广西壮族地区(以下简称“桂西”或“土官”地区)的社会划为“后期奴隶制社会”,更不同意把“峒丁”、“家奴”看作是普遍意义上的奴隶,因此提出几点商榷意见,求教于博雅之前。  相似文献   

15.
在明代优老政策的支持下,地方上形成了独特的"寿官"群体。就府一级单位而言,徽州是"寿官"规模较大的区域。徽州"寿官"是由地方府县两级官员依照皇帝诏书,恩授或例授而来,其间有着一定的遴选机制与请得程序。老人通过官员选拔或民间举荐获得相关资格后,经相关部门确认,最终以府县官府的名义授予冠带。尽管"寿官"没有功名,但他们仍可被视为徽州士绅群体的组成部分。"寿官"在荣获冠带前就已有地方声望,获得荣耀后则可通过乡饮制度与地方官员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并且被地方社会视为道德榜样。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在17世紀歐洲諸国中間,英國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上走在最前面。在英國農村中資本主義關係有了很大的發展,在資本主義基礎上改造了的農業不但不落後於工業,而且大大地超過了它;農業财產,根據英國當時有名的經濟學家威廉·配第的統計,構成國家全部財富的五分之四。正因為當時英國國家經濟重心在農業,所以革命前英國最尖銳的社會矛盾是在土地關係中隱藏着的,而這種矛盾是17世紀中葉發生的革命的基本推動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7.
“吹官”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至于我写这篇“并非闲话”,则是新近的一篇“命题作文”,一个老同志亦老朋友所“命题”的。这位老友是一个热血的男儿,看了3月2日新浪网上关于《统计局长自杀疑云》的报道,深为吹官之祸所震惊,开始是自己想写一篇评斥吹官的文章,而后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说还是你写更合适一些。3月8日,又打电话给我,说人民网上有两篇报道可作为资料参考。既然老友如此一再“命题”,我也就不能不遵命而“破题”。“吹官”一词,《新华词典》上没有,《辞海》上也没有。权威辞典上没有,那就只能自己界定了。我想,所谓吹官,不外乎吹己和吹人两类。吹人的,那是奉承拍马;吹己的,那是为己涂粉。不过,此篇随笔所说之吹官,不是指一般的吹人奉承之官,也不是指一般的说大话自吹之官,而是特指以虚报政绩、谎报政绩,或者假报政绩、伪造政绩,以此自吹和吹人之官。这籍“也说吹官”随笔,就是对如是吹官的一个抨击。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的闸官是专责闸务的官吏,掌各闸储泄、启闭之事.闸官一职由来已久,但直至到了元代,"闹官"才正式出现.闸官作为运河基层管理组织中的一类,要与林林总总的过闸人员打交道.闸官的职责与运河的畅通息息相关,是运河上的一个重要官职.  相似文献   

19.
唐代前期的员外官制朱长义唐朝建立后,形成了以职事官为主体的严密的官制体系。职事官的基本特征是“职有常守”、“位有常员”。因此,普通的职事官在文献中往往被称为“正员官”、“正员”或“正官”。但是,唐代还活跃着这样一些特殊的职事官:他们虽有职事官之名,却...  相似文献   

20.
"僧职土官"或"僧职土司"是20世纪末提出的概念,此后"僧职土官"或"僧职土司"的称谓被广泛使用。通过对明代藏族僧官与土官体系、运行机制、职能等方面的分析,阐述僧官和土官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隶属于不同的体系,享有不同的权力,担负不同的责任,具有不同的机构建置,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兼顾性,但这不能说明僧官就是土官。僧官和土官是两个不容混淆的实体概念。僧职土官是一个不存在的实体称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