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中国儒学的开山祖师当然是孔子,但因为他自谦“述而不作”,不但引起了抬举他的汉学家对他有不同的封号,或尊为“素王”,或称为“先师”,在学术思想上也引发一场今古文经学的论争。而晚於孔子一千八百年的朱熹,虽然只是为孔子《论语》作注解,而且声明他注解的每一个字都如在天平上称过,即孔子怎么说,他就怎么注,不轻一点,也不重一点;不高些,也不低些。这说明,朱子自信只有他才真正懂得孔子,也最有资格做孔子的传人。他不但用同样的方法注解四子书,而且注遍群经,其成就与贡献遂得到了极大的肯定。牟宗三先生在《心…  相似文献   

2.
杨泽波 《文史哲》2004,1(5):109-117
以天论传统建构超越存有论是牟宗三儒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但这种理论并不符合先秦天论发展的实际情况。先秦儒家的天只是道德心性的形上源头,只能在假借的意义上创生道德心性,再由道德心性创生道德存有,其自身并没有直接创生道德存有的能力。牟宗三超越存有论在理论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孔孟仁政思想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中,就思想内容说是道德重于政治,就价值取向说是政治先于道德。孔子思想中政治与道德的这种分梳决定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具有历史的可能性。孟子思想中道德的主体性消解了政治的独立性,道德的平面展开即是政治。但是从道德到政治的平面推展却无法逾越道德与政治之间主观与客观、绝对之善与有限之善的差异,因而孟子的仁政思想无法在现实中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4.
孔孟学说涵盖的范围很广,在教育管理思想方面,重理性,倡人格教育;学六艺,重全面发展;重涵养,倡弦歌教育。如何借鉴和吸收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孔孟思想的精华,使之成为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的宝贵财富。重温孔孟的教育管理思想,对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作为学术大家,牟宗三和劳思光以其学术成就从一个方面代表了20世纪港台地区的中国哲学研究达到的理论高度.两人在解构"以西释中"的诠释范式而以符合中国哲学之"自性"的方式诠释中国哲学这一理论关节点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他们所揭示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特质与以知识论为主流的西方哲学之间表现出了相当的差异.而与以"天人之学"为中心的中国文化传统之间保持了明显的正向联系.牟宗三和劳思光所分别代表的"入平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哲学史书写方法对于面向未来"重写中国哲学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港台地区的中国哲学研究构成了20世纪中国哲学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面相.  相似文献   

7.
辛田 《殷都学刊》2005,(4):25-29
同是儒学大师,孔孟学说之间有着理论上的继承,但其中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前人的从中斡旋并不能真正反映历史事实,这种斡旋不仅否认了知识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也不利于对孔孟学术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8.
作为体现当前汉语辞书研究最高水平的大型工具书,《汉语大词典》由于各种原因在义项、书证、释义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缺憾之处。建国以来,在楚地和秦地出土的大量简牍文献,尤其是其中的《遣策》等材料为汉语词汇史特别是量词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主要体现在增补词语义项、提前始见书、订补释义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孔孟的消极革命观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在奥尔森对集体行动的逻辑分析中得到了最新 的说明,但孔孟消极革命观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新儒家中,以熊十力为代表的"十力学派"占有重要位置。牟宗三从熊十力那里继承下来最为重要的东西,是秉持道德的传统,是坚守道德的理想主义。在此过程中,牟宗三对熊十力学术思想也多有继承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对于儒家心学学理有深入开拓,以及对新唯识论义理有进一步推进这两个方面。从这个视角出发,牟宗三在现代新儒家发展脉络中的地位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相似文献   

11.
一国的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语言的使用受文化的影响。同一个语句或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含义。文化差异可以分为语言差异、思维模式差异和价值观念差异三个方面。因此 ,在学习英语的同时 ,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才能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经权问题看孔孟伦理思想——兼与萨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晔 《阴山学刊》2001,14(2):63-66
经权关系的处理及两难中的抉择,最能体现一种伦理学说的基础和实质,也揭示出一种伦理思想必然与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哲学认识相关。以此为切入点,对孔孟思想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牟宗三主要是作为一位富有原创性的哲学家的形象出现的,与他的儒家哲学的研究成果所受到的重视程度相比,他对儒教问题的研究被严重忽视了。实际上,他是五四运动以后重新肯定儒家宗教性的思想家之一,从儒耶对比角度对儒教精神做出了系统阐述,并得出了儒教是内在超越的结论,成为当代新儒家里程碑式的思想贡献。但是,牟宗三的儒教观存在一重要局限,他所谓的儒教其实只是士林儒教中的心学一系,而同样在儒家历史上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朝廷儒教、民间儒教,均未能进入其分析视野,甚至同为士林儒学的理学一系也因为别子为宗的判断而被排除在外,从而严重影响了内在超越说的概括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牟宗三严格区分了政道与治道 ,自从’家天下”成为事实之后 ,治道就显得特别重要。只要“民主政治成立 ,使政权与治权离” ,儒家的德化治道便能“使自由民主更为充实而美丽”。但原儒“内圣外王”的境界太高 ,“尊尊亲亲”与“天下为公”也显然相互抵悟 ;即使在独尊儒术的汉代 ,骨子里行的仍是法治 ,因此 ,“新外王”的核心应是科学与民主。牟宗三比较儒、释、道 ,认为只有儒教才表达了最高的善真正的圆善  相似文献   

15.
将宋明儒学依据存有论划分为纵贯和横摄两个系统,是牟宗三儒学思想的一大特色。但这种划分在理论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为这两个系统只在存有论上有所区别,在超越层上并无分歧。本文即以朱子学理为中心,检讨牟宗三超越存有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石永之 《东岳论丛》2006,27(3):154-158
表面上,以“良知坎陷”名家的牟宗三是在接着“致良知”的王阳明在讲,其实不然。牟先生对王阳明多有批评,不仅对其人性论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而且对阳明“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给予毫不留情的驳斥;还认为“王门四句教”非圆教。虽然他们都以“良知”立言,但良知已悄然发生嬗变。  相似文献   

17.
从习语看英汉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中英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掌握英语民族的语言文化知识,从而实现民族间的跨文化交际,达到民族间互通、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对部分英汉习语的比较,分析英汉两个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从神话的视角考察中西文化精神,我们可以看到某些相似相通之处,也可以看出其中巨大的差异,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尚和与尚争、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等.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中西文化相映成趣的文化景现,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成语是有某种历史源流的古老词语,许多还保留着古代汉语特征。文章从词汇的古今差别、词语的古今异义、词的构成方式等方面挖掘成语中所保留的古代汉语遗迹。  相似文献   

20.
牟宗三揭橥康德的思考理路,依照儒家的精神境界,创造性地提出了"良知坎陷"说。他的这一学说的提出,意在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由此,不但在学理上疏通和圆满儒家理论,而且现实上为自然科学所应有的伦理价值标准提供了根源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