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挑战与机遇: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世纪之交的国际战略观”研讨会综述本刊记者李建永本刊第五期以时殷弘先生2000字的一篇文章《国际政治的世纪性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作为头条发表之后,在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为此,本刊于9月21日组织了一次“世纪之交的...  相似文献   

2.
国际政治的世纪性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政治的世纪性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时殷弘编者按本期我们以时殷弘先生2000多字的一篇文章开头,意在引起对于时先生所提问题的重视,意在引起对于这一至关重要的战略哲学命感的讨论与研究。时文对于国际政治世纪性规律的概括是否准确?这肯定是个引起争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深刻的断裂线──介绍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与非西方矛盾石中中国人介绍西方的思想,大致是1949-1979年这一段时间,只择依中国人价值观判断为负面的东西,而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则只择依中国人价值观判断为正面的东西来介绍了。其实,无论西方也好,中国也好,都...  相似文献   

4.
《领导文萃》2009,(18):7-8
在谈到中国时,西方有一种典型的条件反射似的观点:中国不是民主国家。话是没错,但这对我们没有多大意义。任何西方国家在经济刚刚起步时也都不是民主国家。在经济起步阶段,人们或许渴望民主,但事实上大多数国家的例子都证明,民主并非一种现实的选择。西方民主是欧洲历史和传统的产物。中式民主和西式民主的运行方式将绝对不会相同。  相似文献   

5.
西方全球化理论面面观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西方全球化理论面面观岳长龄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1992年联合国日致词时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的时代已经到来了”。西方学术界在对全球化这一重大历史现象的理论思考方面捷足先登。从80年代以来,全球化概念逐渐弥渗于各种社...  相似文献   

6.
最近,马立诚和时殷弘先后在《战略与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对于中日关系的新看法,掀起了中国国内舆论就对日认识问题的争论。马立诚和时殷弘所持的观点,有别于长期以来在中国盛行的“军国主义复活论”。马立诚认为:让一个战败的日本永远不能恢复到正常国家状态,是不可能的。面对日本未来成为一个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趋势,中国应该把日本恢复正常国家军事状态的军事诉求,同重新恢复军国主义发展道路区别对待。时殷弘则强调,营造良好的中日关系,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性。中国应该抛开历史问题、强化日中两国在东亚政治和经济上的合作、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7.
张海花 《领导文萃》2011,(11):101-106
与西方相比,中国一直都在对西方和西方人的了解上做着不懈的努力。我们也根据西方当代的经济、时局与历史背景,提出以下六条"西方思维洞见"。西方思维洞见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成为资本家杰夫记得自己小时候一直在搬家,全家人都在跟随追寻创业梦想的父亲四处迁徙。他的父亲最初在银行工作,但是很快就厌倦了那里的条条框框、办公室政治和争吵。  相似文献   

8.
“西方民主”还是源于西方的民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既然笔者不采用“中国的民主”的说法,自然也不会采用“西方的民主”的说法。这种说法不能区分“属于”还是“源于”,容易把本质论与发生学混淆起来。许多学者喜欢比较中西或者东西(方)历史、文化、制度、思想,却没有意识到这里面隐藏着许多理论和方法上的陷阱。在文化比较研究中,有两个最著名的问题,即所谓李约瑟问题和韦伯问题。模仿这两个问题,也可以针对民主提出:“为什么在中国没有产生现代民主?”“为什么偏偏是在西方产生了现代民主?”在试图回答之前,应当审查在提问中是否暗藏玄机。让我们先从考察李约瑟问题和韦伯问题…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前期中国国际态度、外交哲学和根本战略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5年《战略与管理》杂志第3期刊发了时殷弘著《国际政治的世纪性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文,引起了相当范围内的注意和讨论。虽然已经时过五年,但该文所作的历史概览、理论性总结以及大战略推论,在其基本方面仍可认为是合理的。但是,该文篇幅甚短,当时能达到的认识又较为有限,现在无疑需要加以扩充、深化和拓展。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经历了五年来国际舞台上的风风雨雨和积累了相应的经验教训之后,目前正跨入既富含伟大历史机遇,又充满未来严峻考验的新世纪的门槛,因而肯定地比近代以来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种宏远、明智的世纪…  相似文献   

10.
王运宝 《决策》2006,(11):21-23
一个变化中的中国将会持续成为西方媒体的“新闻眼”。一位美国记者总结得颇为恰当:“并不是我们的报道方式有了什么变化,变化的是中国,我们的报道只不过反映了中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对二十世纪科学的道家式扭曲(第一部分)[美]迈克尔·比林顿曹跃明译编者按让中国读者对更多的西方学术流派有所了解,是本刊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期编发美国学者迈克尔·比林顿《对二十世纪科学的道家式扭曲》一文。该文认为:西方文化在二十世纪误入了歧途,而这是与中...  相似文献   

12.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民族主义”石中最近一段时间,西方对于“中国的民族主义”的研究似乎已成热点。已经有一些书籍和文章发表,但预定于1996年由M.E.Sharpe出版的《中国的民族主义》(Chi-neseNationalism)肯定是很重要的一本。该书由...  相似文献   

13.
论文对中西方交往沟通中的心理卷入度差异、行为方式差异、自我表现差异和人格差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交往沟通差异的原因,也有利于了解中西方在交往沟通中各自的的特点发展趋势。对于正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实际的操作价值.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国内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国内背景时殷弘近年来,在美国国内存在着影响美国行政当局对华政策的两股基本的势力。其中一股,以同中国政府交往较多并在70和80年代对中国较为友好的前国务活动家、外交思想家和战略家为突出代表,同时大抵包括一部分从事美国对外政策设计的专业...  相似文献   

15.
西方为何惧怕“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09,(17):25-27
西方认为,西方世界基本上有着共同的价值体系和相似的政治制度,而中国崛起的价值取向和西方的并不一样,政治制度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所以恐惧感顿时油然而生。西方感觉到“威胁”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模式”的崛起,更重要的是西方模式的失灵。  相似文献   

16.
孙敬鑫 《领导文萃》2012,(22):30-32
在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外部力量中,西方智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社会的"中国观",也越来越明显地打上了智库的烙印。中国实力的增强及国际影响力的稳步提升,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中西方相对实力地位转换的加速,直接推动西方主要智库越来越关注"中国话题"。对中国来说,西方智库不再仅仅是外部观察者,他们已经成为参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另一股力量。西方智库近年来对中国话题的关注和研究,经历了由远及近、由点  相似文献   

17.
在整个世界园林中,西方园林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然,它的演变过程也是相对复杂的。所以,为了对西方园林进行一个具体的了解,对西方古代至十九世纪园林演变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进一步探讨西方园林,达到为我所用目的有着促进作用。针对西方园林的演变过程,本文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方消费者依恋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岩  董大海 《管理评论》2009,21(1):77-86
消费者依恋(consumer attachment)是联结消费者与特定消费对象的认知、情感和意动性的心理纽带.相关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心理学领域的依恋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关系营销和态度理论两大背景。消费者依恋理论日益引发西方营销学者的关注,但对中国市场营销学界来说相关研究还近乎空白。论文通过对近20年来西方学者有关消费者依恋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进一步明晰了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测度方法与作用机理。在对西方消费者依恋理论进行全面述评的基础上.论文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我国市场营销学界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姜平 《领导科学论坛》2004,(4):43-46,61
本文指出,进入新世纪,西方领导思想正经历着向东方领导思想的历史回归,东西方领导思想的融合与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未来中国领导科学的发展取向,应以东方领导文化为核心,吸收西方领导文化的科学成果,促进东西方领导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进而建立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理论体系。——编者  相似文献   

20.
汤银花 《经营管理者》2011,(4X):378-378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他们各自独特的文化。中西方的文化,有其深刻的内涵。认识和了解他们,对于今天经济集中化和全球一体化的21世纪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现在出现的中西文化的相互融汇贯通的趋向。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有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起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国文化,亦称华夏文化,即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而与中国遥相呼应的西方,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后,形成了西方现代文明。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