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土地储备中资金筹措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香港、海南应用《换地权益书》的实践和经验,探讨其在土地储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土地储备中资金筹措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香港、海南应用《换地权益书》的实践和经验,探讨其在土地储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乡村文化是推进乡村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乡村文化振兴满足了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发展了乡村优秀文化、有效凝聚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当前,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城镇化率显著提升,乡村文化面临振兴主体力量流失、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文化空间日益萎缩以及文化产业转化活力不充分等现实性困境。为了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各地要发展乡村经济,吸引流失的农民回归;加强人才培育力度,提升乡村文化创新能力;重塑文化载体,巩固乡村文化空间;平衡发展效益,激发乡村文化产业转化活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能源价值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情、国情范畴内农村能源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及价值追求。实现农村能源价值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山东省部分农村地区能源利用状况的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农村能源价值的实现仍然面临着能源生态价值未能凸显、能源经济价值欠缺、能源安全价值体现不足、能源正义价值未能实现等多重困境,直接制约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能源价值的实现需要综合考虑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领、城乡能源发展利益的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协调,并需要创造性地探索村镇集体能源供给等多种能源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乡村的生态化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尽管乡村振兴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都已构建了初步的顶层设计,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协同机制尚未明晰。通过回归政策文本,二者在抽象内涵上为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在实体制度上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探究其协同机制面临的主体、基础、制度供给方面之困境,必须通过法律机制的构建来突破。应在宏观战略指引下,结合乡村地区的具体现状,通过法律识别协同基础、法律完善协同路径,并通过法律规范确立协同的保障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6.
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有效治理提供智力支撑,但存在着乡村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完善、人才专业化程度低和人才引进难、流失严重等现实困境。培育本土新型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回流,鼓励社会人才投入乡村建设,成为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路径。为此,应当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完善机制保障、加快产业发展,统筹推进人才部署、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活力、吸引人才回流。  相似文献   

7.
风险社会理论要求行政机关规制风险时在专家制度和价值制度上作出选择。其中,风险规制的目标确定应当选择价值制度,风险规制的手段选择应当采用专家制度。然而,我国环境风险规制的制度在设计或实施时对专家制度和价值制度的选择或运用上存在混乱和不完善之处,应当进行完善或重构。  相似文献   

8.
9.
现代环境运动的兴起带来的一个哲学上的重要变化,就是原本仅限于人类内部的道德关怀开始突破人类的界限,扩大到非人类的生命世界和无机的自然世界之中,并因为在哲学上诉诸自然的内在价值而被主流哲学视为一种激进的环境伦理主张。事实上,从道德的自主性角度看,道德扩展的合理性并不必然取决于自然的内在价值诉求,而在于这种扩展能否满足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需要,而且,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当道德上的某种扩展被我们视为必需并且能够在社会共同体中达成基本的共识时,这种扩展便有了它得以践行的合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价值不是一种实体概念,而是一种关系概念.人的价值就是人对人的意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劳动创造,衡量人的价值的主要尺度是对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学理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可以达到和合统一的应然状态。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由于价值理性的畸变和异化,工具理性的缺失与僭越,致使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处于错位与分裂状态。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在价值理性的规约下选择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和谐统一、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12.
张炜借助中国传统价值取向,对陷入生存危机和道德沦丧双重困境的人类进行精神拯救,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乡绅文化的发展体现着乡土社会价值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嬗变,深入分析乡绅文化衰落的原因对于乡土社会价值重建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黄泥地》深刻揭露了根深蒂固的国民劣根性、复杂多变的乡村政治以及贪婪无度的乡村经济是导致乡绅文化衰落的根源。重建乡绅文化既要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更要解决乡村主体缺失及民众主体感丧失的双重问题。同时,乡绅文化重建不仅是通过何种渠道重建的问题,更是文化本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难以进人中国主流新闻研究的视野,更少有人将之与中国的新闻奖做对比.新闻奖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多,该文另辟蹊径,从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新闻价值、报道题材、思维方式、写作特点、奖项设置等方面入手,为我们打开一扇独特的视窗来探析中西传媒新世纪的价值取向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曾经就睡虎地秦简《语书》中有关“乡俗”的思想做过探讨,明确了《语书》中的“乡俗”思想是受战国末期秦国的墨家“尚同论”的影响而写成的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有关中国古代“风俗”所持的诸思想中的A与B的对立展开讨论。即:A主张严格管制地方独自“风俗”的 《语书》、墨家、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以及儒家的“移风易俗”思想。B倡导天下、国家承认地方的各种“风俗”,并且应该依照其风俗施行政治的《淮南子·齐俗》篇等地方分权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思想认识的角度 ,即从认识路线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在深化劳动价值理论讨论中“要素价值论”存在的问题 ,并说明理论研究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利益反哺是一种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问题的基本方式.在我国存在社会利益失衡的现实情况下,利益反哺是缩减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差距、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是利益反哺的基本价值蕴含.构建和谐社会对法治的内在要求和法律自身的功能属性,决定了利益反哺的实施及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经由法律的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9.
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都以“现实的人”为前提才能得以实现。教师作为现实的人,有其本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价值追求。以此为视角,可以把教育个体的生命体验定位成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目标。教学过程也就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生命诉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坚持自我批判,与学生共同体验,开展理性的评价,获得自己的生存之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