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主持人话语:2006年7月20-22日,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和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在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这是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界的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学者以近年来在这一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办,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杂志社协办的“第九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哈尔滨举行。这是继2006年第二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举办以来第二次来到这里--黑龙江大学论坛的发起单位之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黑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20余位学者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会议围绕“原苏联、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前沿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07,34(2)
2007年1月18-19日,由《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编辑部、“青年哲学论坛”和黑龙江大学主办,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求是学刊》编辑部承办的“第三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方法与进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院哲学所副所长谢地坤教授代表主办方向与会的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感谢承办方为次本论坛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所作的大量工作。《求是》杂志社李文阁副编审代表…  相似文献   

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是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创社之初倾力策划推出的一套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本套丛书由李小娟总编辑策划,主编为全国知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衣俊卿先生。该论丛的策划者选取目前国内哲学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成果卓著、声誉俱佳的  相似文献   

5.
衣俊卿,1958年1月生于黑龙江省虎林县,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7年1月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黑龙江大学校长,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长期从事马克思实践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文化哲学研究。发表《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  相似文献   

6.
高来源 《学术交流》2007,(10):190-192
2007年8月15~17日,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和黑龙江大学联合主办,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黑龙江大学哲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历史哲学年会”暨“哲学、史学与文化:跨学科的历史哲学研究”研讨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一、历史哲学研究中的一般性问题近年来历史哲学作为我国新发展起来的学术研究方向,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国内学者对于这一新的学科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化,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历史哲学研究中的一般性问题受到了许多学者…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3年11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目前已有20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流动站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思想史、美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科学方法论、语言哲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博  相似文献   

8.
衣俊卿教授 ,1 958年 1月 1 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虑林县。 1 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1 982年毕业分配到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工作。 1 984年 1 0月~ 1 987年 1月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学习 ,获哲学博士学位。 1 989年晋升为副教授 ,1 99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黑龙江大学校长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近年来致力于文化哲学的研究与探讨 ,其成果主要集中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当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在新千年之初喜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为黑龙江大学校庆 60周年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也为黑龙江大学和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动力。黑龙江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由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和中国文化思想研究所构成 ,共有教师 1 0人 ,其中教授 7人 ,副教授 3人。该学科实力雄厚 ,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重要影响 ,发展潜力巨大。学科带头人张锡勤教授是国内外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史 ,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方面有重要影响的专家 ,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获黑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一等…  相似文献   

10.
<正>由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河学院思政部承办的东北三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年会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8月6—8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成功举办。来自东北三省及京津地区的四十余位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与核心价值建构等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与会学者的主要观点为:  相似文献   

11.
张磊 《学习与探索》2005,(1):235-236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中心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于 2004 年 10 月 8—9 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系默多克(Graham Murdock)教授、章戈浩博士,俄罗斯托尔斯泰国家博物馆研究部主任麦迪逊(A  相似文献   

12.
魏义霞,女,1965年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黑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考入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90年扶哲学硕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扶哲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传统哲学与文化、比较哲学  相似文献   

13.
衣俊卿,男,1958年1月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7年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华全国青联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黑龙江省青联副主席,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思维学会副会长。衣俊卿教授一直从事以人的存在为主题的文化哲学研究,主要成果集中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当代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三个领域的研究。其中,关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尤…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简介(之一)——哲学与行政管理系黑龙江大学哲学与行政管理系前身为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58年。设哲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和公共关系学四个专业。现有教授11人,副教教授18人,同时聘请了汝信、肖前、黄楠森、高清海等国...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在文化视野中的突显与张扬——《知识经济与文化模式的演进》评析@樊志辉$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相似文献   

16.
<正>《明清文学与文献》由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杜桂萍教授主编。《明清文学与文献》力求反映黑龙江大学在明清文学与文献研究方面的优长与特色,以前沿性、创新性和笃实的学风追求为目标。《明清文学与文献》欢迎海内外学者的积极参与,以彰显明清文学及其相关之历史、宗教、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黑龙江大学哲学院教授、《求是学刊》编委张锡勤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30日11时与世长辞,享年78岁。张锡勤先生1939年7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于同年到黑龙江大学任教至今,历任黑龙江大学历史系、哲学系教师,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中国哲学会学术顾问、国际儒学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12月28—30日,"古典戏曲辨疑与新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隆重召开。会议由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和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主办,《求是学刊》编辑部协办。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家的50余位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会。  相似文献   

19.
海外来稿     
●本期视点:“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之争主持人简历:霍桂桓,男,196 3年生于河北深州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室”副主任、《世界哲学》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翻译家协会社会科学翻译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西部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黑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美学专业硕士学位。曾主要涉猎美学理论、西方美学、西方哲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现象学社会学,目前主要研究元理论、社会哲学和文化哲学;曾主编多种大型翻译系列丛书,已出译著13部及重要译文数十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傲慢的”民族主义、极端的国家主义和纯思辨的表达形式是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只有在对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科学批判的过程中才有新哲学的构建,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这一文化逻辑不是在独立的传统哲学框架内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在历史学批判、社会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对我们在中国发展马克思哲学有两点重要启示:其一,撇开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和研究的关注,缺乏马克思主义各个研究领域的对话和交流,就会违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和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规律;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是通过对当代具体科学成果方法论上的概括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反思,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进程、机制、特点、规律及其趋势做出哲学层面上的科学解释并为实践提供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