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咨询与决策》2001,(11):1-1
作风是一个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作风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抓住了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专题研究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问题,审议并通过了《决定》,这是党中央根据党的作风状况和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必须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把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党的作风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不足,既有方法问题,也有思想感情问题,我认为首先是感情问题。对人民群众怀有深情,就必然自觉地努力改进作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相似文献   

3.
风正一帆悬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党的作风建设的现状,作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这一决定完全符合党的建设的实际,代表了全党的强烈要……  相似文献   

4.
《领导科学》2001,(13):9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事关党的形象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要认真落实。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好作风。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  相似文献   

5.
《领导广角》2001,(12):28-28
中组部部长曾庆红近日在中组部举办的组织部门领导干部进修班上强调,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问题。他指出,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首要问题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迫问题是艰苦奋斗、拒腐防变,根本问题是加强制度建设,关键问题是选贤任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核心问题、重点内容和落实措施。当前,全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按照《决定》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初步探讨了国有企业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体系框架,从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制度、跟踪问效、注重激励等环节探究了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党的作风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把选人用人问题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  相似文献   

9.
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0.
江总书记在“七&#183;一”讲话中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作风问题至关重要,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把握新形势下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当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洪银兴 《管理世界》2021,(4):1-11,M0004
研究新中国党的经济发展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演进的艰难历程,不仅可以发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产生的渊源,而且可以深刻理解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的关于经济发展的新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本文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3个时代从6个维度研究经济发展思想演进。其中包括:(1)不同发展阶段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从而明确各个阶段的根本任务。(2)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理念,从而产生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3)不同阶段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分析,从而产生不同的现代化路径。(4)不同发展阶段克服二元结构的路径分析,从而产生对农业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的农业发展道路。(5)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调节方向分析,从而产生对经济发展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不同调节思路。(6)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格局分析,从而产生不同阶段国民经济的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note, we study the price‐setting newsvendor problem. We use three conditions, the log‐convexity of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he log‐concavity of the deterministic profit function, and the log‐convexity of the random noise's expectation conditional on having leftover inventory to establish the log‐concavity of the retailer's expected profit function. This new result is complementary to existing results and removes some assumptions in the pricing and inventory coordination literature. It also addresses the conjecture made by Petruzzi and Dada (1999), and can be applied in the pricing game.  相似文献   

13.
曹欢  李永建 《管理学报》2009,6(6):733-736
从知识工作者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结合知识作业本身的特性,在总结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构成知识作业难度的主要因素是复杂性、不确定性、不完整性和模糊性.同时,以自行设计的考核材料考察了31名被试在不同类型知识作业上反应时的变化.然后,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知识作业难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的行政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一般来说,政府经济职能的行使环境被划分为内、外环境两个部分。从美国哈佛大学的高斯将生态学引入行政学,以及雷格的代表作《行政生态学》(1961年)问世以来,学术界倾向于将行政系统的外部环境分成三个部分:行政系统的自然生态环境、行政系统的社会生态环境及行政系统的心理生态环境。这种划分原则上适合政府这一系统。就政府系统外环境的三个组成部分而言,政府系统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对该国政府系统的影响。政府系统的社会生态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因素对政府系统的影响。这是政府外环…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制造行业企业IT应用水平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根据企业特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IT应用对企业竞争力指标的贡献,进而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IT应用水平等级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永恒的主题,神圣的使命。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前提和坚实基础。当前我们党的建设要适应新的变化,应对新的挑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围绕保持党员先进性这个核心,不断创新党员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先进的管理机制来保证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一、构建由单一管理模式向多元管理模式转变的组织管理机制加强党员组织管理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党员思想的复杂化,党员组织管理机制也要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一是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必须依…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集群成为经济体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但与国外的中小企业集群相比,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力相对较弱。所以如何提升现有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引导其进一步发展升级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绍兴纺织集群的案例分析,发现在集群网络演进的不同阶段,由于网络的特征不同,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会随之改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的演化路径图。  相似文献   

18.
袁振华 《领导科学》2005,(13):24-25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根基,影响到党的工作大局。只有基础坚实牢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得到巩固,执政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才能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强”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农村在发展中缺乏制约和监督,个别强村的党支部书记在成绩面前变得不可一世,作风霸道,私欲膨胀,…  相似文献   

19.
刁顺勤 《领导科学》2006,(24):20-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吹响了以党内和谐推动社会和谐的号角。组织部门作为党委负责党员、干部、人才工作的职能部门,必须牢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用和谐理念引领新时期的组织工作,以组织工作的和谐之风带动政通之风、促进人和之风,形成浓厚的和谐氛围,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坚持把和谐作为组织工作的客观要求贯穿于先进性建设始终,做到专心谋“和”,增强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内驱力,使组织工作在理论武装上取得新突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融资融券对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交易降低了标的证券股价特质性波动,但这一影响是通过降低标的证券的噪音交易、提升信息传递速度、降低公司盈余操纵以及降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来实现。以上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业务降低了股价特质性波动的非信息效率因素。此外,本文发现,融资融券对公司盈余操纵的影响只有在业务开通时的瞬间效应而无持续效应,这表明卖空机制对公司的外部治理作用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