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认为,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都应该是既与自然同一又与社会同一的。凡是美的科学技术,都应该是可以调节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自身的身心关系,产生三大动态和谐,促使人类的主客观世界更臻于美化的生态科学技术,都必须限人类的自由自觉地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具有肯定性的联系。“生态技术美”应该是人类在改造主客观世界中追求的绿色美学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
对现代科学与科学技术的把握和理解及其与真善美的关系,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议论和赞美上,而是应该与人类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深刻反思科学与科学技术的过去与现在,展望科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未来,使科学与科学的技术实实在在地展现出其应有的普遍性本质——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理论表明,人与自然是以人为核心的和谐整体,人与社会是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互嵌式的整体.这两种整体性的联系构成了人性的完整内容,并在私有制的社会现实中发生了异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导致了自然及社会的不可持续性.马克思揭示了生态问题最为深刻的根源,认为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解的根本途径就是消灭私有制的最高形式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过与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美育,即审美的教育。在人与客观世界日益广泛的联系中也不断发展着人与客观世界愈益密切的审美联系,成为人“艺术的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校里,美育就是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健康的审美教育,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审美能力,美的创造能力和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人为了创造更理想的生活,不但追求真和善,同时也热烈地追求着美。共产主义的社会生活和道德情操是美的,因为它们有真(合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善(合于这一规律的行为)的本质内容。具有上述的理想和道德情操,并为之奋斗的人是美的。因  相似文献   

5.
美的本质在维特根斯坦的美学研究中是贯穿始终的问题,在其美学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结合文本,维特根斯坦前期美的本质论为"美的本质不可言说",后期为"美的本质不存在"。将二者进行比较,其突破之处在于从本质主义到反本质主义,一致之处则在于坚持语言批判的立场、反对形而上学的探讨和重视美与生活的联系,从而进一步认识维特根斯坦的美的本质论的意义在于批判精神与启示作用,不足则在于前期的神秘色彩与对本质的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6.
在美学史上,无论是研究美本身还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美的涵义都是一个绕不开的结。本文运用分析美学追求概念涵义清晰性的精神,运用审美生态学的理论,对"美的本质"这一美学史上千古难题做出再思考,认为美是人心中高悬的一杆标尺,是最高的理想,用以衡量万事万物的好与坏,不一样的标尺就有不一样的美本质观。在人类的审美历史上,经历了从客体化的天态审美场到主体化的人态审美场再到天人整生的生态审美场的范式转换,关于美的标尺的观念或美本质的观念也就出现了形式美观、真美观、善美观与生态整体价值美观,而生态整体价值美观则能将一切关于美本质的纷争包容其中。  相似文献   

7.
理解美的本质 ,必须防止割裂人与现实、主体与客体、人的本质力量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 ,将美的本质问题根植于人类社会的实践基础之上 ,由此入手探求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真正科学地解析美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8.
制造工具的劳动是人类产生的标志 ,同时 ,也标志着技术在人类社会中产生。随着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 ,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人的能动性不断增强 ,由此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人的道德能力、对科学技术及社会的认识与把握能力要全面提高 ,也就是人的体内进化要与体外进化相和谐。否则 ,必将导致人类最终技术化的自我毁灭。  相似文献   

9.
<淮南子>的根本精神是追求一种得道、悟道的大优游的哲学精神和审美境界,同时它把"道"与"和"联系起来,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它提出"心和欲得则乐"的命题,从审美主体的角度阐释了和谐为美、和谐为艺术本质的根本原理,并对美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作了较辩证的阐述,对古典和谐美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它还把"和"与自然生态相联系,论述了生态和谐与自然美的问题.形、气、神的统一是<淮南子>提出的又一重要思想,它对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气韵论和形神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从科学技术总论的研究范式来看,科学技术研究大致经历了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过程.与以上过程相伴随,存在对科学技术加以支持和批判及社会批判的不同技术哲学研究传统及范式,这是一种外在视角的科学技术审视;科学技术的现实复杂性使得外在论无法透视其社会本质,从内在视角审视科学技术发展的STS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但是,STS研究缺乏哲学基础,其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应该纳入STS哲学的研究范畴,这就是PSTS得以确立的基础.PSTS,是技术哲学与STS研究的有机融合,是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1.
美与和谐     
和谐是各因素之间的协调一致,是美的基元。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是形成和谐的根本原因。和谐美是形象的、有魅力的、具有生活的肯定性的。自然美的和谐偏于形式;社会美的和谐偏于内容,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心。和谐社会囊括并超越了社会美,且辐射到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领域。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伟大的美学工程。  相似文献   

12.
“生态美学“的性质及可能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物理学成立的前提是物体必须有结构、物体之间必须有相互联系、有相互作用力、物体运动必须有规律,化学成立的前提是物质实体必须能化合和分解那样,"生态美学"成立的前提是:生态的,必须是美的.但生态的,并非必然是美的,生态与美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生态美学"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科学技术越是向高精尖发展,就越是趋向于直接功利目的与间接功利目的相结合,把暂时的、孤立的实用价值与自然——社会生态学意义统一起来,科学技术向生态技术美的转化和生成,必将成为一种不可阻遏的趋势。因此,从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生态要求之间的关系上研究探讨科学技术的美学价值,促使科学技术既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又协调平衡自然,社会两大生态系统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就成了生态技术美学的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人与自然、个人与整体间存在的必然矛盾冲突的探讨,揭示出美作为一种合目的、合规律的自由形式所蕴含矛盾冲突的本质力量,美的哲学是人的本质最完美的展现,美的哲学为现实服务的途径就是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从而为美育及艺术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勾划出哲学的依据,并丰富提高和不断改造人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5.
伯林的人性观在他的全部思想中占有核心性的重要地位。在伯林看来,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人的本性——尤其从能力和道德上看,是不完美的,与以上两方面相联系的是人的本质的多样性。在这种人性观下,保障人有选择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权利而不强求人过某种"完美的"生活,就是题中应有之义。正常的人类生活必然是多样性的,虽然个体选择的生活可能的确是不完美的,并因这种选择而失去了某些美好的东西,但人有犯错误的权利。这种生活观是伯林的基本信念。祛除了对理性和完美生活的迷思,又不致让人陷入怀疑论,是伯林思想的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伯林的人性观在他的全部思想中,具有核心性的重要地位。在伯林看来,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人的本性——尤其从能力和道德上看,是不完美的,与以上两方面相联系的是人的本质的多样性。祛除了对理性和完美生活的迷思,又不致让人陷入怀疑论,是伯林思想的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关于技术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技术有两种:经验技术和科学技术。由于这两种技术的来源或形成的基础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本质差异。即使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也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现代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搞清楚经验技术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区别以及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对我们今天开展技术创新,争取早日在科学技术方面赶上西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主客体实践自由与美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实践美学将美的发生和美本体仅置于人类社会领域里对待,仅就主体实践自由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不大可能完备地解答美的本质问题.美根源于宇宙自然的本质力量的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化即自然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化,由此而生发出客体实践自由和主体实践自由,产生了自然美和人化美.美的本质实质上就是宇宙自然的非自觉自在的客体实践自由和人类社会的自觉自为的主体实践自由而形成的无限永恒的自由创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上古,有关美的本质的看法始终同人的审美认识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之所以如此,则在于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上古之审美重点在人的特点。上古美的本质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美善同一——美善区分——美丑对立。春秋末尚处于从第一向第二阶段的转折之时,一方面是以善为美的传统观念的坚持,一方面是将美作为形式上一种肯定属性的认识出现。进入战国,不仅春秋末出现的“目观则美”得到了普遍承认,而且在理论上也得到明显提高。什么是美的问题已不再成为中心,人们的视线转向到美与人性、美与实用以及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方  相似文献   

20.
徽州古民居是生态建筑的典型代表,蕴含了和谐的生态观。文章从"建造技术"、"宗族结构"、"道德自律"等角度对徽州古民居进行剖析,挖掘出其充满人性的生态本质,从而总结出古民居在尊重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建筑与环境、与社会、与人之间相和谐的生态观念。这种观念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为在新徽派民居建筑设计中进一步传承与发展本土生态文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