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目前学界对于彭燕郊的研究,多在诗人层面。文章拟从彭燕郊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出版情况,彭燕郊各时期诗歌总体研究、中西诗学研究、多维度的诗歌主题与意象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叙及尚未充分展开的一些方面,以期能涉及中国现当代诗学的诸多问题,揭示出当代文艺发展的若干侧面。  相似文献   

2.
本系列文章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比较文学的有关问题。何云波的文章着重探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对建构总体知识学的意义与启示;焦静芳的文章揭示货币与文学的关系;左芬、林文兴、杨芳则分别以诗人彭燕郊的三首表现绘画、音乐、舞蹈的诗为例,探讨诗人如何用诗的语言去表达绘画、音乐、舞蹈的意境;谭琰的文章比较中国传统诗、画中空白的审美意义;姜攀、刘海花则分别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与园林、插花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系列文章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比较文学的有关问题。何云波的文章着重探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对建构总体知识学的意义与启示;焦静芳的文章揭示货币与文学的关系;左芬、林文兴、杨芳则分别以诗人彭燕郊的三首表现绘画、音乐、舞蹈的诗为例,探讨诗人如何用诗的语言去表达绘画、音乐、舞蹈的意境;谭琰的文章比较中国传统诗、画中空白的审美意义;姜攀、刘海花则分别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与园林、插花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系列文章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比较文学的有关问题。何云波的文章着重探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对建构总体知识学的意义与启示;焦静芳的文章揭示货币与文学的关系;左芬、林文兴、杨芳则分别以诗人彭燕郊的三首表现绘画、音乐、舞蹈的诗为例,探讨诗人如何用诗的语言去表达绘画、音乐、舞蹈的意境;谭琰的文章比较中国传统诗、画中空白的审美意义;姜攀、刘海花则分别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与园林、插花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系列文章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比较文学的有关问题。何云波的文章着重探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对建构总体知识学的意义与启示;焦静芳的文章揭示货币与文学的关系;左芬、林文兴、杨芳则分别以诗人彭燕郊的三首表现绘画、音乐、舞蹈的诗为例,探讨诗人如何用诗的语言去表达绘画、音乐、舞蹈的意境;谭琰的文章比较中国传统诗、画中空白的审美意义;姜攀、刘海花则分别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与园林、插花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诗歌之舞     
本系列文章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比较文学的有关问题。何云波的文章着重探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对建构总体知识学的意义与启示;焦静芳的文章揭示货币与文学的关系;左芬、林文兴、杨芳则分别以诗人彭燕郊的三首表现绘画、音乐、舞蹈的诗为例,探讨诗人如何用诗的语言去表达绘画、音乐、舞蹈的意境;谭琰的文章比较中国传统诗、画中空白的审美意义;姜攀、刘海花则分别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与园林、插花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系列文章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比较文学的有关问题。何云波的文章着重探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对建构总体知识学的意义与启示;焦静芳的文章揭示货币与文学的关系;左芬、林文兴、杨芳则分别以诗人彭燕郊的三首表现绘画、音乐、舞蹈的诗为例,探讨诗人如何用诗的语言去表达绘画、音乐、舞蹈的意境;谭琰的文章比较中国传统诗、画中空白的审美意义;姜攀、刘海花则分别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与园林、插花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系列文章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比较文学的有关问题。何云波的文章着重探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对建构总体知识学的意义与启示;焦静芳的文章揭示货币与文学的关系;左芬、林文兴、杨芳则分别以诗人彭燕郊的三首表现绘画、音乐、舞蹈的诗为例,探讨诗人如何用诗的语言去表达绘画、音乐、舞蹈的意境;谭琰的文章比较中国传统诗、画中空白的审美意义;姜攀、刘海花则分别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与园林、插花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系列文章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比较文学的有关问题。何云波的文章着重探讨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对建构总体知识学的意义与启示;焦静芳的文章揭示货币与文学的关系;左芬、林文兴、杨芳则分别以诗人彭燕郊的三首表现绘画、音乐、舞蹈的诗为例,探讨诗人如何用诗的语言去表达绘画、音乐、舞蹈的意境;谭琰的文章比较中国传统诗、画中空白的审美意义;姜攀、刘海花则分别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与园林、插花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作为著名诗人的彭燕郊,在20世纪的中国诗坛上早已声名远播:弱冠之年,其急就于战火硝烟中的《春天———大地的诱惑》、《战斗的江南季节》等诗篇,就显示出了不凡气度。而近20年的诗作,却是庾信老更成,虽少了些少年时代那种令人回肠荡气的激情,但却多了些浑厚与凝重,品之回味无穷。作为诗歌理论家的彭燕郊,虽不如作为诗人的彭燕郊那样著名,但其理论上的成就却不容小视,他的诗歌理论著作《和亮亮谈诗》①,在中国当代诗歌理论宝库中是十分亮丽的篇章。他对诗歌创作主体的研究,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见解,对欧美现代诗人诗作的论…  相似文献   

11.
彭燕郊的诗里有两类基本话语:沉重的话语和唯美的话语。尽管在不同时段,“沉重”与“唯美”话语的内涵有所衍变,但它们始终相互渗透、相互纠缠,共同合奏出了彭燕郊诗歌的创作主题。这些诗篇不仅充分呈示了彭燕郊以诗的方式对于时代的担当,更见证了彭燕郊对于个性与气质的坚守。  相似文献   

12.
新诗的发展首先依赖于创作的实践———诗探索;同时,也少不了对"五四"以来的诗歌经验的考察———特别是对那些数十年如一日艰苦跋涉,至今仍在孜孜地求索探新的老诗人的个案研究。彭燕郊就是当今为数不多、坚持探索求新的,历经了一个花甲的诗之苦旅了的老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13.
彭燕郊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他的创作跨越了中国新诗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从抗战时期一直延伸至今。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诗歌界和学术界对他关注不多,他的诗歌艺术探索,特别是后期诗歌由于疏离政治话语和主流思想而没有引起评论界的足够重视。本文试图把彭燕郊“潜在写作”期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纳入20世纪中后期中国新诗从单一到多元发展的大框架中,论述其诗歌所绽放的思想光辉和独特的艺术品质及其在中国诗坛所占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晚年的彭燕郊甫一开始就在诗歌中表达了"说"与"不说"的困境和难题。基此,"注(凝)视"、"倾听"及其"艺术欣赏"等视听生存体验不仅是这种困境和难题的集中性表现而且是它们的突围方式。从中凸显了彭燕郊晚年在浪漫抒情与现代性、散文化与意象化、审"真"与审"美"等诗学道路上的纠结,并折射出中国新诗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困惑。  相似文献   

15.
回顾彭燕郊七十年诗歌写作历程,从"抗战写作"、"七月派写作"、"狱中写作",到"潜在写作"、"归来者写作"、"晚年写作",我们看到,彭燕郊几乎参加了与新诗成型之后的现场,本着"终点也不是结束"的旋梯思想,他朝着永无止境的艺术方向挺进,在每一个时代的浪潮中都留下了自己多元化的声音与思考。在这条曲曲折折又异彩纷呈的诗歌脉络上,彭燕郊一直都坚持着以大地为底色、以旅途为变奏、在"回归"与"流浪"的复调中寻找精神家园的诗歌吟唱。  相似文献   

16.
回顾彭燕郊70年的诗歌历程,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精神影响甚巨。"七月"时期,诗人便开始了对鲁迅、对"五四"的继承;其后,在经历了漫长的"炼狱"和"归来"的过渡时期之后,诗人于80年代中、后期明确地提出了向"五四"新诗传统回归的诗学主张,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实现了这一回归。可以说,在诗学追求的层面上,"五四"建构了诗人独特的时间意识,诗人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简化、还原为和"五四"、和鲁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湘潭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知名的“七月派”诗人彭燕郊,少年时加入新四军,以长诗《春天,大地的诱惑》等名动一时,1949 年参加第一次文代会,1955 年受胡风案牵连,在工厂劳动,直至1979 年初任教( 后平反) 于湘潭大学。彭燕郊晚年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上的建树再次让世人瞩目,长诗《浑沌初开》有“史诗”之称。值此诗人从事文学创作活动60 周年之际,本刊特刊登这一组稿件,对彭燕郊的诗歌创作历程、创作和理论成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卓光平 《东方论坛》2011,(2):99-104
在抗战文化运动中,"七月诗派"的活动一直与广西桂林的抗战诗坛息息相关。一方面以艾青、胡风、彭燕郊、郑思、邹荻帆、钟瑄等"七月诗派"诗人在桂林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活动,团结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一大批"七月诗派"年轻诗人,并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抗战诗歌运动;另一方面,他们在广西桂林的生活经历、诗歌创作以及文学活动强化了"七月诗派"作为一个统一的抗战诗歌流派的存在,也促使他们的诗歌创作和整体风格进一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彭燕郊诗歌创作从整体上体现出内容上的博大精深和艺术上的精彩纷呈.他总是在追求不断开拓新的诗歌表现领域,总是在探索新的艺术可能,他对传统诗歌意象的继承、运用也达到了炉火纯青.文章从文本出发,试图对他诗歌的“大地”意象进行梳理.全文从思想内容上把他诗歌的“大地”意象归为三类:赞美、歌颂大地或大地上的人与物;感叹大地上的人与事;抒发其他情怀.文章用大量文本实例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20.
作为清末重要的一部诗话著作,《石遗室诗话》反映了当时诗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诗歌内容与形式所做的转变与革新。清末诗人郑珍继承韩愈以俗、丑之事入诗的传统,表现出清代诗人对诗歌内容进行的积极探索。诗歌除内容外,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同光体诗人大量运用长题使传统的诗歌形式产生了“陌生化”效果,为诗坛注入另一种空气。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是相辅相成的,新人与古人、新诗与古诗之间存在着无法回避的文学与文化的“互文”现象,它是文学发展的重要前提。陈衍主张诗人之诗和学人之诗相结合的观点,正反映了这种文学互文关系的现实可能性,而清末诗人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