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俄经贸合作水平与两国关系和潜力不相称这一判断值得怀疑。现有测算贸易潜力方法存在诸多逻辑问题,据此估算出的中俄两国贸易潜力不能准确反映两国的基本国情。从资源禀赋特征、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对开放贸易的依存关系看,中俄经贸合作存在“天花板”限制,其存在于包括双边经贸总额、经贸额占中俄各自外贸的比重、经济产出结构以及中俄双方对外经济战略的差异中,并决定过往中俄经贸合作的现有水平和成长空间。俄罗斯经济发展积累的问题和未来的经济政策方向,是考虑未来中俄经贸合作成长空间的基本依据。大项目与能源合作、投资合作、金融合作以及中间品贸易合作是未来中俄经贸合作的主要空间,也是两国政策互通与合作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俄两国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两大经济体,在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下,经贸合作越发重要。2012年开始受原油价格不断下跌、美英对俄实施经济制裁导致卢布兑美元汇率暴跌等因素的影响,中俄贸易增速减缓、甚至下滑。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影响中俄贸易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中俄贸易前期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国经济快速增长及双方不断开放市场,而汇率和不合理的贸易结构又对双边贸易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最终导致中俄贸易潜力越来越小。因此,积极改善两国贸易结构,加强双方在加工工业、建筑业和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相互投资;同时,建立健全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化解汇率波动风险,可以提高中俄贸易的份额,激发中俄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3.
中俄农产品贸易及其比较优势、互补性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92—2014年中俄农产品贸易数据,描述分析了中俄农产品整体贸易变化和贸易结构变化特征,给出了中俄农产品宏观贸易发展趋势。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和产品互补指数(CI)分析了中俄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整体比较优势在下降,俄罗斯农产品整体比较优势在上升,并已超出中国;中国的水产品、园艺产品、烟草及饮料,俄罗斯的水产品在对方市场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在增加,水产品、园艺产品、动物产品互补性明显;俄罗斯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高于中国对俄罗斯,大宗农产品、水产品互补性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印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印双边贸易发展迅速.本文在描述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贸易强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特化系数、出口相似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五个指标研究了中印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揭示中印两国的比较优势并总结中印贸易的特征.结果显示,中印贸易结构有一定的竞争性,但也有很大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1995-2014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数据,从贸易竞争性及互补性的概念角度,对中俄高技术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现实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以及出口市场结构测度两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性水平,并计算贸易结合指数、加权后的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及产业内贸易指数测度两国高技术产品贸易互补性水平。还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俄技术产品竞争性及互补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结果从高技术发展政策与产品层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印经贸关系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印贸易合作的潜力对中印未来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显性比较优势对中印两国各自存在的比较优势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印两国在出口产品上各具优势;随后通过贸易互补指数对两国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进行考察,认为中印两国在各类产品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最终基于以上的实证分析,本文认为中印两国未来合作的潜力是存在的,是值得挖掘的,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贸易已成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和中巴农业合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采用三种指数对中巴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中巴农产品贸易依赖度不对等;中巴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在2010年以来出现了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巴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植物产品、生皮及皮革、棉花等少数品类上;两国贸易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且农产品贸易结构出现多元化趋势。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巴双边农产品贸易潜力仍有很大的扩展空间。未来贸易潜力的提升途径有:优化中巴农产品贸易结构,增加具有互补性优势的产品贸易;积极推进中巴自贸协定谈判,提升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便利化;加强农产品领域的合作,培育双边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8.
中俄关系中的能源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角度看 ,资源的互补性和利益的互动性构成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基础。两国开展石油天然气开发与贸易合作 ,可以实现经济的双赢局面 ,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 ,目前中俄能源合作仍然面临许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中俄两国必须共同努力 ,扩大交流 ,增强互信 ,消除疑虑 ,在发展稳定、健康、持久的双边关系的基础上 ,使能源合作成为两国经贸合作最有力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9.
资源的互补性和利益的互动性构成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基础。中俄开展石油天然气开发与贸易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目前中俄能源合作仍然面临许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两国必须共同努力,扩大交流,增强互信,消除疑虑,在发展稳定、健康、持久的中俄关系的基础上,使能源合作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最有力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中韩经贸关系是中韩两国当前主要关系之一,经贸关系的稳定对两国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在简要分析中国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至今两国双边贸易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韩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以及两国目前比较优势。分析表明中国与韩国的比较优势具有明显差异,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继续发挥两国比较优势对经贸关系以经济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促进中韩双边贸易稳定、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瑞士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经常市场模型等工具对中国与瑞士贸易的互补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瑞士在比较优势上存在明显差异,两国之间的贸易无论是在出口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瑞经济的持续增长会推动双边贸易的持续增长,两国的贸易增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与东北亚的经济在今年来却发展缓慢;罗斯经济长期危机、市场无序和政策多变,导致了中俄双方贸易发展缓慢.俄罗斯有着巨大潜力和机遇,中俄两国在商品、技术、劳动力、资源、产业结构诸方面都有很大的互补性,因而贸易能增加两国福利,使两国内居民受益.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对于自己的经济发展也是利大于弊的.我国对俄罗斯的贸易战略必须实现三个重要转变;须站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高度,谋划和推进中俄边境贸易;能否形成良好的、规范化的贸易秩序,是决定双边贸易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须重新审视俄罗斯市场,制定适应性较强的市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考察2004~2013年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总量特征、市场结构及进出口集中度,并利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度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但双边农产品贸易逆差也逐渐扩大。(2)中国在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较分散而进口来源地则集中于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主要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多元化。(3)中国农产品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而越南、泰国、印尼等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则较为显著。(4)中国对东盟7国的农产品进口互补性指数要略高于出口互补性指数,这也印证了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14.
在定性分析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贸易互补模型定量分析中俄贸易的互补性。结果表明,材料制成品、机械运输设备类产品是中国出口俄罗斯互补性较强的产品,而初级产品、矿物燃料和动植物油脂类是俄罗斯出口中国互补性较强的产品。因此若要促进中俄贸易进一步发展,应在加强双方投资领域合作、扩大贸易规模和领域、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等方面采取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木质家具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已成为世界最大木质家具出口国.中国为美国首要木质家具进口国,美国为中国木质家具主要出口对象.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美木质家具贸易的互补性进行分析,通过产品相似性指数和显示性竞争性指数对中美木质家具贸易的竞争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木质家具贸易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和较为激烈的竞争性,且中国较美国有竞争优势,中国应向美国出口木质家具.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中美两国克服竞争影响、争取双赢提供实证支撑,为中国木质家具产业结构升级和木质家具进出口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贸合作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期,中俄经贸合作的新一轮“峰值期”即将到来.在此新形势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也迎来发展新契机:中俄关系现今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俄两国高层重视双边区域经贸合作、中俄两国各级政府给予积极支持、双方贸易通道不断完善、人民之间情感基础日益坚实、俄罗斯“入世”带来新机遇等,四川省应抓住大好机遇,充分发挥四川省位优势,转变对俄开放合作理念,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加强贸易通道建设,互设经贸合作区,实现以川俄合作带动并深化川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极大地推动了双边各层次宽领域的经贸交流。然而,“国家年”活动的举办可能不会很快给两国贸易带来任何具体的效果。针对当前中俄经贸合作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全面分析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态势,提出了日益凸显的两国贸易不平衡与贸易摩擦问题将具有长期性等观点,并对维护我国对俄贸易产业经济安全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中澳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但发展不平衡;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以两国自然禀赋为基础;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农产品增长迅速,但占比增长缓慢.利用贸易专业化、产业内贸易及显性比较优势等理论与指数工具,对2003年至2012年中澳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弱、互补性强;两国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程度不高;两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中弱澳强,不平衡局面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19.
中俄蒙三国相邻,三方经济各有优长,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在三国跨境经济合作的基础上考察了三国贸易的互补性,运用SMART模型探讨了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可能性。首先,利用TRAINS数据库提供的HS6分位产品进行贸易分析;其次,模拟在不同的双边关税减让方案下,自贸区建立后对中俄蒙三国产生的贸易、税收及福利效应的变化。结果表明:阶段性关税减让获得的贸易增长率将是有限的,中俄蒙之间的贸易潜力只有在自由贸易区完全建成后才能得以充分挖掘。目前,在落实好三国《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应加强产业对接,推进跨境经济合作的进程,最终向自由贸易区过渡。  相似文献   

20.
俄金融危机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金融危机的爆发既受国际因素的影响, 同时也是国内各种危机的集中反映, 其结果对世界经济形势及我国对俄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发展中俄贸易应该深入挖掘互补性, 提高商品贸易档次及多样化水平; 突出政府行为, 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同时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 加强边境地区的贸易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等一些对策, 以减少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实现中俄贸易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