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紧跟 《社会》2012,32(3):198-123
当代中国NGO的发展一直是海外学者高度关注的话题,由于其复杂性与多样性,海外中国研究学者对改革开放后中国NGO的发展及其日益扩展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理解,也引发了激烈的学术争论。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将海外学者的研究归纳为依托公民社会与统合主义理论的结构研究与关注NGO行为的行动研究,力图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研究中国NGO的整体图式。 本文认为,“结构研究”基于 “国家-社会”的二元分离,在一国的政治与权力配置层面上思考问题,侧重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分配状态;“行动研究”则试图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来洞察与把握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机制、策略与路径,倡导关注NGO的行动。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许婉璞 《探求》2005,(5):68-70
东亚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相当长时期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东亚模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20多年的高经济增长率,也同样成为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其经济发展模式而言,有着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之后,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软实力"的概念,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的增长。通过对日本民众所做的有关中国文化及其软实力的调查发现:中国对日本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仍然薄弱,尽管其中有关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某些内容能够被日本社会所接受,甚至某些内容还受到推崇,但是在政治文化方面却遭遇抵抗。总体来说日本社会对中国的文化价值缺乏认同,目前中日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亲近感降低也与此有关。因此,中国要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改善媒体的传播质量,以民间形式为主进行文化传播,这不仅仅是改善中日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与日俱增,其国家软实力建设也引起国内外政学两界的高度关注。西方政学两界从多个维度试图分析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成就、不足、发展走向与目标。他们的研究一方面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但另一方面中国软实力建设又要避免陷入西方软实力理论及其评价标准的陷阱。基于软实力理论、中国现实国情与国际局势变化等综合因素考量,中国软实力建设可能需要在重视硬实力建设的基础上,着眼于公民、社会组织、执政党、政府等软实力建设主体的能力提升以及国家发展模式与大国形象塑造等基点,围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说服力、吸引力与影响力这一核心路径,全面增强和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李友梅 《社会》2008,28(3):65-72
一 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设置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普遍关注,甚至已经成为铸造新的改革共识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在成为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的热点话题.姑且不论社会学是如何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来关注"保卫社会"和社会建设的,甚至一些向来无视社会关怀的经济学学者也开始讨论如何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结合起来.在许多学者看来,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的现实要求是国家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增长的单中心,而要力图使经济与社会相互支持并能够合作共赢.其实,这既是人们基本的生活追求,也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海外中国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有几个不同的理论视角:海外中国学的现代化视角、西方左翼学者的替代性视角、海外学者政要的发展中国家视角和海外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改革视角。从这些不同的视角出发,他们所得出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论也各不相同,有的难免失之偏颇,只有在分类梳理和追根溯源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媒介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只有在"民族国家"这一理论视角下,这两者之间原本被遮蔽的许多问题才能显现出来.尤其是随着"软实力"理论的引入,许多学者理所当然地将媒介作为民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忽视其中民族主义可能带来的影响.因为民族主义可能成为指引媒介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文化感受,也可能成为民族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的危险陷阱,从而产生媒介与民族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悖论式现象.只有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一系列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媒介的发展与全球软实力竞争之间的种种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1175份美国受访者数据,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中国软实力在美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以里克特5分量表法,政治制度软实力得分2.93(折合百分制58.6分)、对外政策软实力得分3.10(62.0分)、文化软实力得分4.09(81.8分),中国在美国的整体形象好于在德、日、俄、印,其中文化的贡献率最大。面对现状,本文提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对策思考:扩大文化交流,加强中华核心共享价值观传播力度,重视国外民意调查,建立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状况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如果要对十年来的中国理论界进行一番认真总结的话,《学习与探索》是一本令人瞩目的重要理论刊物。十年来,他以一以贯之的风格和特操体现着深沉的民族历史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着勇敢的探索精神,更体现着中国进步知识界的良知。不仅为国内学者所重视,且为海外学者所关注。他总是走在开拓与探索的前列,以至于我们可以说,要了解这十年中国思想界相当大的一部分最富有新意的探索性成果,要了解中国相当大一部分中青年学者的心灵祈向,不能不瞩目于这朵北国的奇葩,这朵千里风雪中的铁花。  相似文献   

10.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十七大以后被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结合部分学者的理论思考,可以将软实力的概念理解为某种形态的文化及其蕴涵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感染力、吸引力与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消解文化冲突,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可以从和谐世界理念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软实力战略。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越南趋向于通过对外宣传的软实力战略,将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这是越南在本国政经适度分离的外交路线下,采取的一种低投入、高收益的南海策略。越南的宣传手段主要包括:依据事件性质变换官方声明力度,进行举国动员和社会化宣传,发动海外越南人进行宣介,构建本土媒体的多维强势舆论攻势,推动智库及学者立场偏颇的学术产出等。通过上述手段,越南得以造势国际舆论。最终,对南海问题的彻底解决和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产生三方面的影响:一是中国在南海的维权成本上升,二是将南海问题导向国际化和多边化,三是人为激化了中越民间的民族情绪矛盾。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于 2 0 0 0年 7月 4- 5日举办了第二届海外中国学者论坛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世纪世界社会科学发展与中国”。开幕式上 ,王洛林副院长代表院领导讲话 ,他指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学者有必要加强交流 ,而海外学者在这方面应起到桥梁作用 ;另一方面 ,也希望大家多了解有关新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进展。王洛林副院长讲话之后 ,外事局局长裴长洪向海外学者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情况。此次论坛共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的 1 1位学者 ,他们的学科范围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语言…  相似文献   

13.
国际对话中的中国史学史研究李洪岩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史学遗产源远流长。国际汉学界对中国史学史的兴趣在日益提高。近年来,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史的关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从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主办的一次中国史学史国际研讨会中得到比较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
当下信任困境之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天山 《社会》2004,(6):51-53
近年来,信任问题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 关注。信任研究的开端可以追述到德国社会 学家齐美尔(1900)。但在他之后,信任研究似乎被人们遗忘了,直至上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Hovland,Janis和Kelly等学者才又将这一重要的概念“捡了回来”。而80年代以后,“信任”问题则成为了社会科学界的热门话题。 引言 中国学术界对信任问题的系统研究是在90年代以后,对此问题研究的热衷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关怀。 一方面是为了回应西方学者对中国信任状况的论  相似文献   

15.
一、对有经济增长无经济发展理论的批判传统的经济理论家大多关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单纯把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目标。这种片面的发展观由于把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排除于经济增长的视野外,导致了有经济增长而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后果,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因而,这种增长理论受到了后来一些学者的怀疑与批判。围绕着“对单一追求国民经济的绝对增长”理论的批判,产生了增长极限论。其主要代表是梅多斯,在其著作《增长的极限》中,他首先从资源、环境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方面向单纯追求国民…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海外学者和各界人士围绕中国梦的价值取向、思想来源、思想性质、世界影响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不仅提出了一些颇具启发意义的思想观点,而且也提出了一些带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系统梳理和分析海外对中国梦的不同理解,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内核,而文化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以文化软实力为主要形态的综合国力竞争,如何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扩展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防止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既是我们必须应对的考验,也是中国政府需要迫切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海军 《社科纵横》2001,(6):9-10,12
从某种程度上言之,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若干年来,海外学者对邓小平理论从多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有正确的,亦有错误的,有待于我们鉴别和吸收.该文从两个大的方面纵览了海外学者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概况,以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外学者谈拉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江时学在国外的发展研究领域中,对拉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以下简称NIES)①经济发展的比较,已成为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新课题。中国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因此,了解国外学者的论述将是大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基础是1061份在俄罗斯境内进行的社会调查问卷,问卷根据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所设计,力图从社会文化、社会制度、价值观、外交关系等主要层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出发,考察中国文化软实力在俄罗斯民众中的认知与认同。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对中国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正在不断提高,中国软实力在俄罗斯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中俄两国在价值观层面有较大的共识,在制度层面没有明显的敌视和排斥,中国文化与中国的社会发展成就对俄罗斯民众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俄罗斯民众对中俄关系也给予普遍赞同。但受访者对中国制度方面的认知有偏差,对中国存有一定的戒心,对中国人的诚信和中国产品质量问题抱有疑虑。论文力图多维展现中国在俄形象,并探其缘由,为完善中国国家形象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