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的方面。在当代,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复杂和紧密,并由此形成世界经济有机整体,这就更加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通过积极发展对处以济关系,充分利用国外的各种可运用的资源和条件,来加快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建设。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列宁和毛泽东在领导苏俄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利益原则和统筹兼顾的思想。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加速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府制度创新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是政府提供的一种重要公共物品,制度创新能力是政府的基本能力。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更应当重视制度,崇尚创新,从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以及国内不同层级、不同地域政府间的关系入手,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建设政府外脑和思想库,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政府制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 苏联在1935年到1938年间,开展了一次肃反运动,惩办了一批反革命分子,这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扩大化,给苏联及整个国际共运带来了十分深刻的教训。扩大化发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包括客观的、主观的方面。其根本的社会历史原因是由于国内外敌人的破坏,但斯大林主观上的失误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本文仅对此作些分析。一、斯大林对阶级斗争的错误估计是肃反扩大重要理论依据应该指出,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及其它剥削阶级的斗争。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当苏联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不失时机地调整了阶级关系,把这些反映在宪法之中。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明确宣布:苏联社会“所有的剥削阶级都消灭了”。但是,斯大林对剥削阶级消灭后阶级斗争的状况和特点缺乏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的伟大事业.在我国,它经历了从照搬苏联模式到独立探索,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从在计划经济体制内求突破,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抓革命,促生产”,走以生产关系为社会主义生长点的发展道路到发展是硬道理,以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生长点的建设道路.这一历史转变,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一、从“以苏为戒”,寻求“适合中国的路线”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毛泽东历来以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精神而著称.他一生厌恶教条主义,反对照抄别人的模式.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搬了苏联模式,他心里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认为“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毛泽东觉察了苏联体制的弊端,提出“以苏为戒”,不能再走他们走过的弯路.随之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处理好的十大关系,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提出了改革及若干经济建设的新方针;要正确处理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十大关系的提出,表明我党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  相似文献   

7.
反右派斗争的深刻教训牛崇辉(一)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中断了从八大开始的工作重点转移,对国内阶级关系、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处理发生偏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是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金卫 《东岳论丛》2007,28(4):38-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有力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要实现国内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要创造良好的国际条件和国际环境,积极推进和谐世界的建立与形成,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9.
弋尔巴乔夫最近就国内民族问题方面,发表了几次讲话,其中谈到了他对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的一些基本原则,可归纳为以下五点:一、社会主义和族际主义原则。他认为,在民族关系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是至为重要的。解决民族问题,保证各大小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应归功于社会主义制度。一切“与族际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原则背道而驰,解决现有问题的方案”,苏共都不会接受。苏联民族关系的调整必须在社会主义和族际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0.
苏联和南斯拉夫在社会主义世界中,均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出现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联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和影响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及发展进程。南斯拉夫作为一个坚持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典型,具有鲜明的特色。然而,第2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苏南(苏联南斯拉夫的简称)两党、两国之间恩恩怨怨,给社会主义世界造成巨大影响。通过对苏南关系曲折演变过程的考察分析,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政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经济建设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们既体现着规律一般性,又有着各自具体的内容。一、新经济政策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策略从1918年到192o年,是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期,是俄国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在俄共(市)党的领导下,粉碎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分子武装叛乱,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大胆尝试的时期。这一时期,俄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列…  相似文献   

12.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经典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现实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经典理论在历史前提上具有重大差别,这些差别规定了现实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并使这些特征不会简单地与经典理论相雷同。因此,为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传统的苏联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距甚远,苏联模式的失败决非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失败。我们否定苏联模式决不意味着抛弃马克思主义,背离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在社会主义本质、所有制关系、富民思想和分配原则以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等方面,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指南,是实践着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局会议上作了关于十大关系的报告,其基本精神是,协调好各种矛盾关系,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全部调动起来,建设社会主义。1957年我国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为在下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为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规划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江泽民同志在全会闭幕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这也就是要求在总结  相似文献   

14.
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由于实践经验不足,以及其他各种复杂原因,我们党在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党的十二大,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和近几年的新鲜经验,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对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怎样处理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在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的科学高度。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怀着极端惶恐的心理和仇视情绪,他们对我们的伟大成就肆意诋毁,百般诬蔑.而党内一小撮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也和他们相呼应,肆意攻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非难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对党的进攻,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在被揭露批判之后,他们承认自己是"犯了点经验主义的错误".的确他们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但是,应当指出:他们所犯的经验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的经验主义.大家知道,历史  相似文献   

16.
治省方略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些重大关系要贯彻一个总的思想,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明确我们应当坚持的原则。目的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客观规律,统一全党认识,团结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重大关系是:第一,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二,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第三,经济建…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苏联和国外的许多人认为高尔基1928年的回国是屈从于苏联当局的压力、是受了当局的收买。而实际上高尔基的出国是由于健康的原因以及他对国内生活环境感到不满和失望,高尔基即使在国外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祖国的变化,而且始终和祖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使他感到兴奋,文艺界传来的信息也使他感到欣慰。同时,意大利的政治气候也使他感到窒息。他的回国是自己的需要,也是人民的需要,那些认为高尔基回国是为更高声誉和物质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当然也是不值一驳的。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联共(布)中央尤其是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文化的发展作了深入的研究,积极发展民族文化,苏联的民族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斯大林及联共(布)中央在民族文化发展问题上也有失误,苏联民族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偏差.总结斯大林时期苏联民族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富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建设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陈锡喜 《学术论坛》2007,3(3):44-47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处理好生活同意识的关系,基本价值观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关系,不同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党的意识形态同各种社会思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明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路径,在方向上,形成“一主多元”的意识形态格局;在价值取向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党性原则与以人为本相统一,促进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因”向公民精神的“动力因”渗透;在内容上,把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途径上,协调各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手段和工具,增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在语言和范畴上,建设支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20.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必须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使对外开放的各个方面都能建立在完善的、相对定型的制度之上。“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必须处理好开放与改革、国内与国外 ,引进与走出等各种关系 ,增强承受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促进国内经济稳定、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