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晚清与“五四”小说变革虽有动机上的相近之处,却有性质上的不同.这导致晚清小说与“五四”小说出现了形态上的差别.晚清小说变革持续的时间、规模都超过“五四”,但却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主要原因在于晚清小说变革是非自觉的文学变革.相比而言,“五四”小说变革的自觉性更强,也更注重文学自身的特征.晚清小说变革并非必然走向“五四”小说,它的变革路径与“五四”有很大不同,即基本保留古典小说模式,只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容纳一些新的思想、艺术因素.“五四”小说变革因历史背景、文化语境的特殊作用,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精神与艺术的一体化即“心理化”.通过“心理化”,“五四”小说最终实现了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废名小说《桥》中有一种“直观典故”的人物语言现象,即人物援引典故对典故原意全然无知,凭字面驰骋感觉和想象,这些典故原意无不与深情、哀伤有关,人物的无知美丽想象与原典的深情、哀伤构成情感反差的互文性.这种语言可称之为“贞操”的语言.废名小说还有一类“贞操”的女儿,她们天真“无情”,与此相契,小说主旨是通向“性真情空”的心灵境界.“废名精神”缘于作家在二三十年代对苦闷人生的审美超脱.“废名精神”以新文学书写中国文人谈心论性的传统,从知识分子切肤的个人关怀出发上升至对人性和生命的终极追思,为新文学注入了形而上品格和超越性情怀;“废名精神”展示的文章之美和言近旨远的趣味,经京派理论家的文学批评,促进了京派美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论文将新世纪文坛的“狗图腾”及其制造者“狗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运用比较法对研究对象的内涵进行探索性归纳,同时将《藏獒》、《太平狗》、《黑焰》等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新世纪文坛产生一定影响的“狗小说”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的外延和论述支撑,力求紧密联系文本展开论述,对新世纪文坛“狗图腾”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行考察,对“狗图腾”出现的社会文化土壤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4.
政治至上思想是中国现代儿童小说的无奈选择,是左翼革命文学与时代的产物,其虽然能使作品更具鼓动力、战斗力,但却因此而削弱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文学性、艺术性.政治至上思想的来源就是与“五四”启蒙主义相对的“民粹主义”,其在革命文学中的体现就是文艺大众化,期望用文学的力量让大众走向自省、自觉争自立.用文艺创作配合革命进程的政治至上思想使儿童小说中儿童的觉悟变得非常突兀,其成长也不那么切合实际,“伪成长”成为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作为“残丛小语”的小说,长期以来备受正统文人的轻视.俞樾身为名满天下的经学大师,却热衷于小说的阅读与研究,更是以“销暇日”之名编著了《耳邮》等大批文言小说集,既靠拢通俗,又充斥着浓都的学究味.这一“雅”与“俗”交融的文化现象反映出俞樾晚年时的矛盾心态,亦能从中窥出清末文坛新变的苗头.  相似文献   

6.
作为后现代的经典作家,博尔赫斯和帕维奇在其代表作《小径分岔的花园》和《哈扎尔辞典》中分别向读者阐释了后现代小说的“迷宫”特质,具体地运用为结构上的“叙事的迷宫”和内容上的“迷宫的叙事”.热衷于小说形式技巧的创新以及赋予小说文本复杂的内涵主题,正体现了后现代小说家们以他们独有的方式表达着对人类生命的关怀,从而使得后现代小说所呈现出的“迷宫”特质有了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载道论是儒家文艺论的核心,涵盖了儒学者对文学价值的多种阐释,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韩国古代文人通过长期与中国的密切交流,也逐渐接受这种文学思想并贯彻于小说创作之中.由于使用了不同的文字载体和写作规范,韩国古典小说形成了汉文小说和韩文小说两大类,两者对载道论的阐发明显地呈现出二元化的特点.大体而言,汉文小说故事性不强,旨在通过作品表达作者对社会现实、政治问题的批判,相比之下,韩文小说注重通过曲折、圆满的故事宣扬儒家的纲常伦理.究其原因,这是因为汉文小说和韩文小说针对的读者群体不同,作者的写作目的也不尽相同,一为“刺上”,一为“化下”.  相似文献   

8.
移居海外后的严歌苓偏爱用“文革”叙事来塑造中国形象,但作家在“文革”叙事中并不做道德审判,而是惯以一种冷静的基调挖掘出动乱年代中的扭曲人性.在严歌苓“文革”题材作品中,最具开拓性意义的当属小说《白蛇》.在这部小说中,严歌苓不仅对特殊时代的人性进行了考察,还不带偏见地对同性情爱给予了某种认同和理解,创作出了一部纯净的反映“文革”同性之情的小说,并以此对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国民劣根性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书信体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文坛首次出现后,迅速走红成为流行文体,其创作出版呈现的繁盛景象堪与这一时期的各类小说相媲美.文章在对这一时期出版的书信体小说进行全面整理的基础上,从传统继承、时代因素、文体发展和外来影响等四方面深入探究了其形成及发展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六朝之前,中国典籍中“小说”一词所指并非现代文体意义上的小说;而当时含有现代小说文体因素的作品并不具有小说的名称。直到唐代,这两条线才逐渐合拢,形成一个“Y”走势。而六朝正是这个“Y”字形的两条端线分别形成却还没有合拢的时期。鉴于此,对“六朝小说”这一概念的使用,就应两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