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倡导全民阅读是一个国家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阅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书是知识的宝藏,给予人类无尽的财富;书是灵魂的钥匙,打开人类探索的大门. 自古以来,人们对读书就非常重视.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高尔基也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给人以愉悦和享受. 我出生的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上小学,80年代上中学和大学.我要感谢我生活的时代,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电视,甚至连收音机都没有,人们的精神生活非常贫乏.在我的学生时代,为了丰富我的精神生活,在课余时间我爱上了阅读.  相似文献   

3.
来源  来汉樵 《经营管理者》2012,(3X):292-292
高校后勤队伍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技术人员偏少,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成功有效的员工培训,不仅能提高员工思想素质,还能快捷提高员工劳动技能,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为员工的成长创造环境,为后勤的快速发展聚集人才。  相似文献   

4.
曹林 《领导文萃》2013,(7):23-24
中国的改革,需要只争朝夕。不改革,日新月异的世界不会停下脚步等待中国;不改革,既得利益集团不会主动让出利益;不改革,许多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会不断激发,累积的戾气和怨气在突破临界点后会有一天突然不可收拾,爆发社会危机;不改革,一直潜伏在中国社会中的"文革"余孽也会兴风作浪,使中国朝着相反的方向走,社会发生倒退。稳定是人心所向,但稳定不是"维持现状",而应该是在改革中追求动态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极其紧密.阅读之于写作,正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化诠释,也如鲁迅先生所说: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现代作家茅盾也说: “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 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6.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是人最高贵的品质"苏联作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做一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由此可见,善良是人类的美德,是人世间最为宝贵的东西.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领导干部做到"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善待"你"、"我"、"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你"是对手,不是敌人 人的一生会面临许许多多的竞争,不同时期会碰到不同的对手.小时候有学业上的竞争,长大后有爱情、事业上的比拼.作为领导干部,职务越往上走,晋升的竞争就越激烈,看得见、看不见的对手就越多,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7.
梅山 《领导文萃》2011,(21):102-105
所谓立,就是让自己准备得更好。 我觉得30岁在正常的社会里,基本上应该能确立自己今后的路,不管是成家还是立业,读书还是工作,应该对自己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了。三十而立是对的。我个人觉得,其实什么是立起来还有一个标准问题,每个人对是不是立起来了有他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标准,而且社会或者周围对你在舆论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底,温总理第一次和网民互动时,最后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段话听后让人心里充满感动。原来读书不仅给人知识、给人力量,还能给人更丰富的内容。我把阅读分成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所谓有用的阅读,就是为了拿一个文凭、为了在社会职业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这种阅读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这更美好的境界是无用的阅读,就是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  相似文献   

9.
郭丽 《经营管理者》2013,(30):106-106
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我校330名应届毕业生的会支持状况及对其就业效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应届毕业生社会支持总体水平较高,其中女生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英语过三级、四级、六级的学生在个性自我了解因子上高于过了二级或没有过级的学生;结论应届毕业生社会支持总体状况较高;社会支持总分对个性自我了解和职业信息与技能有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对职业应对效能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内无论如何不能形成小派、小圈子.我们这个党.严格地说来没有形成过这一派或那一派。三十年代在江西的时候,人家说我是毛派,本来没有那回事,没有什么毛派。能容忍各方面、团结各方面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自我评论,我不是完人,也犯过很多错误,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但是我问心无愧.其中一点就是从来不搞小圈子。过去我调任这样那样的工作,就是一个人,连勤务员都不带。  相似文献   

11.
《决策导刊》2005,(7):4-4
安居乐业是人的基本需求,一个三口之家,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家庭生活才有可能相对稳定;一个片区如果夫妻双方都失业的家庭多了,这个片区就不得安宁,相当部分人就会游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之外,也就谈不卜社会和谐。失业率高,还会导致贫富差距拉人,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危及社会稳定。同时,就业直接影响社会消费,欠业率过高,就会导致消费不振,制约经济增长。因此,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谁都不是一座孤岛,自成一体;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有所缺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分。所以,千万不必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就为你而鸣。当一种危及千万人生命的灾难发生后,任何人的远离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缺损。  相似文献   

13.
雪静 《决策》2012,(8):95
我经常问自己,我还是个耳鼻喉眼嘴等器官正常的人吗?我身上还有正义的神经吗?作家到底是社会身份的招牌还是良知的捍卫者?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因何而起呢?  相似文献   

14.
俞敏洪 《领导文萃》2009,(4):114-118
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是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  相似文献   

15.
谷桂林 《决策探索》2008,(10):28-29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谁都不是一座孤岛,自成一体;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有所缺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分.所以,千万不必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就为你而鸣."当一种危及千万人生命的灾难发生后,任何人的远离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缺损.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我们生活在一个个社会角色中,而常常会失掉"真我"。我们每个人真的有"真我"吗?这似乎是个问题。其实,我们找不回"真我",因为它不存在。以孔子的方法论来推论,人的本性,在没有和他人产生联系之前,其本质是"空空如也"。一旦进入社会,我们就成为"社会人"——君子或小人——更好或更坏的"自我"。  相似文献   

17.
"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这是不久前我去河北省磁县参加一个考察活动时,在会议室的墙上看到的李苦禅先生的一句格言,印象颇深。现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作为领导干部,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必须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离不开读书。经验告诉我们,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书籍中蕴藏着人类的智慧,是人  相似文献   

18.
读书有益于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媒体技术愈发发达,导致很大一部分人忽略了读书,并且这种意识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明显。当前应在学生中重新树立勤于读书的风气,养成勤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一古一今,两位大作家讲的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对阅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思维活动的过程来看,阅读和写作其实是一种逆向思维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读书的发现     
读书发现,真正幸福的女人是无法进入小说的,或者说,无法成为千古流芳的典型。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无一不是不幸福的女人。作家能让笔下的女人是个好女人,比如说巴金《家》里的女人,都那么善良娴慧,但却不幸福。作家可以让女人成为天使,可以让女人得到无数人爱慕,可以让女人获得……就是没办法让笔下的女性成为一个幸福女人而又能千古传诵。也许正因如此,一些女人给自己写书,让自己成为幸福的主人公。我不知道这样的女人是否幸福,或者依然会是如此结局:要么这是个另一形式的悲剧,于是成为典型传之后人;要么,因为这个主人公的幸福,本书很快被人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