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关世界》2015,(1):50-51
前几天参加一个培训。培训师讲到一个古老的故事,说山脚下有三个石匠,有人走过去问他们在千什么,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混口饭吃。"第二个石匠一边敲打石块一边说:"我在做世界上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眼中带着想象的光辉仰望天空说:"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培训师问,三个石匠分别适合做什么岗位?哪个石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当时我作了回答,说第三个石匠适合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培养,做管理  相似文献   

2.
关颖 《公关世界》2022,(18):160-161
重视法度、德法并举的治国策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有道以统、执本末从的政治智慧,良法善治、法平如水的价值追求,为政之要,贵在得人的尚贤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法治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推进法治建设,要汲取传统智慧,传承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3.
对丝绸之路的经济带以及海上的丝绸之路进行构建乃是我国针对世界形势的变化,依照国内真实国情而制定的重大决策。在"一带一路"这一倡议当中除了设计产业合作、贸易投资以及基础设施方面建设等硬实力,同时还涉及了人才、文化以及政策等软实力。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人才是其中的支点以及关键。本文主要针对"一带一路"这一倡议具备的人才支撑以及教育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薛涌 《中外书摘》2007,(3):49-50
“海龟”变“海带”,这两年已经成了媒体的俗语。大量海外留学的学生,特别是留美学生,出去辛辛苦苦闯荡一番,回来本来指望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想不到连工作也找不到,只好待业。有心里不平衡者,抱怨国内不识人才,希望能够得到特殊待遇。其实,哪里仅仅是国内“不识人才”。《化尔街日报》曾有报道说,许多外国企业也更看重国内土生土长的人才,把到美国的大学镀了一层金的“海龟”放在一边。甚至有的老板认为,越土的越好,特别是那些连英语也不会讲的,往往最能干。他们经历丰富,对中国社会了解,更知道中国的消费者需要什么。反是那些削尖了脑袋往国外跑的人,对国内的情况非常无知,封闭在美国的大学校园中,学了些纸上谈兵的东西,很难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5.
王磊 《城市观察》2011,(3):152-162
人才资源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各区域的人才发展困境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结构性失衡、人才质量低、人才浪费、人才服务配套措施不完善,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虽然各区域在人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以及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了多种人才规划措施,但仍存在一定的误区与不足。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入教育投入、完善人才引入和激励政策,明确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以用为重及吸引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并实施相应的配套政策,才能在人才竞争和区域竞争中占据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6.
董航 《职业》2023,(9):51-53
<正>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兵器工业集团紧跟国家政策步伐,  相似文献   

7.
孙海清 《现代妇女》2014,(7):181-182
我国自2008年开始实施“千人计划”,规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2年,我国又开始实施“国家特支计划”(亦称“万人计划”),面向国内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要更有效地培养国内创新创业人才,必须紧紧抓住人才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这一关键环节。无论国家还是地方,对高层次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不同人才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同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引进这类人才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文章界定了人才和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含义,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按照相关原则构建了评价高层次创业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两套指标体系,并对其中的重要指标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临港新片区应主动参与引领长三角相关资源集成,加强海内外人才集聚能力,注重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促进产业布局、金融支持、平台建设、服务供给与人才激励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特别是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的融合贯通,同时在"服务链"方面形成嵌套,共同培育具备国际创新活力的海内外人才集聚的整合链条,致力形成"高层次人才引聚—人才开展高水平创新协同—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互促局面.  相似文献   

9.
临港新片区应主动参与引领长三角相关资源集成,加强海内外人才集聚能力,注重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促进产业布局、金融支持、平台建设、服务供给与人才激励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特别是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的融合贯通,同时在"服务链"方面形成嵌套,共同培育具备国际创新活力的海内外人才集聚的整合链条,致力形成"高层次人才引聚—人才开展高水平创新协同—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互促局面.  相似文献   

10.
道德经中的"为政思想"是全篇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关于为政思想的内容学术界有过各种的探讨,但针对其译本误读的问题确几乎未见。本文旨在对比各种关于"为政思想"的译本,并与其本来意思做出比较,从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文明之间的对话出发分析造成其误读的原因,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以求对老子中的"为政思想"做出一个较为准备的解释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读屏”成为了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常规动作”和“生动表情”,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在种种屏幕面前也得以再造。电视屏幕为青少年展示了成人的后台景象,使青少年学习到许多人际交往模式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网络虚拟世界中,青少年按照新的规则展开知识的传播、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撞击。学习如何同他人交往,并将这些交往技巧迁移到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手机作为“流动的现代性”的表征之一,重新结构着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模式和社会关系网络。然而,青少年的社会需要不可能仅仅从抽象的“人机关系”中得到满足,“人机”关系自然不可能彻底取代“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社团“热”中的“冷”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中的亚文化,大学生社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团热有利于锻炼、陶冶、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但其间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须加强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中外科学教育实践方式和目标不同,学生成才类型也不同。中国学生学习基础扎实,擅长解题答题,学习被动,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国外学生动手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学习主动,但基础相对较差。比较中外科学教育利弊得失,对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工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能动性、创造性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现代工程不但深刻地改变着自然的面貌,也塑造了而且还在继续改变着现代社会的面貌,乃至塑造和改变着人本身.人类正是通过"造物"活动创造自己的历史,建造自己的生活世界,从而也创造人本身.  相似文献   

15.
Evidence from scholarly journals, texts, and other sources indicates that the terms "sex" and "gender" continue to be used incorrectly, despite earlier pleas to remedy this and related errors (e.g., the terms sex role, gender role, male/female). I advance the plea again, in the hope of reducing confusion and thereby improving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with our students and one another.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了一场关于护理院的"文化变革运动",在其影响下,护理院经历了从"机构化"向"家庭化"发展的演变."文化变革运动"的"家庭化"理念表现在伦理价值观、机构管理、护理服务、环境设计四个方面,其形成的动因在于:代际间服务需求的变化、政府监管以及护理院的利益驱动."家庭化"的理念与美国文化相契合,和福利机构"去机构化"发展相互补充,对美国护理院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其缺陷."文化变革运动"中的经验做法对中国失能老年人、残疾人的长期护理实践有着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课后"备课"     
课后"备课",是指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再整理、再完善的过程.它是我们搞好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这个环节,对后续课程的进行是很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8.
画"家"     
张自启,回族,1943年生,四川江油青莲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人物画会会长.曾执教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任绘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9.
话说"惧内"     
"气管炎"是现代人"惧内"的一种幽默说法.悠悠五千年明史,孕育了民以食为天的"吃文化"、能解千愁的"酒文化"、意韵悠长的"茶文化",如果从戏说的解度,国人也应当拥有一个"惧内文化",国为纵观历史"惧内"的话题与故事是从来没有闻断过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