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二四年一月,国共合作以后,革命形势一派大好.形势的迅速发展,要求以革命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争取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统一全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之下,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北伐军长驱北进,势如破竹,出广东,下湖南,八月底九月初向武汉三镇挺进.六日克汉阳,七日解放汉口,又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经历了攻城、围城到发动总攻,历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四年一月,国共合作以后,革命形势一派大好。形势的迅速发展,要求以革命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争取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统一全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之下,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北伐军长驱北进,势如破竹,出广东,下湖南,八月底九月初向武汉三镇挺进。六日克汉阳,七日解放汉口,又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经历了攻城、围城到发动总攻,历时四十天,终于在十月十日攻下武昌,取得了解放武汉三镇的巨大胜利。这一页用鲜血写下的光辉历史,早已彪炳史册。唯其中有些问题,由于史料记载不一,反映在一些文章和高等学校党史以及现代史教材中,提法也不尽一致。爰就已发现的问题,作一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北伐战争的进程为线索,论述了江西战场的重要地位和当时形势,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攻守策略和我军致胜之因。同时,把江西战场置于北伐战争的全局来考察,对战争初期的两个主要战场───江西战场和两湖战场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突出了江西战场的重大作用,针对“两湖战场第一,江西战场第二”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五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又于一九三七年发动了久已蓄谋的全面侵华战争——“芦沟桥事变”,平、津相继陷落。由于国民党在华北战局的形势急转直下。接着,日军又以平、津和冀东为据点,分兵四路,进一步向中国腹地推进。第一路  相似文献   

5.
正确评价北伐战争中的唐生智,是我们全面评价、认识唐生智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将唐生智在北伐战争时期的活动情况分三个阶段进行探讨。 1 北伐战争序幕阶段(1926年3月上旬至6月上旬)。1924年1月,广州革命政府在我党大力支持下,先后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反动军阀势力。敌我双方都把进攻的,第一个目标捐向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湖南。湖南地处“绾毂西南,地当要冲,十余年来,北则常欲得湘以控制西南,西南亦欲得湘以制止北之南侵或南之企图北伐”。湖南已成为南北问题的关键,既是反动军阀围攻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前哨阵地,亦是广东革命政府北伐的军事要冲。湖南的政治形势对南北双方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北伐战争是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进行的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迄今已过去六十周年了。这次革命战争,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英勇奋斗,以及党领导的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的支持和推动;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倡导和帮助,使孙中山先生接受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改组了国民党,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从而使北伐战争取得了很大胜利,出现了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便没有北阀战争的胜利。总之,北伐战争的胜利,是在我党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获得的。  相似文献   

7.
1926年7月至1927年4月的北伐战争,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北伐战争中的两湖战场和江西战场,史学界近年已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而对东南战场,史学专著和教科书则言之不详或略而不谈。我们在多年的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教学中感到这是个缺憾。现仅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讨述,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8.
论鸦片战争吴淞战役郑剑顺1842年6月16日,发生在长江口的吴淞战役是中英鸦片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役,也是被英国侵略军称为“扬子江战役”的第一战。这一抗英战役在江南提督陈化成指挥下进行。陈化成两载备战,费尽心血,坚守阵地,血洒炮台,壮烈殉难.最后,炮台失...  相似文献   

9.
1924年北京政变后成立的国民军,在冯玉祥的率领下,在国共两党和苏联的帮助下,逐渐转向革命,成为南方国民革命军的一支友军。北伐战争期间,这支部队的政治倾向及其活动对于当时的军事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探讨这支部队在北伐战争期间的历史作用,对于深入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高级将领、桂系名将白崇禧在北伐战争前促进两广统一,为北伐奠定了后方根据地.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广西北伐意志,加快了国民政府的北伐决策,并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在北伐战争中,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战功卓著,推动了北伐的进程.鉴于广西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桂系军事力量在北伐战争时期的特殊性,对白崇禧在北伐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1.
1924年北京政变后成立的国民军,在冯玉祥的率领下,在国共两党和苏联的帮助下,逐渐转向革命,成为南方国民革命军的一支友军。北伐战争期间,这支部队的政治倾向及其活动对于当时的军事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探讨这支部队在北伐战争期间的历史作用,对于深入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时期,不少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身到中国革命的洪流中,对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加伦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加伦是苏联著名的军事活动家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1889—1933)在中国的化名。加伦在192d年10月和1926年5月,两次受苏联政府的派遣来到中国,先后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均担任军事总顾问的重要职务。加伦在当时影响很大,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威望也很高,一些同民党人尊称他为“军师”,共产党人亲切地称呼他为加伦将军。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高级将领、桂系名将白崇禧在北伐战争前促进两广统一,为北伐奠定了后方根据地。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广西北代意志,加快了国民政府的北伐决策,并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在北伐战争中,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战功卓著,推动了北伐的进程。鉴天广西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桂系军事力量在北伐战争时期的特殊性,对白崇禧在北伐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4.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役是1938年3、4月份在鲁南的临沂、滕县、台儿庄地区进行的。由于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击败了日军矾谷、坂垣两个师团,取得了歼敌11984人辉煌胜利。这一胜利记录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对国内外都有重大影响。一、台儿庄战役开创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积极防御战的一个先例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曾有相当数量在前线的国民党军队及地方系军队对敌人进行过积极的抵抗”。但是,于敌强我弱,尤其是国民党领导集团执行了片  相似文献   

15.
关于如何确定战争的性质问题,革命导师曾有过明确的论述.列宁说:有过各种各样的战争,但要找出战争的真正实质,“必须弄清楚当前的战争是由什么样的历史条件造成的,是由哪些阶级进行的,是为了什么而进行的.不弄清楚这些,我们关于战争的一切谈论都是纯粹的空话,都是字面上的和没有结果的争沦.”毛泽东说:“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据此来分析朱元璋北伐战争的性质,就不难看出,这次战争既非元末农民战争的继续,亦非以民族斗争为主,而是一次带有民族斗争色彩的,具有进步意义的封建统一战争.  相似文献   

16.
本来志愿军计划的夏季反击战役因朝鲜停战协定即将签字,到1953年6月15日24时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南朝鲜李承晚闹事了。 李承晚集团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迫扣留人民军战俘2.7万余人。并公开表示将他们强行编到南朝鲜军队中去。这一行动破坏了停战谈判刚刚达成的战俘遣返问题的协议,  相似文献   

17.
反攻宜昌战役是抗战时期发生在鄂西地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为策应第二次长沙会战,国民党第六战区军队于1941年9月至10月在鄂西发动了反攻宜昌战役。战前,中国军队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部署。战役爆发后,第33集团军、第20集团军分别在宜昌东北、东南方向南北夹击日军,长江上游江防军、第26集团军则在宜昌以西、以北地区进行主攻,几度攻入宜昌城内,困守城内的日军残部陷入绝境,但最终中国军队未能完全占领就被迫撤退。其原因有三:第六战区指挥存在失误;第六战区部队缺额严重,训练不足,装备落后;日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并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顽抗。反攻宜昌战役是第二次长沙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鄂西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会战。被蒋介石称为斯大林格勒的石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决定会战胜败的关键。石牌战役的胜利在抗战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战略影响。文章系统的论证了石牌战役的战略部署及其战略影响,对石牌战役进行了中肯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9.
淮西战役是关系唐朝中期朝廷存亡的一场关键性平叛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七朝元老裴度力排众议挺身而出,救朝廷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他在淮西战役的胜利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定海战役考辨──兼论镇江战役并非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周静芬,张乐燕史学界的一般著述,对鸦片战争中的镇江战役都相当重视,多把镇江战役作为整个鸦片战争中最激烈、中英双方伤亡最惨重的战役。“在镇江府战役的全部力量,比起过去……历次在中国战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