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国家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庞大的人才支持,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目标,力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确保国家的工业强国梦,国家建立了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代表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文章以新形势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双一流”建设、评估、学科评估等触动高校改革的热点对比。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设计)理念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对工科高校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推动理念及内外动力机制。探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将为高等教育改革与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我国建设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在与国外相关专业进行无缝对接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探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使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进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信息化测绘”时代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文章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加强测绘新技术下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多样化实践基地建设、本科生导师制以及科研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尝试与实践效果,不仅为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工程教育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制度对于工程教育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中存在差异性和可能存在的矛盾,即特色专业建设的个性化与专业认证的规范化;特色专业建设的灵活性与专业认证的稳定性;特色专业建设的多样性与专业认证的统一性。因此提出化解矛盾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高校工程教育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培养社会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工程教育认证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流新工科建设的点睛之笔。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结合河北工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从人才定位、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确定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新模式。研究成果可以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地方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河北工程大学以专业认证牵引、产教融合赋能,坚持立德树人,贯彻OBE理念,构建并实践“‘1-3-14’人才培养体系”。面向产业需求,坚持产出导向,以“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对接产业”为教学主线,以“师资队伍—资源建设”为根本,以“课赛一体—‘五育’并举—创新创业”为依托,以“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评价反馈—质量文化”为重点,全面塑造复合型应用人才,服务产业和地方经济。实践表明,改革后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合理,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逐步形成"五度"不断优化的态势,为相关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工程教育国际专业认证的评价体系凸显“成果导向”、“能力指标”和“学生中心”,这对工程类学科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新的课题。通过对近年来工程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得出,生涯规划课程教育应当从促进就业质量、培养职业生涯适应力、提升核心能力和知识,符合工程学科特点等方面去改善提升。结合对认证体系和就业现状的分析,文章从三方面:以“能力指标”为出发点分析如何训练11项核心能力指标;以“国际视野”为立足点研究工程类交换生的跨文化适应、职业探索的行为;以“成果导向”为结合点培养毕业生的职业适应力和职业期望管理,来探索工程教育国际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职业生涯课程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
课程体系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承载者,是保障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该文以河北工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研究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结合国家标准、学校定位和专业特色,从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科类课程等四方面,剖析课程体系的制定过程,并提出了优化方法和举措,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版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需求,以普通高校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解读了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明确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中成果导向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对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以及支撑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基于成果导向土木工程课程体系规划与设置.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种互补,更是职业性导向的强烈需求。当前,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阻碍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以职业性为导向,明确专业学位教育定位,打造高质量的师资、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并进行职业资格认证,以此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构成,在发展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同时开展政治素质、心理素展、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非专业素质教育。将素质拓展与医学专业特点相结合,开创新的医学教育途径,是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北省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抽样调查,对其设置的专业进行了统计归类,利用专业归类数据和计划招生数,解析了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结构现状,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河北省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专业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发展的要求、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集中度和专业聚集度较低、专业名称不规范等等。同时,提出了加大农业等基础类产业的专业比重、发展高新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产业的专业、各职业院校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专业的内涵建设等加强专业结构的调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必须改革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基于课程群的完整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综合改革的具体做法,这对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的医疗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课程思政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整合医学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资源并结合医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及价值理念,挖掘并提炼了家国情怀、医者精神、职业道德等课程思政“十元素”,探索形成了医学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政—思—课—程“PCCC四步走”实践途径,初步建立了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并以系统解剖学课程为例进行阐释,为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在实施中存在更多地关注了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的培养,相对忽视了一些非智力、非技术性的品质、素养的塑造与提高等问题。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结合学生心理、结合学生专业、结合顶岗实习、结合社会实践、结合学生就业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以增强德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的确立和推行,高校不同专业市场价值的分化,高考入学者对专业的选择性日益增强。专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然而在现行制度下,我国的大学生不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这制约着他们的专业认知度和认可度,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营口某高校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认可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省级特色骨干专业,服装专业现有的教学设施设备,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高度综合及专业细化整体发展的要求。因此根据专业发展特点,专业细化后课程设置要求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确立了中职服装专业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