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正案由2007年,叶某与某技术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签订了附件《员工保密协议书》。该保密协议约定公司每月应向叶某支付保密金,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2年内,叶某不得到与该公司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工作,也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保密协议中还约定,若叶某在竞业限制期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应返还公司支付的全部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并承担3万元违约金。  相似文献   

2.
李晓 《中国劳动》2007,(10):56-57
近日笔者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审理了一起涉及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争议案件。案情是这样的:申诉人张某与被诉人某机械公司签订有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1年2月1日起至2006年12月31日止。申诉人在被诉人处任销售经理。被诉人制定的《员工手册》中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申诉人某沐足店与被诉人陈某于2005年11月10日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了违反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违约金2000元。陈某生于1988年3月16日,与某沐足店签订劳动合同时未满18岁,属未成年工。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陈  相似文献   

4.
[案例]:张先生是上海某软件开发公司(以下简称软件公司)的一名高级程序员,属于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张先生在2006年3月进入软件公司时,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具体约定为:张先生与软件公司的劳动合同无论因何原因解除或终止之后的一年内,张先生均不得到与软件公司相竞争的任何单位任职或自营与软件公司相竞争的业务,软件公司需向张先生支付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标准为月平均工资的30%月,如果张先生违约,则需向软件公司支付违约金10万元,张先生的月平均工资为20000元。  相似文献   

5.
<正>案情简介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仲裁,称:公司原员工王某于2007年3月1日至2014年9月24日在公司工作,职务是食品添加剂研发经理,主要职责为进行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和竞业限制协议。2014年8月17日,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签署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约定双方劳动关系于8月17日结束,劳动合同规定的保密义务在劳动关系解除后仍然有效,王某必须遵守竞业限制协议。公司向王某支付了相应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然而,2014年11月,公司突然知晓,2014  相似文献   

6.
宋宝麟 《中国劳动》2003,(11):52-53
案情简介 被诉人胡某系申诉人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00年6月12日至2002年6月11日.2002年5月8日被诉人按合同约定提前一个月告知申诉人到期不再续签劳动合同.5月31日发放工资时,因申诉人要求被诉人赔偿培训费损失双方发生争执,没有发放被诉人的工资.被诉人为此以第二次公休假(即带薪年休假)和被扣发工资的双重理由不再上班,双方自行协商失败.申诉人在劳动合同即将到期的情况下提起申诉,要求被诉人按培训协议返还5次培训费2.4万元.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 申诉人杨某是被诉人某电力安装公司的职工,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2000年3月2日,申诉人在为被诉人工作过程中受伤致残,劳动行政部门已认定为工伤,伤残程度为7级.后申诉人上班并享受了相关工伤待遇.2001年2月10日,申诉人在工作过程中乘人不备偷盗公司财物价值5万元.2001年10月15日,被诉人以杨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了申诉人的劳动合同.对此,申诉人无异议.但双方在是否应支付申诉人伤残就业补助金问题上发生了争议.故申诉人提请仲裁,要求享受伤残的就业补助金24000元.  相似文献   

8.
汪溪平 《中国劳动》2003,(10):59-60
案情简介 申诉人李某是某市郊区农民,1995年3月经人介绍到被诉人市食品公司从事搬运工作,并交纳押金50元,押金条盖有被诉人公章.公司按月付给相应报酬,并由申诉人在工资单上签名.1996年1月8日,申诉人与被诉人签订6个月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1996年6月31日止,合同中约定申诉人从事临时工工作,双方责任、权利义务按公司有关临时工管理及待遇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9.
<正>案情简介迟某与某软件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附有《保密、不竞争及知识产权归属协议》。该协议约定,单位应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之后两年内按月支付员工一定数额的竞业限制补偿金。2010年11月30日,迟某提出辞职,并于2011年2月12日提起仲裁,要求软件公司支付2010年12月1日起至2012年11月30日止的竞业限制补偿金15.8万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 申诉人曹某在被诉人深圳市某食品有限公司连续工作10年零1个月,最近一份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为2004年5月1日至2005年4月30日.被诉人拖欠申诉人2004年12月份工资863元,拖欠2005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共3个月的加班工资1570元.被诉人拖欠工资期间,曹某曾到劳动保障局信访部门投诉被诉人拖欠加班工资等.2005年4月1日被诉人书面通知申诉人劳动合同将于2005年4月30日到期满,并决定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签收栏有事先打印好的"本人已收到此份通知"字样,申诉人在签收栏签名处签名.之后申诉人于4月4日以被诉人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为由书面向被诉人提出解除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问:江苏省兴化市某化工颜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02年改制成私有企业,原职工徐某被留用后继续在销售科上班,双方订立了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在双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的两年内,王某不得到其他企业、或与本公司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上班,也不得自行经营与本公司有竞争关系的行业,否则,徐某要支付给公司5万元违约金;公司在徐某离  相似文献   

12.
姚友堂  许胜  陈丽 《中国劳动》2004,(12):51-52
案情简介 申诉人王某之夫高某,1985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被诉人某保险公司工作.1997年5月20日,高某与某保险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1997年5月20日至2002年5月20日.2000年11月,被诉人某保险公司按照本行业上级公司减员增效的统一部署实行减员.高某于11月13日填写了申请转制的<申请书>,23日,高某与某保险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某保险公司按上级公司规定支付给高某经济补偿金7.6万元.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申诉人梁某,于1996年7月1日入职被诉人深圳某公司,2005年2月1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书,期限为2005年2月1日起至2005年7月31日止。2005年3月18日,被诉人发出《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通知申诉人“合同期满后不再续签,从3月19日起不用上班,现准备提前于3月22日-23日发放3-7月份的工资给你”,“请你于3月18日下午16:00点钟办理有关手续”。申诉人按要求办理了离职手续,被诉人按申诉人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份的月平均工资5227元的标准支付申诉人2005年3-7月份的工资26135元,另发“其他”5553元,合计31688元。申诉人离开公司后,以公司名…  相似文献   

14.
蒋伟 《中国劳动》2006,(11):34-37
案情简介 张某(女)于1999年4月到某仪器公司工作.2002年10月9目,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自2002年10月10日至2005年10月10日,约定张某的工资为每月845元,并约定任何一方违约须支付对方违约金1.5万元.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1998年8月22日,申诉人张某到被诉人处(东方机械厂)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06年4月18日,被诉人口头通知与申诉人解除劳动关系.因被诉人未为其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申诉人张某于2006年4月26日遂以东芳机械厂为被诉人申请劳动仲裁,并向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提供了被诉人的地址、联系电话.  相似文献   

16.
[案由]申诉人:杨某,男,55岁,某物资公司职工。被诉人:某物资公司。申诉人于1996年2月13日向成都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诉称:申诉人与被诉人于1993年10月18日签订了《经营承包合同》,合同签订后,被诉人拒不执行合同约定,其后申诉人多次要求被诉人安排工作、发放工资,均未得到妥善解决。1995年6月,申诉人与被诉人签订了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 2008年11月4日,王某应聘至A食品公司担任销售主管一职,双方签订了三年期劳动合同,期限自2008年11月4日至2011年11月3日,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如因劳动者原因导致劳动合同解除,劳动者在离职后二年内负有竞业限制义务,即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兼职或任职,电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 2002年刘某被聘为某发行公司的副总经理,月薪1万元.2002年3月刘某与某发行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2年3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劳动合同第28条约定:"合同期未满,乙方(刘某)要求解除合同的,视为违约,须向甲方(某发行公司)支付违约金.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 申诉人刘某在被诉人某水产制品厂任氨机车间主任,双方自2001年1月1日起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特别约定,刘某不得在外兼职,否则解除合同,并赔偿厂方经济损失.2002年10月,厂方得知刘某经常到另外一家水产制品公司操作氨机设备,在外兼职,于是找刘某谈话,刘某辩称自己在业余时间帮妻子工作,不影响本职工作.经多次劝阻无效,厂方于2003年7月25日解除了与刘某的劳动合同,制作了《解除劳动合同决定书》(以下简称《决定书》),并送达刘某.在办理手续过程中,厂方人事部经理认为如果按违纪解除的方式解除与刘某的合同,刘某将拿不到失业保险金,因此与刘某商量按劳动局示范文本,另签一份《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刘某表示同意,并在这份协议的经济补偿一栏中填为"无",刘某按这份协议领取了失业保险金.2003年8月,刘某认为自己没有违约在外兼职,厂方单方面解除合同错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仲裁请求,要求厂方支付经济补偿金和给付违约金.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2008年2月6日,孙某与浙江某市A科技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孙某担任该公司技术研发部主管职务,主持研发X网络产品,每月工资1万元,合同期限两年。同时,双方另行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该协议约定:孙某在A公司工作期间及离职后两年内,必须保守X网络产品的技术信息和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