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爱国心民族情--访著名穆斯林学者李华英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是北京初春少有的好天气,灿烂的阳光,轻柔的春风。清晨,我们如约叩开李华英老师的家门,夫妇俩满面笑容,热情接待,其情其景让我们备感亲切。身为《人民画报》译审,李华英先生为我国的对外宣传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亲自见证了中国当代回族穆斯林发展历程。在和他的长谈中,他对祖国和民族怀有的那份深沉的爱和厚重的情怀不止一次给我们的心灵以强烈的冲击。路,在苦中踏出李先生说:“我本人是中国伊斯兰教新旧两种教育制度的受益者。由于既受过经堂教育,又受过新式伊斯兰教育,并且作为终生从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工作的知识分子,在同龄人…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回族学者、中国当代阿拉伯文化泰斗、阿拉伯语教育家、阿拉伯历史学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纳忠先生 ,由于在中国阿拉伯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工作中和弘扬阿拉伯文化方面的卓越成绩 ,最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届阿拉伯文化沙迦国际奖。“沙迦阿拉伯文  相似文献   

3.
丁俊 《回族研究》2003,(3):49-51
提到朱威烈先生,关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教育和中东问题的学者以及许多穆斯林读者可能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不仅因为朱先生曾是著名回族学者、北京大学已故教授马坚先生的学生,还因为他一直是《阿拉伯世界》杂志的主编。20多年来,《阿拉伯世界》以其客观求实、严谨认真的办刊风格和雅俗共赏、丰富多样的内容,成为我国学术界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介绍和研究方面的权威刊物,同时也因其丰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信息而为广大穆斯林所喜闻乐见,在许多都市穆斯林的经书店里,甚至在偏远山区清真寺的书架上,封面独特的《阿拉伯世界》总会映入你的眼帘…  相似文献   

4.
读《扬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3期张旭光先生《回族诗人萨都刺姓氏、年辈再考订》一文,甚受教益。萨都刺生卒年代的考订,要通晓和玩味萨诗及与其同时代文人的著作才能下笔,对此我无能为力,不能赞一辞。但对他的姓氏,也就是他的原名,则颇感兴趣。因草此小文,以就正于同道。 萨都刺是元代的回回人,回回人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人大都用阿拉伯名字(虽然不一定都是阿拉伯人),因此不难从其汉字读法推知其原名。萨都刺的原名是什么,似乎不好立即说出,但并非不能推测。 《元史》中无萨都刺之名,但有一个撒都刺,见卷一八三《李好…  相似文献   

5.
看到巴义尔拿来的厚厚的《蒙地色彩》画册打样,忽然想起了另一位著名的摄影家,也是巴义尔的前辈,同样在《民族画报》工作过的摄影大师庄学本。我不知道巴义尔是否受到过庄学本的影响,虽然他进入《民族画报》的时候庄学本其实早已被"遣送"回上海老家。但巴义尔这些年来所执着而有成效的关于蒙古民族的摄影记录和文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藏学家陈家琎先生于2004年2月7日在北京不幸去世,他的离世是我国乃至国际藏学界的重大损失.1950年陈家琎先生随十八军进藏,长期任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曾为反映和介绍西藏的真实历史及现实做了大量工作.从1980年起就西藏社会科学院的筹建、《西藏研究》藏汉文版的创刊、藏事汉文文献资料的编辑出版等工作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我们留下了400多册的藏学文献图书.我们要学习陈家琎先生的为党、为人民始终忘我的工作精神,努力完成他所未竞的事业,为实现我区“一加强、两促进”的历史任务,为繁荣发展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研究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7.
马赫穆德·喀什噶尔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的著名学者,他编著的《突厥语词典》,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而且对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与阿拉伯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约生于  相似文献   

8.
甘玉贵 《中国民族》2013,(10):14-15
《民族画报》创刊于1955年2月,周恩来总理题写刊名,是用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六种文字出版的时政类综合性期刊。创刊以来,《民族画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少数民族读者的喜爱,与《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并称为中国三大画报;进入新世纪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百强重点期刊称号;2013年9月,在即将迎来出刊600期之时,又荣获中国“百强社科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民盟中央副主席,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新闻工作者,新中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民族出版社、《民族画报》、《民族团结》杂志的创建人萨空了同志,因病于今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萨空了同志是蒙古族人,是爱国的知识分子。他从1927年开始在北京从事新闻工作。1936年他在上海任《立报》总编辑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成为国内知名的青年新闻记者。1938年秋,他和杜重远同志在武汉会晤了周恩来、叶剑英同志,受到教益和鼓舞,从而在党的关怀下,更加积极地投入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为人民革命  相似文献   

10.
认识马老———记著名民族工作者马曜先生文/李旭有这样的诗品和人品,为学为事自然当有一番境界——说来有些怪异,马曜先生向来以研究民族学、历史学而闻名,而我认识他却是从他在解放前就出版的《茈糊精舍诗初集》开始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的诗,那瘦硬幽深...  相似文献   

11.
<正>钟敬文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术文化大家,也是高等教育教材建设领域的前辈和先行者。早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他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校执教期间,就编写了多部教材。1931年,他在杭州编写了第一部专业教材《民间文学纲要》。1944年,他在香港达德学院编写了《民间文艺学》教材。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执教的过程中,开设了民间文学、古典文学、通俗文学、现代文学、鲁迅研究、诗词格律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民间文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诞辰六十二周年之际,我国人民盼望巳久的《邓小平文选》(1975——1982)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当前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艺、统战、军队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有过许多非常重要的论述,这本《文  相似文献   

13.
早在上世纪50年代,风度翩翩的安士伟已是誉满北京的知名阿洪.安阿洪爱国爱教,平易近人,每次与之接触都备感亲切.在1991年笔者应中国外文出版社之约,着手编著<中国穆斯林著名人物>(阿文版)一书时,曾列了一个介绍50位古今中国穆斯林杰出人物的名单,其中当时健在的共有5位:中国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学家纳忠教授、音乐家李德伦先生、翻译家张秉铎先生和宗教家安士伟阿洪.前三位对被列入此书虽都有所推辞,但经过耐心解释,最后终于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195 6年笔者研读过前辈学者徐松石先生的两部大作《粤江人民流域人民史》和《僮族泰族粤族考》之后 ,对我国壮族与国内外那么多的民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很感兴趣 ,于是我阅读了有关这方面的书 ,如 2 0世纪 40年代出版的《暹罗民族学研究译丛》 ,这本书翻译了西方学者和泰国学者对泰族的研究论文 ,实际上旁及我国华南和西南的许多民族 ,使笔者对壮族与泰族的渊源关系的兴趣越来越浓。 2 0多年来 ,我把壮族的研究延伸到国外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等国 ,其中泰国的泰族是重要的方面 ,因为泰族人口多 ,他与我国的傣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  相似文献   

15.
《民族画报》——中国第一本全面报道少数民族情况的国家级画刊、惟一一本由周恩来总理题写刊名的画刊。创刊于1955年2月的《民族画报》,50年来始终见证着新中国民族政策的伟大实践,真实地记录着中国各民族半个世纪以来发展、奋斗、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许许多多精彩难忘的历史瞬间。在民族画报创刊50周年之际,社长刘鸿孝感言——《民族画报》50年来的辉煌历程很值得仔细回顾,50年来的宝贵经验很值得认真总结。《民族画报》创刊以来的50年,始终坚持为我国民族工作服务的大局,坚持弘扬各民族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在遵循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6.
有一本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画报,她一直见证着新中国的民族政策的伟大实践,记录着中国各民族半个世纪发展历程中的许许多多精彩难忘的瞬间,这就是创刊于1955年2月,由周恩来总理题写刊名的《民族画报》。《民族画报》是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期刊,以照片和精要的文字为媒介,形象反映中华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方面的情况,是全国各族人民喜爱的画报读物。她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新闻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民族宣传工作的重要媒体。《民族画报》作为国内知名媒体,也是重要的外宣刊物,发行到近40个国家和地区。对宣传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智所使用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资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导言①刘智(刘介廉,刘一斋),18世纪早期中国穆斯林代表性著作家,在他的两部重要著作———探讨穆斯林哲学的《天方性理》(1704年)和论述穆斯林法规、习俗的《天方典礼》(1710年)中,提供了两份他在撰述时所使用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资料目录。伯希和(P...  相似文献   

18.
走近纳忠     
纳忠先生是我国阿拉伯语界的一代宗师,阿拉伯文化与历史研究的泰斗,他功德圆满地走过了百年的人生之路,他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思念.  相似文献   

19.
在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就阅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许多方面都受到一种启蒙教育。鲁迅先生的思想,和作人的态度,对青年们来讲,都是极有好处的。我国各族的青年们,都接受过鲁迅先生的光和热。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绝不允许历史倒退,始终对着愚昧和困乏宣战。他呐喊奋起,唤醒整个民族,共同努力创造祖国光明的未来。他百折  相似文献   

20.
朱威烈 《回族研究》2006,(4):115-118
在马金鹏先生归真5周年之际,本文从教学、翻译与研究、学术传承上的贡献三个方面对马金鹏先生一生的成就作了概括,特别是他在我国阿拉伯学和伊斯兰学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我国有志于阿拉伯学、伊斯兰学的年青学子,特别是穆斯林优秀中青年学者中提倡和弘扬金鹏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者风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