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略论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李清照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但她最擅长的还是词,陈廷烨地《词坛丛话》中对李清照有这样的评价:“妇人能词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前绝后者。”宋代词作家多为男性,以男性作家描写女性的生活,代女主人公立言,对女性的思想、内心缺乏深入的了解,只有到了李清照,才开始了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真正严肃而深刻的剖析。李清照一生创作了无数佳作,她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她的词风也可相应地以南渡为界形成前后两期不同的风格。前期的词大多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由于生…  相似文献   

2.
吴藻词论     
吴藻是清代词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词人,她的词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境界各异,风格多样,兼有各家之长,在形式美感和内涵深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仅在中国女性文学史和清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在我国古代词史上,也自有她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 ,一直倍受瞩目。她的《漱玉词》以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和极高的美学品味在两宋词坛独放异彩 ,素享盛誉。本文从其女词人的身份入手 ,结合词的抒情审美特质 ,在抒发女性本位情感 ,塑造女性自我形象 ,展示女性生活情状三个层面上对《漱玉词》的审美旨趣作了客观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美国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是,她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涉及到女性问题。与此同时,波特也非常热心于社会活动。尽管她坚决否认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的积极作用。本文试用社会性别理论,从她的生活和创作两方面来探讨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尤其是在女性文学和女性学科建设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性最高的女性作家。在她的词中除了抒发寂寞深闺、国破家亡的愁情外,还抒发了离别痛苦之愁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深眷恋,歌颂了自己美好的爱情生活,给人以极大的美的满足。  相似文献   

6.
朱中楣为明宗室之女,也是明末清初著名女词人。特别的身世经历一方面开阔了她的生活视野,一方面也使得她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宽广的题材,从而造就了其词清疏旷放的林下风致,在明末清初的女性词坛上独出一枝,值得为之一书。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体现着不同于古代寻常女性的卓异的个性。父系文化切断了女性与社会的联系,把她们的身心禁锢于家庭内,强迫她们遵守这一不合理的性别分工。在父系文化专制时期,女性基本上被财产化而成了男人的附属品。李清照作为父系文化专制时期的女性,不但冲出了家庭的禁锢,以卓越的词学成  相似文献   

8.
邢海波 《南都学坛》2000,20(2):53-54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 ,她对婉约词创作有自己的独特贡献。她的词善用叠字和口语 ,创造了婉曲微妙、新鲜而又隽永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思妇词也有别于其它思妇之作 ,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9.
吴藻是清代四大才女之一,是和顾春,徐灿,吕碧城齐名的传奇女子。她们在诗词创作上各有千秋,人生经历虽也同样曲折离奇,然独吴藻是那个时代最难得的奇女子,她的词,画,杂剧《乔影读骚》,女扮男装,交游唱和,她的丝丝才情和对婚姻和自身的反叛都显示了她作为一个女性文人独立觉醒的伟大之处,在中国女性词史上占有非同寻常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这个奇特的才女曲折的叛逆之路,离经叛道的交游方式和诵读离骚体现出的士人情怀的描写表现这位奇女子的心灵世界,最后进一步指出了吴藻回归理性实际上是整个古代女性共同的悲剧,是时代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女性词的认识,大多集中在或是伤春悲秋的情爱之思,或是社会动荡的家国之思。事实上,女性词的创作空间一直在不断扩大着,涉及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兴盛,从明代已经开始展现。进入清代以后,女性词的日常化趋势逐渐增强,成为女性文学发展史上的新的发展阶段。清初女词人高景芳词的日常生活化,表现在题材上,有着非常琐细的一面,这不但可以让我们感受此类女子对生活的别一种体验,而且突破了已经被批评史确立为经典的对女性生活的文学表现方法。藉此,我们可以更具体地看到古代女性生活的多个层面。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尽管生活的诗意化可能是普遍的追求,但是,让琐细的生活真正进入诗中,仍然是清代以来才出现的大趋势。日常生活因而也就不存在是不是诗的问题,而是怎样来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钱塘才媛沈善宝后期的文学交游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随宦驻京时期 ,二是随宦赴晋时期。在京师时 ,沈善宝的生活相对稳定 ,文学交游最为活跃。随宦赴晋后 ,沈善宝的行迹似乎不太稳定 ,曾游走于并州、朔平、汾州之间 ,此时的文学交游则颇有“失焦”的表现。作为江南才媛随宦北地 ,沈善宝既与京师才媛积极交往 ,也仍然保持着与江南才媛的密切关系 ,体现了勾连起南北两地才媛诗群、交融南北才媛文学/文化的意义 ,表明道咸年间的才媛进一步获得了较大活动空间。这些变化显然与时代的演进发展密切相关 ,昭示了当时的才媛已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渐进过渡。  相似文献   

12.
作为20世纪河南唐河的名门之女,冯沅君的前半生是非常幸运的。她在小说创作方面受到过鲁迅的器重,在词曲研究方面受到过王国维的影响,在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方面受到过胡适的指导。她的《中国诗史》第三卷,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词史体例;她的不存好恶于心的词史研究,使得她在唐宋词人的评价方面,比王国维和胡适更客观,也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玛格丽特·杜拉斯在<情人>中塑造了一个15岁半的小姑娘的形象.一方面,杜拉斯从生理学角度演绎这个角色,在她身上体现出女性和孩子的本能力量;另一方面,杜拉斯从文化构建方面来体现女主角的身份.复杂的家庭关系,周围男性对她的看法,使得她为了寻求解放而勇于挑战世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女主角莎拉长久以来被标榜为女性主义的代表,但为人们所忽视的是,莎拉抗争的原因、方式及最终得到的自由都是与男性紧密相连的。莎拉看似是走在时代之前的独立女性,但她并没有能够摆脱父权主义的影响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解放和自由。  相似文献   

15.
池莉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风潮的代表作家,其众多作品都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特别关注和思考。在十几年的小说创作中,随着作家个人经验和阅历的丰富,这种关注和思考经历了懵懂、觉醒、自觉、和解四个时期,最终形成了池莉独特的女性意识。试图通过对池莉在十几年的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演变,来探究她对女性角色定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很多论者把达吉雅娜看作觉醒的女性形象的代表,认为她已经开始了对男权社会的反抗。有人认为她是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女性形象,她坚持嫁给别人就要一辈子对他忠诚;也有人认为她的思想还不够进步。但笔者认为这些看法都有些偏颇。其实,达吉雅娜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能动的自觉者形象。她敢爱敢恨,果断坚决,是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历史背景,赛珍珠的家园情感结构非常复杂。在自传《我的几个世界》中,赛珍珠叙述了对出生地西弗吉尼亚州以及成长地中国镇江这两个家园的特殊感情,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回到美国后在青山农场建构一个融合中美文化特色的新家园的努力。这些家园叙事一方面展示了赛珍珠作为一个漂泊者独特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也同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复杂的身份认同以及诸多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家园叙事。  相似文献   

18.
亦舒小说语言特色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港著名作家亦舒小说的成功要素之一即是她独具的语言魅力.综观其小说最突出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极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为受众营造了充分的阅读想象空间;第二是她在小说行文过程中揉进了古语词和方言词,既提高了语言表现力,也增加了阅读情趣;第三是作为女性,亦舒的小说语言渗透了女性特有的感性和直觉,而与此同时,丰富的职业历练又使她的文字具有一针见血式的犀利老辣.  相似文献   

19.
丁玲30年代的作品,学界有人认为是其创作转向的开始。其实,即便是在政治理念高扬的20世纪30——40年代,潜抑于丁玲内心深处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思考也没有完全消遁,而是与革命叙述的话语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从丁玲在左联、延安时期创作的一些文本可以看出,丁玲试图从女性的角度在有限的话语空间内表达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身体叙事”是萧红文本的一个潜在的内容与姿态,在文本中,女性身体不仅成为萧红作品中的“生死场”,而且更是小说获得内涵和意义的根本来源。萧红似乎对自身的情感与女性的命运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女性独有的身体经验成为她从事文本建构的基本手段。生育、病痛与死亡是作家诠释女性“身体叙事”的独特视角,女性与男权社会乃至整个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与冲突成为身体的悖论。女性作家用反讽的姿态作了一次“致命的飞翔”,在语言的狂欢与回忆的空间中获得身体与性别的认同。正是用这样一种方式,萧红将自己写进了文本——就像通过自己的奋斗嵌入世界和历史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