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由三大层次组成,即国有产权的立法管理和监督管理机构,国有产权的行政管理机构及国有产权的中介管理机构。推进国有产权管理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其重要一环在于组建国有产权的中介机构。文章阐述了国有产权中介机构的构建模式、运作途径及相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实现国有产权中介机构、组织、素质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元朝地方立法体现出中国古代地方立法的一般特征和元朝自身的时代特征。在元朝国家治理中,地方核心机构是行省,中央中枢机构是中书省,两者成为地方与中央所有行政、立法和司法工作的中心。元朝地方立法受制于这种国家权力结构。地方上行省成为地方立法的中心,中央中书省成为立法的中心。行省之下设有道、路、府、州、司县等地方五级行政机构,其中道、路成为地方立法中最活跃的主体,承担着地方大量立法,府、州、司县主要是提出立法动议和法律草案。当然,同时拥有本辖区内立法的权力。此外,元朝地方立法中还有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的行院及相关机构和御史台的派出机构——行台及监察御史等。元朝地方立法主体可以分为机构与官员两类,从立法程序上看,有本级机构制定生效与报请上级立法机构审查裁定后生效两类。元朝地方立法体系体现出元朝立法上中央的统一性与地方的分散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立法主要是由行政部门自己起草或组织起草的,这使行政立法内容带有明显的部门利益色彩,偏离公正;同时还存在着因立法技术不高、经验不足而大大影响立法质量的现象。为了实现行政立法正当性的要求,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并使行政立法能够顺利实施,有必要实行行政立法的中立化起草。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可建立行政部门在起草中的回避制度,成立独立的、专门的行政立法起草机构,还可通过委托和招标的方式将行政立法交由社会机构起草。  相似文献   

4.
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存在制度治理主体单一,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重叠、管理效率低下,管理部门职能划分不清晰,管理机关多元化等问题,且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部门立法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立法层次多,法律效力的差别与弱化并存。为此,在行政生态学视域下,重构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知识产权制度健康发展,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知识产权管理和多元治理,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在国家的宏观主导下,加快高新产业的立法。  相似文献   

5.
宋辽金元城市行政建制与区域行政区划体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辽金元时期,中国城市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宋代出现了都城行政管理机构都厢;辽代设置了都城行政管理机构警巡院;金元设置了城市行政管理机构警巡院、录事司、司候司。这些专门行政管理机构标志了这一时期城市行政建制的形成和建制城市的出现。城市行政建制的设立使城市行政管理成为区域行政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考察自宋至元城市行政建制的嬗变及其在区域行政体系中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江苏近代省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历届江苏省政府为了保证全省教育的集中统一管理而设置的地方教育机构。随着历史的变迁,它在不断地拓展和完善中,为发展江苏的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中国的省级教育行政管理提供了借鉴。江苏近代省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沿革在时代的风雨中,江苏近代省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发展留下了自己的运行轨迹,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产生、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其行政机构的设置、职员的选配任用、职责范围的划分、职能的明晰不断趋于合理化,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教育管理作用。江苏近代省级教育行政组织萌芽于19…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尚缺乏共识,但可按发展程度分为弱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在行政治理中,人工智能可以参与行政立法过程、政策形成和行政决定,推进行政治理智能化。但同时亦需认识到人工智能治理适用范围的局限。人工智能治理中不仅存在诸如歧视、安全和隐私等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政府控制能力减弱。因此,需对人工智能治理加以法律控制,施加正当程序约束,以实现其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8.
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环渤海经济区域以政府行政规章为基本形式的特色经济立法,已形成一定规模和体系并对特色经济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但在特色经济培育的产业政策方面存在设计粗放、定位不准、监督乏力等问题.应从特色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的角度来完善地方政府的立法行为。  相似文献   

9.
政府机构改革要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就应改变机构改革主要依靠政策和行政手段的传统作法,把政府职能定位、机构设置与人员定编、人员分流等改革环节纳入法制轨道;同时,建立和健全行政组织、行政编制、人员分流的立法,并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教育立法更为薄弱,教育事业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之中。过去,国家也曾制定了若干关于高等教育的条例和规章,但它们多是为了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行政措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立法,更没有形成较完备的高教立法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改革逐步展开,教育立法开始受到重视。1985年5月27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必须加强教育立法工作。”1986年4月12日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调查国内20所教育部属高校内部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现状及问题。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校管理机构数量远远高于院系数量,院系数量越多,相应管理机构也更多,表现出教学科研机构依赖于管理机构,这体现了目前高校重"非生产"轻"生产",重行政轻学术。管理机构数量与校领导数、专任教师数与教职工数并不存在相关性,表明目前校领导的配置欠缺统一的标准,且当前高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取向并不是以服务学校职工、教师为主,管理机构的设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孙丹 《中华魂》2012,(8):38-40
群众文化体制包括群众文化行政管理和事业机构两部分。群众文化行政管理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垂直领导的群众文化行政管理机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团体、部队等为专门从事组织、研究、指导和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而设立的事业单位,主要有政府文化部门主管、工会组织主管、共青团和政府教育部门主管、部队系统主管的四个分支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事业机  相似文献   

13.
在行政立法后评估体系的构建中,评估主体模式作为评估体系的一个关键构成要素,决定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能够真实地反映行政立法的效果。为了完善我国行政立法,有效推动我国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发展,应当有步骤、分阶段建立起我国行政立法后评估的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4.
行政拘留、劳动教养、收容教育、收容教养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或强制措施主要是由公安机关作出的,其性质属于行政行为。由行政机关通过行政行为限制人身自由的立法政策已经成为我国特色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这一制度在特定的时期内对维护社会秩序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法治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由行政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立法政策与近现代以来的宪法原则明显抵牾,阻碍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近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这对于落实我国宪法原则、促进人权保障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与之相适应,其它由行政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立法也应适时地改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5.
行政程序的效率和公正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行政行为的结果正义,两者共同构成了行政程序的法律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片面强调效率和公正无法实现行政程序的目标。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趋向总是在相互的博弈中形成一种最佳的互相补充、互相牵制并最终实现协调和平衡的一种状态,形成良好行政程序制度,推进我国行政程序立法。  相似文献   

16.
资源和环境状况决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改革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立法变革。中国行政立法的方向应实现由以GDP为中心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转变,中国行政立法的理念应由末端治理向全程治理转变。在具体的立法变革上,应抓住行政立法领域的拓展和行政立法内容的创新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由于缺乏全国性有关土地储备的专门性法律规范,土地储备机构作为我国新生的社会机构,其性质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有的地方把它界定为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有的地方把它界定为事业法人,政府通过立法或行政委托将储备土地的相关权利授予该机构。加之,该机构不属于严格的市场主体,作为民事主体其民事行为能力又有限,所以,土地储备制度在法律上的障碍就愈明显。另外,本文还剖析了当前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障碍:有限的法律资源以及某些制度与现行法律制度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国家行政机构是具体行使国家职能的组织,它以政府的名义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对国家事务和社会进行管理。所以,国家行政机构建设得好不好,对整个行政活动能不能正常开展,对整个社会的前进与后退关系极大。因此,世界各国对机构的建设十分重视,都在不断强化国家行政机构,并且与行政立法紧密相连,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保证一整套国家‘机器’能够沿着科学的轨道运行。我国当前机构改革必须与行政立法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机构设置有章可循,达到科学化、合理化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机构改革的成果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19.
晚清民国时期甘肃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变革,是中国教育由古代社会旧式教育逐步演变为近现代新式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变革时间上从1902年一直到1930年代,从层级上分为省级和县级两个层级,具体的体现则主要是机构设置变动和人事变动;甘肃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变革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为甘肃当地带来了面向世界的全新视界,但限于时代局限和现实政治的巨大影响,教育行政始终未能摆脱易受行政干涉、教育政策连续受阻、长官任命没有制度保障、教育经费经常被挪用等问题,因而变革缓慢;甘肃的近代教育变革是整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组织法在行政机构设置中存在立法条文粗疏、权力机关的监督作用有限、追责条款缺失等缺陷。这种状况的造成,与"权力至上"的传统导致行政组织法立法被忽视、行政机构设置涉及宏观制度问题、学界对行政组织法的关注不够有关。因此,应当从深化行政组织法的理论研究、修改宪法和制定各级政府基本组织法、制定各级政府组成部门的组织条例三方面入手对行政组织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