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们根据国务院国民经济统一核算标准领导小组办公室布置的任务精神,先后在1987年和1988年拟订了非物质生产部门经济核算的简、繁两个方案,对这个部门的各行业抽选了若干单位分别进行了试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核算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一、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基本概念和行业分类 非物质生产部门是从事非物质产品生产的部门,它同物质生产部门一样有投入和产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一般是服务形态的,因此,也称服务部门。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劳务品供求平衡关系的理解(一)劳务品的基本涵义及特性劳务品根本特点在于不是以物质实体的形式而是以无形的形式存在。劳务品既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必要投入,也在社会生活中被直接消费。讨论劳务品显然无法回避它与物质产品(以下简称物品)的关系,按照现行三次产业划分和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领域划分,对劳务品可以有两种不同理解。广义的理解,整个第三产业的劳动成果都属于劳务品;狭义的理解,只有第三产业的第二至第四层次的劳动成果才属于劳务品(因为第一层次流通部门是划归物质生产领域的)即: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生产范围已扩大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即不仅包括五大物质生产部门,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社会产品的生产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即包括货物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社会产品的分配就应该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  相似文献   

4.
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从范围来说,它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又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这张表的总产出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和非物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同样,在表的第一象限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物质生产部门。为什么要扩大投入产出表的范围,把非物质生产部门纳入第一象限?这是因为包括劳务的投入产出表,比只包括物质产品的投入产出表能更好地反映客观经济现象。具体讲有三方面的好处: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综合平衡表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苏联等国所采用的国民经济综合财政平衡表(简称东方表,下同);一种是西方国家所采用的矩阵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西方表,下同)。 这两种类型的综合平衡表存在着两点根本区别:第一,在内容方面,东方表建立在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等经济理论基础之上,核算和反映物质产品的数量及其运动过程;而西方表(1)不区分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把财政、金融、服务行业等提供非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政府机关是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一部分,或称为非营利生产单位计算总产出的.按其理论,非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的价值,只能按提供服务的总费用来"虚拟",包括经常支出(人员经费、办公费用等)和固定资产折旧两部分.也就是说,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越多,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出就越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也就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7.
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突破了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界限,把核算范围从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到了非物质生产部门.这一变化,使得在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中增添了一个新的经济指标——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总值.  相似文献   

8.
对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划分方法的异议伍荣坤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以下简称试行方案)的生产、使用核算的基本结构,是坚持MPS按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分类方法,并采用对物质生产部门和第三产业交叉分类的积木式。板块化的转换结构。...  相似文献   

9.
如何计算第三产业增加值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包括全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物质生活部门中的运输、邮电业、商业.第三产业内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包括金融...  相似文献   

10.
几个常用总量指标的对比(一)总产出与总产值总产出是SNA核算体系中有关生产核算的主要指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所生产的一切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总产值是MPS核算体系中主要总量指标.它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