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制度困境,主要表现在:信用基础脆弱、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金融监管乏力、金融产业政策缺位、金融退出制度缺失、国家对金融的高度垄断、金融结构的制度性失衡、金融资产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金融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以及金融产业保护过度等十个方面,只有努力克服这些困难才能保证中国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间金融如何开放、怎样监管、以何种形态呈现在金融市场中,均是当下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立法机关困惑的问题。这种困境的出现,核心问题在于从政府到市场、从监管者到金融消费者均对民间金融的信用心存疑虑,疑惑是对民间金融整体信用环境的不信任,更是对民间金融个体机构的不信任,其衍生出的诸多不信任弱化着民间金融“阳光化”的基础。反思、重释和重塑民间金融的信用构成要素和结构体系将给予民间金融新的信用内涵和成长根基。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金融市场现状 判断一国金融市场是否存在和健全,根本标准是看其金融市场的要素是否存在和健全。根据国内外经验(排除外部经济环境)仅金融方面构成金融市场的主要要素是:1、国民储蓄的丰富;2、金融资产(信用工具)的多样化;3、信用与投资证券化;4、金融机构的多元多层次化;5、资金商品化和资金价格浮动化;6、信用制度健全化和宏观调控机制间接化;7、货币价值的稳定。 根据上述标准,我们认为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金融市场的萌芽,但还有许多待健全的要素,是一个不完整待开放的金融市场。 (一)我国金融市场正破土而出 1、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投资体系正在深入调整。国民储蓄已有较大的增长。自实行利改税第一步以后,出现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第一,企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的民间信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间信用在我国已广泛存在。本文以民间借贷、社会集资,农村合作基金会等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我国民间信用的成因,在现实经济金融生活中的正负面效应,进而对我国目前的民间信用形式及未来民间信用的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民间金融制度构建的战略路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脱民营经济融资困境的根本出路是建立民间金融制度。在民间金融制度构建所面临的机遇和约束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其战略选择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竞争性的民间金融制度与国家垄断金融制度并存 ;第二阶段 ,民间金融和民间信用最终成为我国的主体信用  相似文献   

6.
不发达社会主义,或者说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今天,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虽然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但都是从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都经历着不发达社会主义的阶段。我国解放前是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因而我国目前  相似文献   

7.
创建金融安全区作为维护金融稳定,保证金融安全稳健运行的重要手段已在我国实施。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和多种制衡因素。在这个社会系统工程的构建实践中,笔者认为,最突出的带有根本性的是社会信用问题。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在多个篇章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整肃信用秩序,建立严格的信用制度”。本文拟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思考。一、金融安全区与社会信用的关联市场经济离不开发达的金融和规范的社会信用。金融与信用服务于市场经济,也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现代市…  相似文献   

8.
我国征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征信业还比较落后,距离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远。我国普遍存在的对信用状况掌握的不全面性和不充分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失信行为大量发生、社会交易成本增加和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建立与完善征信制度,促进我国征信业的健康规范发展,特别是金融征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已成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法律缺位、信用数据的封锁、行业自律不足与执业技术规范不统一、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等已成为我国征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建立与完善我国金融征信制度的初步框架为人民银行在金融信用建设初始阶段占主导地位,金融机构是金融信息体系的信息采集和最终使用者。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我国的企业所有制结构状况及金融应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经济主体多元格局形成,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善。与之相适应,金融的组织形式及金融政策也发生了变化,金融的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毕竟是在对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开始形成的,旧体制的因素和影响还未完全消除,因此,到目前为止,我国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及金融应对呈现出以下特点:1、国有企业比重大,且“战线长”,相对应的国有…  相似文献   

10.
储蓄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变量,广义的储蓄概念以其工作划分,包括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储蓄在储蓄总量中已取代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上升为最大比重。这种储蓄主体的反向转换促进了金融业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资产形式的多样化。因此,宏观金融调控手段也应与变化了的居民的储蓄结构相适应,不仅要把握银行间接融资,而且要把直接融资纳入调控范围,尤其要使社会集资规范化,从而实现促进宏观金融稳定进而实现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11.
一、历史的反思: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不发达 经过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艰苦努力,我国已形成了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的科技队伍,在一些科技领域已走到世界的前列,而且还建立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了一批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现代化工业企业。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生产力还不发达,而生产力不发达,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其表现在: 第一,我国的工业技术设备水平还很低。一般来说,我国的技术设备水平要比发达国家落后二十至三十年,在我国企业中,自动化、现代化的技术还没有占主导地位。据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2.
姜凤华 《理论界》2004,(4):139-139
完善的市场经济首先是一个信用发达的经济,信用制度是市场机制良好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制度基础之一。我国虽然已建立起市场经济制度,但是与之相伴随的市场信用意识和市场经济的信用交易制度均未建立起来,由此造成的信用缺失,正在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如何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的信用制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社会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信用缺失。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理应更加遵守信用规则,在融资方面要有借有还、到期归还、还本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制定、执行正确路线政策和确定任务的根本依据。自然,这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建设的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在各种社会形态中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具备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它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属于初级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发达、不成熟、  相似文献   

14.
优化金融资产质量的思考尧良玉信贷资产是金融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用工具少样化的情况下,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是衡量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现阶段,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一些企业借“转制”之名,采用各种手段进行银行债务“大逃亡”,银行信贷...  相似文献   

15.
皮大喜 《天府新论》2007,(Z1):81-82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规避信用风险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文章在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品种和避险机理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优势和作用,并针对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启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两大杠杆。短缺经济时代 ,依靠生产带动经济 ;过剩经济时代 ,通过刺激消费带动经济。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并不是很发达 ,老百姓还不是很富裕 ,但是也似乎进入了过剩时代 ,特别是“九五”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回落 ,市场疲软 ,消费不旺 ,企业开工不足 ,失业率增加。是居民的购买力低下吗 ?据最新统计 ,银行中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了六万亿 ,且还有不断上涨之势。是刺激消费手段不力吗 ?近年来 ,政府出台了包括增加公共投资、发行长期国债、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努力提高城镇中低居民的收入等一系列刺激投资和…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信用关系的形成和深化过程。信用的发达和信用体系的完善是现代文明的基础与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政府管理与决策效率的必由之路。但多年来,我国信用缺失现象非常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不讲诚信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00多亿元,非经济领域的信用缺失影响就更大了。一、信用缺失的经济社会根源历史积淀和社会体制约束导致我国信用基础脆弱、信用观念淡薄。我国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封建社会经济模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经济组织之间没有发生信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的货币规则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是货币的内生性、金融创新、民间信用发展及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双目标弹性货币政策规则是避免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较好的货币政策规则。  相似文献   

19.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人们已将眼光越来越多地转向了民间投资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和民间金融的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而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如何运用民间资本 ,发展民间金融。民间资本包括所有国内的非国有资本 ,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民间信贷资金及手持现金、证券投资 ,实物投资、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等。一、激活民间资本发展民间金融的必要性(一 )发展市场经济 ,培育竞争主体和建立竞争机制的需要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中 ,国有银行仍控制着 70 %的金融资源 ,遍布城乡各地的也是各大国有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居民财产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降。估算利率管制对居民收入占比下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92—2012年间,居民财产收入与其所持有的金融资产规模严重不匹配,居民金融资产回报率远远低于同期社会税后资本回报率。利率管制政策导致居民损失的财产收入平均约为GDP的3.35%,最终消费下降平均约为GDP的2.13%。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解除利率管制,矫正资本收入分配扭曲,是适应经济发展阶段性转变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