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媒介:讯息还是权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肯定了媒介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然而它过分强调了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压倒性影响,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对媒介技术的塑造作用,从而陷入了强技术决定论的泥沼。同时,麦克卢汉将媒介的影响片面地归结为媒介对人的行为和思维的影响,特别是对心理和感官的塑造和延伸,而忽视了其所包含的更为广阔的社会内涵。文章试图以"权力"的概念为中心,建构一种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从权力的媒介和媒介的权力两个方面来对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解释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肯定了媒介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然而它过分强调了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压倒性影响,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对媒介技术的塑造作用,从而陷入了强技术决定论的泥沼。同时,麦克卢汉将媒介的影响片面地归结为媒介对人的行为和思维的影响,特别是对心理和感官的塑造和延伸.而忽视了其所包含的更为广阔的社会内涵。文章试图以“权力”的概念为中心,建构一种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从权力的媒介和媒介的权力两个方面来对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解释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作为现代西方最主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具有极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根本上标志着一种以本质直观为核心的哲学方法.麦克卢汉的传播学研究明显体现出"面向事情本身"的现象学精神,其最具代表性的"媒介即讯息"的论点向我们宣示了可被直观把握到的媒介本质,它作为对关于媒介效应的自我意识体验加以现象学的描述和反思的必然结果,实际上正体现了麦克卢汉在有关媒介的认识领域中对于本质直观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4.
麦克卢汉是20世纪媒介理论大师,海德格尔后期对技术的论述一直被学界作为经典来引用。麦克卢汉曾多次谈论和解读海德格尔,其中一个主题是如何认识媒介与技术的本质。从格式塔心理学借来“形象”和“背景”两个概念,麦克卢汉将它们分别对应于其媒介理论中的“视觉空间”和“听觉空间”,他强调,视觉的功能乃是从“背景”中分离出“形象”。海德格尔将“现代技术”的本质作为“构架”,所谓“构架”即是“解蔽”,而“解蔽”无非是说有某物展露其自身。在展露这一意义上,麦克卢汉认为,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无论作为“构架”抑或“解蔽”,其本质都是“形象”或“形象化”。以此认识为基础,麦克卢汉和海德格尔分别展开了他们对于媒介和现代技术之本质的分析和论衡。  相似文献   

5.
麦克卢汉是上世纪加拿大著名思想家,被誉为电子时代的"先知"。1964年他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出版,提出的诸多概念引起了爆炸式效应,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热媒介"等。"内爆"是麦克卢汉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核心概念,也是他对自己所审视的新的媒介时代对人的生存境遇所产生影响的描述。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在其媒介分析理论中借用了麦克卢汉的"内爆"这一概念,但是两位思想家对这一概念在社会影响上的研究指向却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鉴于马克思与卢梭政治哲学之间关系的不同认知,通过对二者在人的"市民"与"公民"二重身份及自由问题的分析,对他们政治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从共性中揭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来源,从二者的差异中探讨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创新:马克思批判性地吸取卢梭政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对其理论进行了根本性的超越,建立了自己新型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7.
于成 《东方论坛》2020,(2):68-77
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代表媒介生态学关于人与技术关系的命题,突出了技术的能动性/结构作用,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理解:硬性决定论、软性决定论、控制论和技术现象学。以直面技术本身的现象学,来处理人与媒介的关系问题之技术现象学取径,是一种值得媒介研究者关注的视角。媒介研究需要把媒介本身拉回到媒介研究的中心焦点,以媒介形式、历史性、文化嵌入以及具身等方面作为突破口,撬开“媒介黑盒子”。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今数字化媒介技术的不断加速发展,人类开始被置于由媒介技术扩张所催生的文化情境,也即后人类语境之中。麦克卢汉的媒介对人的重构,基特勒的媒介决定我们的情境,还有斯蒂格勒关于技术的药性的相关探究,集中指向后人类语境中媒介对人的感官系统的调解问题。在一定意义上,麦克卢汉、基特勒与斯蒂格勒等人的相关思考,启发并推动着我们在一种人与物、人性与物性的亲密纠缠、同志式平等、共生共成关系图景中,去重新勾勒新世纪文艺美学的媒介范式。  相似文献   

9.
传统技术观认为,技术只是一种运载物质或信息的工具,它并不能决定或改变它所运载的东西。麦克卢汉认为,这种技术观遮蔽了技术的本质特征。他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思想,认为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远远大于技术所负载、传递给人们的具体信息内容;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类躯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并最早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即电子技术将被拼音字母和印刷术所分割的世界“重新部落化”,使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麦克卢汉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人与技术的真实关系,拓展了技术研究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0.
如今麦克卢汉已经成为我们理解媒介社会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具体说就是对媒介技术的感性视角。文章以麦克卢汉对海德格尔的一次援引为研究对象,并延及维科的"复归"思想,其主线是展示麦克卢汉对感性视角的运用,这个视角的特点是对整体性的寻找。文章在对维科"复归"思想的讨论中,区别了两种整体性:感性整体和反思整体。麦克卢汉追求的是前者,而非后者,因而其价值取向是人文主义,但这是被电子媒介所更新了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问题才引人关注的20世纪70年代,麦克卢汉即围绕生态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看法,可以概括为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1)作为"文化"的生态,即生态并不是自然,而是人类的一种生活、生存方式;(2)作为"听觉"的生态,即生态意味着人与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并与世界始终处于互动、参与之中;(3)作为"艺术"的生态,即生态时代的到来,将引发人们新的对于自然的感知。麦克卢汉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已经经受了生态文明发展实践的检验,显示了麦克卢汉超前的预见性;同时,对我们今天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实践也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提出了他具有前瞻性的媒介观,强调媒介本身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今天,当互联网这一新媒介日益渗透于人类生活时,我们发现,新媒介的特点及带给人类的影响正好证实了麦克卢汉媒介观的预见性和合理性;同时,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也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光彩,指导着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和认识互联网这一新媒介.  相似文献   

13.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或任何技术都将改变人类活动的规模、进度或形态①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Die magischen Kanäle, 1968, pp.22.。在此意义上,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媒介本身的文化意义,而非媒介传达的内容。这为传统上认为媒介非中立的媒介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事实上,媒介是对应于特定社会的文化模式的,因此此社会中的媒介的形成与分布也就不是偶然的。文章将首先具体探讨麦克卢汉此观点在当今世界的现实意义:面对跨越国家及社会制度的数字媒介全球化传播及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媒介化进程,媒介生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接下来,作者尝试联系文化和公民来对当代数字媒介传递的信息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14.
麦克卢汉的媒介论述奉行"马赛克"式的随意、拼贴文风,而实质上却以"语言"和"延伸"为理论主线,并未脱离"媒介技术论"的理论实质。在探讨媒介与技术的关系建构、揭示媒介技术的效果过程中,麦克卢汉对于媒介技术的决定性作用抱有极其坚定的态度,并认为唯有艺术才能与媒介技术发展带来的刺激和沦陷相对抗。艺术的挑战带来各种界限的消弭,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去"化审美效果,这正是文艺美学致力于揭示和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占总非标审计意见的绝大多数,对其市场反应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2003-2013年上市 A股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类型持续经营非标意见的信息含量。发现,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公司的 AR和CAR为负数,且被出具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公司的AR和CAR的负值显著强于被出具持续经营无保留加事项段审计意见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但是,持续经营无保留加事项段的审计意见与持续经营保留审计意见对 AR和CAR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市场能很好地区分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但不能很好区分持续经营无保留加事项段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  相似文献   

16.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影响存在利大于弊和弊大于利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从而导致对待外资支持或反对两种态度.为此对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适当拓展后,对我国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出口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基本支持第一种观点,即吸引外资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应当继续扩大吸引外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影响存在利大于弊和弊大于利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从而导致对待外资支持或反对两种态度.为此对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适当拓展后,对我国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出口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基本支持第一种观点,即吸引外资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应当继续扩大吸引外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就业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目前研究生的基本就业态度,指出了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不同类别学生就业观的不同点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几个影响研究生择业态度的主要因素,如性别、年龄、学科差异、个人经历等。基于此本文还提出了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几个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9.
广告是人的意识的延伸--对麦克卢汉广告观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是人的意识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论述广告的一条基本线索.作为意识的延伸,广告依据受众的"共同经验"创造形象,传播生活方式信息;开发人的注意力资源,呈现出图像化趋势;直接作用于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20.
人类克隆技术既可能给人类带来福祉也可能带来灾难,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通过对两类克隆的区分,对支持和反对克隆人的两种观点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发展治疗性克隆、禁止生殖性克隆是当前合理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