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一般均衡到对策均衡:经济学的世纪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代经济学发展的前沿领域——经济对策论 (博弈论 )的一些基本知识 ,重点用对策论的方法分析了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均衡问题的表现形态、历史演变、本质特征和逻辑关系 ,指明了经济学同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的内在联系 ,透视出经济学面临的世纪抉择的关键所在 ,试图引发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更深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一般均衡理论强调综合考虑影响市场的各方面因素以寻找一种稳定的市场形态,要保持并扩大我国计划生育成果,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建立农村计划生育户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很关键的。文章首先对影响我国生育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利用一些学者的研究就我国农村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障的设计提供思路,最后总结并提出了建立养老保障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钻石理论一般均衡模型为指导,广西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战略布局为:坚持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大为的原则,优先发展、重点发展、超常发展,按东南亚-亚太-欧美-拉美-非洲的顺序,重点应首先做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优先抓好旅游、物流、教育、文化音像等,逐步向咨询、信息、金融、会计等领域拓展,使国际服务贸易额的增速超过一般货物贸易的5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4.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这里主要是针对经济市场上的主体而言的。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人”范式拓展到政治市场,指出政治市场的主体,如政治家等,也是“经济人”。这种对人性前提的有效拓展使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研究更加深入。笔者认为,在知识市场上,知识人也是“经济人”。知识人的谋利性会导致知识与社会的不均衡;知识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会加剧这种不均衡程度。目前,我国知识与社会的不均衡问题已十分严重,对其有效治理已变成一项既艰巨又迫切的系统工程;关键对策是体制创新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资本的客观知识和企业家的主观知识的讨论,文章阐述了生产结构演进问题的微观理论基础,把生产结构演进的主要问题概括为演进的形式和演进的动力两个方面。庞巴维克和哈耶克代表了一种以纵向延伸和相对价格变动为演进形式和动力的理论,而在修正后的微观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复杂性和企业家预期为演进形式和动力的观点。依据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文章最后指出,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是资本积累,而不是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
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是进一步深入研究产业转移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的技术瓶颈。依据一般均衡理论,构建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方法和计算模型,通过准确可靠的渠道,大范围地收集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相关历史数据,定量测度我国区域间近十年产业转移的相对数据,分析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产业转移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7.
张正义 《江汉论坛》2007,(11):59-62
从知识外溢当地化与企业家精神角度研究产业集中,是目前国外产业集中研究的新趋势.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知识化是知识生产函数建立的基础,而知识外溢当地化则是知识生产函数的重要特征,也是产业集中形成的主要原因,而企业家精神则是知识外溢当地化引起产业集中形成的重要转换机制.因此,加强知识外溢当地化研究,促进知识外溢,培养当地企业家精神,是推动产业集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需求定律、供求分析和一般均衡理论构成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但这三大组成部分都存在严重问题.首先,需求定律只是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导出的公理,体现的是数理逻辑关系而不是行为逻辑,从而忽视了人类偏好的多样性和内生演化性;其次,供求关系仅仅反映社会经济之间的表象联系,难以深入到现象背后的实质,从而无法发现社会经济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一般均衡是基于不现实的逻辑前提和严格的形式逻辑得出的,根本上缺乏经验事实基础,从而无法解释个体互动或市场竞争过程.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分析范式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它是以高度抽象的形式理性为基础,以高度数学化的形式逻辑作推理思维,而这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类理性和行为逻辑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境况下技术化民众秩序和人类生活危险的对立的分析 ,揭示了一般知识平均化、信息化的倾向 ,指出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在东亚地区建立包括中日韩和东盟国家在内的自由贸易区困难比较大的情况下,东亚国家采取了渐进的合作策略。中国和东盟率先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了协议,日本和韩国也开始与东盟酝酿建立自由贸易区。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来对东亚地区不同形式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实践哲学是关于实践的哲学,可以从实践的诸多维度展开.首先,可以从时间维度加以解读,理解其革命性意义.其次,从概念构成维度解读,理解其逻辑指向.第三,从现代影响维度解读,展现其蓬勃理论生机.  相似文献   

12.
在"后现代"历史境遇中,传统人文性的知识生产已悄然改变了自己的"密码",呈现出许多新的机制性症候。近年来文化知识界日渐出现的经典"延异化"、知识传媒化、学术媚俗化,都表明知识生产已被"后现代"重新释义,有待人们正确识读并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3.
透视我国的高房价:一般均衡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8年住房改革以来,我国房价一直以超过两位数的速度上升,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率,而且目前房价还在持续高速上涨.以2009年为例,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2009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显示:我国70个大中城市12月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8%,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的指数同比分别上涨9.2%、8.7%、7.4%和6.3%.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知识观与社会批判方法的知识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永军 《文史哲》2004,(2):17-18
现代西方知识论研究特别明显地表现了形而上学的特征:哲学家们对知识的研究不是从知识的获得过程和知识的最终形式上探究其中的思维活动内容,而主要是研究知识的基本性质、知识成为可能的条件以及知识表达的形式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些不仅构成了现代知识论的基本内容,同时也体现了知识论与认识论的不同。在当代,西方知识论发展的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随着分析哲学作为主流哲学的登场,"形而上学"遭到无情的批判与摒弃。为知识寻求形而上学根据之类的努力,被斥为无意义的东西。哲学、知识论回到经验论。虽然如此,知识论寻求知识根据的努力依然在进行着,只不过这样的根据表现为知识的诸种条件,包括真、确证(理由)与信念等,尤其是"确证"这一条件,构成当代知识论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5.
张治国 《江淮论坛》2010,(6):176-180
由于中外生态学界对生态批评的界定悬而未决,致使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形态的面目模糊不清。因而从立足点、指导思想、观照对象、研究范围、基本任务和终极目标等方面对其理论特性予以探讨,以及对作为生态批评主体的批评家的知识素养提出要求,十分迫切和必要。这将有助于人们清楚把握与准确使用这个概念,有利于批评家提升与其承担的生态责任相适应的实际操作能力,使生态批评更好地发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审美效益和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知识异化批判的三种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国忱 《北方论丛》2006,(4):117-120
正如各种事物、各个过程都有矛盾的普遍性一样,在人类知识的天堂中也具有二律背反。科学技术是人类活动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发展链条,但它像真理与价值一样具有内在的不协调性。无论是马克思本人还是哲学名流以及后现代主义流派都对其内在矛盾从不同角度进行梳理,甚至把它比喻为“双刃剑”。有的孤独、悲观而倍感失落,有的小心解构和大胆重建。只有以整体性为核心,才能走回归路,融入知识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7.
试论知识经济下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科学管理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彻底发生了变化。管理为适应环境的变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从集权到分权,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从机器管理到人本管理,从细密分工到流程再造。管理逐步走向人性化、知识化、柔性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封建道德的批判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同时也是最为外显的特征.由于鲁迅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及其实际上已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角色,道德批判同样是鲁迅思想革命的主要内容.鲁迅道德批判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世俗人生的各个方面,饱含着深湛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性.其中鲁迅判断事物和道德观念的价值准则也被完整地呈现.这些,对于一种新的道德观念的建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李淑梅 《学术研究》2004,19(8):28-32
知识问题历来是哲学家们反思和求索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从人的实践存在方式的视角理解知识 ,终止了旧哲学对终极知识的追求 ,也避免了对知识的经验式素朴理解。知识是包含在人的实践存在方式之中的 ,是以世俗的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世俗的、此岸的知识 ,是创造性地指导人的实践性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在当代 ,知识的运作方式具有了新特点 ,知识创新、扩散和运用具有了全球化的意义。知识运作方式的变化 ,使人的能力的发展具有了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