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山文化的陶器造型端正、规整,富有简洁明快的轮廓线,器型与器表装饰有机结合,实现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在纹饰上,这些陶器更强调线条的形式感,刻画镂空的空间感与黑陶的沉重形成虚实对比,更具有空灵的韵味。贴塑鼓钉、盲鼻,捏塑鸡冠耳、环形耳等不同装饰工艺体现了装饰与实用的统一。这些陶器漆黑光亮的颜色与极为简朴的装饰和器物造型特征相适应,线条成为其造型和纹饰的主要表现手法,通过简单纹样的重复、强弱变化来体现内在的和谐。这些对商代的青铜器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商代青铜器纹饰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 ,人兽变形、身体简化、蝉纹和吞噬姿态等特征说明其中蕴含着商王变形力量的象征。这种象征着变形力量的纹饰所表现的可能就是高祖夒。  相似文献   

3.
胡琼 《殷都学刊》2023,(2):25-32
商代青铜器“兽面纹”的艺术特征与商宗教思想体系紧密相联。“兽面纹”即“神面纹”,代表的是帝、自然神和祖先神的形象。“兽面纹”无一例外都凸显“神之眼”这一部位,目的是在祭祀时更好地沟通神界与人间。兽面纹的辅助纹饰动物纹可能是帝、自然神和祖先神的侍从,也是神界的一份子。神面纹在商代的大量出现,体现了商代以神为本的浓厚的宗教氛围,其背后是商王族天生受佑于神从而建立政权合理性的意识观念。  相似文献   

4.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朝鲜半岛出现了原始平底栉纹陶器和隆起纹陶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陶器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类似淤泥的细泥胎土以及在其中掺以细砂的胎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朝鲜半岛的陶器与其它出土品发生了重大变化,部分地区陶器形制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异,历史进入“无纹陶器时期”.早期原始平底无纹陶器和隆起纹陶器文化似属熊民族和虎氏族所有,以中—西区栉纹陶器为中心的文化可能属于檀君天神族,而褐色纹彩器或许是华夏“仙人”的遗存,这三支势力的融合构成了朝鲜半岛的史前黎明期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是中国南方青铜器的典型代表。新干青铜器在造型上既重视功能,又栩栩如生,有组合创生的特点。在纹饰上,兽面纹中虎面纹体现了吴城文化特征,燕尾纹和鱼纹多简省变形,因而具有表现力,象征意味浓郁,其线形纹饰对青铜器的体块特质互补,其总体风格有更多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6.
商代考古发现的牛状遗物,主要有青铜器、玉石器和陶器等,其中大多数出土于墓葬中。这些器物上的牛形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牛形器物;第二类为牛首装饰或牛首纹饰;第三类为牛面具。牛状遗物上表现的牛类形象为水牛,没有黄牛。殷商时期崇拜野生的、未训化的动物,而水牛正是未被训化的动物,多见于陶器、玉石器和青铜器上。牛形象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农业文化的发展,也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宋志春 《理论界》2013,(7):199-204
牛河梁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5500年。牛河梁红山文化陶器与纹饰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美术的重要源头之一,是古代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最重要的印记。本文从牛河梁红山文化陶器与纹饰的分布、种类、功能及其演变规律入手,从艺术形态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陶器及纹饰的形态,进一步探讨其审美价值及其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远古华夏陶器时代首先出现了数目字的刻符。陶文数字刻符与占筮术结合起来,就出现了"数字卦"。如崧泽文化遗物、安阳殷墟陶罐以及商代朱家桥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出现了数字卦,这与用甲骨占卜同时。古代汉字并非起源于八卦,而是相反,八卦由陶器时代的数字占筮发展而来;也就是说,八卦起源于原始陶文数字(十进制而非二进制)。因陶器时代一直延伸到春秋战国之际,所以可说八卦是陶器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正> 玉起(石奔),1963年出土于日照县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中.长18厘米,厚0.6-0.85厘米.其上端正、反两面都刻有单线阴雕旋转曲线围绕目纹而展开的兽面纹.图左上角是其反面的纹饰拓片;右下角是其面纹饰拓片.这件玉(石奔)的发现,不仅证明距今4400-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玉石手工雕刻技术已达到如此精美而成熟的程度,而且其饰文本身也为后来商代青铜器兽面文、饕餮纹找到了渊源.  相似文献   

10.
远古陶器上最早的线纹、绳纹、网纹与篮纹,不是古人作为装饰故意印制上去的,而是为了提高陶器的完好率,使之合于使用,用线、绳捆扎,用网兜、篾篮装束或用编织、纺织物缠裹粘贴陶坯,无意间压印上去的。古陶上的印纹经历过一个从乱纹到装饰纹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在青海的河湟流域发达的彩陶纹饰中,自马家窑文化的半山期到马厂期,“蛙纹”一直是动物纹饰中的主体纹饰,甚至到了齐家文化期以后“蛙纹”仍有发现。对青海彩陶中这种发达的“蛙纹现象”,不少人作过猜测和论述,但大都是从美学角度和图案本身去考察其所象征的意义和渊源的,却很少有人把它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民族交往及人类的迁徙联系起来加以论证。有关青海蛙纹的论述都认为,青海地区的所谓“蛙纹”与其它地区相当于马厂期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所发现的蛙纹相比较,其风格迥异——它已失去了早期蛙纹的写实风格,成为一种变体的“拟蛙纹”(或说“人纹”)了。笔者认为,蛙纹的产生、青海蛙纹的流行与传说时代的太吴部落及少典部落以及两者的社会交往、民族迁徙有着源洲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殷墟出土的器皿中发现,殷王朝人们已经掌握了日用器皿装饰的纹样构成并成功运用了平衡、均齐、协调与节奏的构成法则,创造出了绳纹、云雷纹、夔纹、蟠龙纹、三角纹、焦叶纹、斜云雷乳丁纹、饕餮纹等纹饰样式,依势器皿的造型状态,构成二方或四方连续纹样,装饰在器皿的不同位置。形象概括、简洁、乖巧,有一种朴素的美感,不少青铜器纹饰,层次分明,有单层和多层组合,视觉感极强,表现的素材内容是神话动物,饰于器皿的显著位置,借以玄耀王权尊严和宗族图腾的神圣。  相似文献   

13.
夏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滥觞期,出现了鼎、、爵等青铜礼器和戈、戚、镞、钺等青铜兵器,奠定了中国青铜时代以礼器和兵器为主的格局。造型方面,夏代青铜器逐渐摆脱陶器和玉、石器的造型特征,达到功能和美观的统一。纹饰方面,线条形式较为简单,赋纹位置大多一致,并出现了以镶嵌物组成的纹饰,具有抽象性、单一性和合成性的特点。风格方面,技术的不发达及礼仪的功用使其呈现出原始拙朴简约抽象和冷静自然的特色,有着初创阶段的独特美感。夏代青铜器显现出夏代先民发达的审美思维能力和高超的手工艺水平,对中国青铜器艺术的产生发展有着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瓷器渊源于陶器.我国商代首先创造出区别于陶器的原始瓷器;汉魏时期即烧造出真正的青瓷;北朝末年出现白瓷;隋唐时期“南青北白”并驾齐驱;宋代窑场遍布全国,并形成各种窑系,产品各具特色,争姿斗艳.辽瓷则在中原瓷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以她特有的艺术魁力和民族特色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15.
1992年12月至1993年5月,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分两次对位于喀什市北12公里、地处伯什克然木河及浩罕乡亚吾鲁克自然村南面的黄土台地上的一座唐代寺院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陶器、钱币和贝叶经等。其中有一件三耳陶罐,红陶质,颈肩部有三个拱形耳,耳上贴塑胡人头象。陶罐长颈鼓腹,从肩到腹部共有四层模压纹饰带。主纹饰带上有10个用连珠纹构成的圆圈,圈内各模压一个人物,人物造型有两种:一种是男子头像,男子侧脸,头戴宝冠,身穿圆领衫;另一种为一女子整身像,呈侧身跪姿,一手托高足杯,一手执胡瓶。头部有头光,佩戴耳环、项圈和手镯,身上的披帛迎风正舞。两种图案为一组,重复出现,共有五组,每一圆圈之间均用忍冬草纹间隔。  相似文献   

16.
陶器(pottery ware)是人类基于物质和文化需要,综合利用自然资源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创造出来的最早的人造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一万多年前,陶器的诞生,使人类由旧石器时代实现了向新石器时代的飞跃,并内在的导致了青铜器的出现。陶器诞生之后,经历了漫长的积累和发展过程,在距今三千三百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在探索粘土可塑性、耐火性、烧结性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实现了又一次新的飞跃——创造了原始瓷器。“陶”与“瓷”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并行发展,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7.
高句丽瓦当     
吉林省集安出土的高句丽瓦当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独具特色,工艺精美。主题纹饰大体有四种,即莲纹、忍冬纹、兽面纹、卷云纹。莲纹瓦当数量较多,灰色和砖红色均有,灰色者当面可见涂朱涂垩彩绘迹象。忍冬纹瓦当较少,  相似文献   

18.
鸟图腾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鸟图腾及相关问题王水根被誉为“长江中游的青铜王国”的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该墓出土铜器、玉器、陶器等各类随葬品1900余件,其中青铜器480余件,玉器1072件,陶器356件①。人们纷纷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它。笔...  相似文献   

19.
瓷器是我国古代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之一,可与四大发明相提并论.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期,我国就出现了瓷器的鼻祖——原始瓷.从商周到魏晋的一千多年中,是我国陶器向瓷器发展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20.
商代后期是我国青铜器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通过对当时社会制度的剖析来研究青铜器纹饰的艺术魅力及饕餮纹的狞厉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