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伟大理论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有三次伟大理论创新 :一是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理论创新 ,二是邓小平同志的建设理论创新 ,三是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党建理论创新。这三次伟大理论创新是探索真理的过程、与时俱进的过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过程、是党的领导集体奋斗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任何理论的演化都无法脱离其所属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演化历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融入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演化过程与中国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结合的过程,包含着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是指在国内外形势之下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书斋到世俗、由被少数人推崇到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历程。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统一的基本途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演化过程中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不断融合。在当代中国,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的问题,对指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探讨马克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论应实践之需要而产生并发挥指导作用又被实践所不断突破而不断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和先进文化代表的历史.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统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这种结合主要表现为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具备的借鉴创新的条件三个方面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认为借鉴创新是其中重要的一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其本身也是根据我国国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机理作为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本身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探索。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和和实现机制,其所涉及到的创新审视机理、创新互动机理,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反思机理和前瞻机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有机构成部分,对其理论本身的发展有一定的开拓视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最高成果,同时又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大实践已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的根本体现,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开创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面对新的使命和新的实践,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本质上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之间相互结合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面向中国实际,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理论,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用实践不断验证理论和创新理论。要保持这个过程连续不中断,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另外,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本质关系内在要求二者不仅要结合,更要开拓。  相似文献   

9.
借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一条重要内在规律,它要求并规定着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中要善于借鉴国外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并坚持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持续发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变革全部生产方式”作为经济领域内的革命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认识并解决经济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新起步、新发展、新思路、全面拓新。新发展阶段,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新境界,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立足于现实国情与经济事实、总结和提炼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科学性、开拓性、继承性、系统性、前瞻性、务实性、本土性、开放性等重要特征。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发展规律和实践路径,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人们对民族问题非常关注,解决民族问题的主张众说纷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它遵循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道路并不平坦,正确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要求以时代的创新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当代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向度,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依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呈现出面向实践的向度,其创新的理论逻辑展示的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的认知道路,其创新的实践向度蕴涵的是从实践中得出规律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的现实关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向度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机制:理论和实践联系,继承和弘扬结合。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当中国社会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遇到了诸多困境.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突破目前我国发展的现实困境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具体内容,在突破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困境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途径,在突破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困境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依据中国的国情和党情,正确阐明党的思想路线、最高纲领和阶段性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在农民群众占多数的国度进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其基本的和首要的工程。只有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并加以娴熟的运用,才能正确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战略和策略问题,党才能担负起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化标志着中国社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的革命性转变和整体性跃升;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过程;中国现代化不仅极大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本质,而且内在地决定和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逻辑。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党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准确地把握时代的实践主题,才能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实现党的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并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但是他们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具体化、民族化的思想.这些思想是共产国际的具体决策依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运用于中国和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两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含经济、政治关系和优秀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民族化、本土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中国延绵近一个世纪,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进入新世纪,肩负新的使命的理论工作者,定会回应时代的呼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揭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揭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新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运用于中国和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两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含经济、政治关系和优秀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民族化、本土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中国延绵近一个世纪,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进入新世纪,肩负新的使命的理论工作者,定会回应时代的呼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揭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