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权清晰是构成真正的合格的市场主体的首要条件,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也不例外。根据产权理论,产权清晰有三层法律含义和四项构成要件。依此来衡量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对民办高校产权的规范,至少有三个方面是不清晰的。应从对教育公益性的认识、借鉴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和我国与WTO接轨等三个方面来思考明晰民办高校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和鼓励民办高校产权合理流动,不仅符合资本本身的逐利特性,也是优化组织体资本机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民办高校产权流动不同于一般企业的产权流动,要始终坚持维护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法制化原则。民办高校的产权流动主要涉及举办者产权流动和民办高校的产权流动。当前,影响民办高校产权流动的主要障碍在于产权体系残缺,产权流动不完整;产权界定不清晰,交易成本较高;产权流动不规范,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要明晰举办者与民办高校的产权界定,建立完整的教育产权流动体系,依法规范资产评估程序,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产权交易市场,并积极完善民办高校产权流动的相关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办高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投资,投资人拥有其所投高校的产权,需要追求经济利益和投资回报。同时,教育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民办高校应具有公益性,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也都规定了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因此,民办高校存在着资本营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社会各界应积极思考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实现民办高校与投资人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的产权结构决定了其性质为面向市场的民办教育,目前,它靠依附母体公办高校与独立民办高校展开生源争夺,违反了市场竞争规则和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分层化的发展战略。因此,要实现独立学院的转型与发展,必须加大转型步伐,解决公益性与营利性的矛盾关系,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逐步走向独立,成为真正的民办高校。  相似文献   

5.
公益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也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增强、深化教育的公益性是所有从教育中收益的群体的共同责任.我们在阐释什么是教育的公益性及高等教育公益性的内涵的基础之上,论述了国家的财政缺位,引发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不足,阻碍了民办高校公益性的最大化.国家从财政方面给予扶持是民办高校公益性最大化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是我国教育产权理论的出发点。但是教育产权毕竟有别于企业的产权理论,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对我国教育产权作诠释,并对教育产权的性质与功能作进一步的界定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民办高校财产权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现行民办高校办学实践,认为鉴于筹资渠道的不同、学校类型及其性质的多元化,我国民办学校的财产权亦应为多元化。在承认民办高校均具有公益性的基础上,应根据纯捐资举办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投资举办的营利性民办高校与混合举办的民办高校的不同类型,区别规定民办高校财产权的进入、运作与退出的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公益性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机构,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当下的公益事业单位存在着行政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下、经费开支较大和管理体制不科学等问题.在深入分析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中存在问题基础上,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产权分析、制度变迁和国家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民办高校实施预算管理能够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但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预算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立和完善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预算管理模式,对于民办高校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产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办高校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民办高等教育产权的定义、特点、界定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产权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个人偏好与选择的角度出发,认为铁路运输服务在承担其经济任务的同时,也担负着保障公民基本出行权的职责,而这恰恰是铁路运输服务公益性的衍生基础。在利用公共选择理论对铁路服务的公益性进行剖析与定位后,提出了将铁路运输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的可分性程度作为其是否具有公益性的判断与定位标准。还认为在实行公益性铁路运输服务的同时也应该考虑铁路行业产权与服务分配机制对其公益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以往的相关研究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高校产权问题和教育质量问题分割开来研究,忽略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研究从中美比较的角度,揭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高校产权变化、教育监管理念和教育质量问题的内在联系。美国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都与经济自由化趋势相耦合,伴随着经济自由化中的私有经济成分的增长,高校产权状况发生变化。公立高校和公益性私立高校的产权都属于社会公有,营利性私立高校的产权属于财团或个人私有。在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中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与高校产权和办学理念相关联;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教育质量则与民办院校产权定位不清和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政府监管指导思想相关联。基于国际比较分析,本研究提出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监管和民办高校改革治理的建议,即明晰产权定位,建构全方位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教育质量保障的竞争性淘汰和终端监管机制,即毕业率与录取成绩正向相关。实现一流大学严进严出,普通大学宽进严出,全面保障大学文凭质量的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13.
公益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是民办高教得以合理存在并发展的基石.但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以及民办高校的运行过程是公益性和产业性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公益性是民办高教得以存在并发展的核心要求,而产业性存在的价值最终诉诸对民办高教所应具有的公益性的维护.民办高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公益性危机主要是民办高教制度建设不完善的表现,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维护民办高教公益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分类管理应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最基本的制度设计。由于我国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与阶段性,在民办高校管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行政偏见和政策岐视,导致民办高校出现法人性质模糊和产权权利残缺的问题。而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认定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构建完全的产权制度,使制度供给与民办高校发展的实践相适应。促进分类管理政策的落地,应该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和战略取向,扩大不同类型民办高校发展的制度空间,以差异化的政策支持民办高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府干预民办高等教育有其必要性,其外部动因源自推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需要以及缓解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的需要;其内部动因源自民办高校内部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倒闭风险增强、公益性弱化等问题突出、容易诱使民办高校滋生教育寻租腐败行为,因而亟需政府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6.
试论教育公益性与产业性关系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作为一对关系范畴存在的理论基础如下: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角度看,二者分别对应于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与私人产品属性;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二者分别对应于政府与市场两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从收益的角度看,二者分别对应于教育的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壮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已成为必然.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首先要达成强烈的分类改革共识,理解实施分类管理制度之必要性;其次是把握公平性、简易性两大基本原则,明确以办学动机、结余分配作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分类标准内容;最后是落实好高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政策扶持、综合协调机制等系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作为一种公益性高等教育机构,凭借自身的独特魅力聚合了社会闲置资源和力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服务和产品,也为更多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此,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需要政府公共财政提供必要资助,有其若干现实理由: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凝聚多方合力,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加强内外联动,促成高等教育良性竞争,构建高等教育竞争发展的良好格局;可以增加办学经费,提升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实力;有利于对其进行有力督导,全面引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程宏云  赵琪  石雪  丁铭 《国际公关》2024,(5):170-172
国际化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趋势。国际化教育追求的是跨文化、跨国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促进全球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竞争力。江苏省是中国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研究江苏省民办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具有一定代表性,为此,本研究重点聚焦影响江苏省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内外部困境,旨在探索符合江苏省民办高校的国际化模式和路径,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办学体制改革对于扩大教育供给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办学体制改革是对旧观念、旧体制的冲击 ,已经多次引发激烈的争论。争论的话题 ,较多在理论和政策层面 ,涉及到十对关系 ,即 :(1)公益性与商品性 ;(2 )产业性与产业化 ;(3)公共品与私人品 ;(4 )投资与效益 ;(5 )需求与供给 ;(6 )效率与公平 ;(7)选择与均等 ;(8)学校产权与学校管理 ;(9)经营与盈利 ;(10 )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围绕这十对关系 ,把握教育与经济的联系 ,侧重在经济学意义上展开讨论 ,有助于抓住问题实质 ,统一思想认识 ,积极稳妥地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