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对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价值取向的科学融合、专业和课程开发与社会性的和谐发展、实用性与以就业为导向的价值取向的辨证统一、当前价值与未来长远价值的有机结合等特征,这为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语言学科,包含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使其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推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原则应包括以价值引领为导向、以协同育人为目标、以系统性教学设计为质量保障。通过着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大学英语教材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与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一脉相承,具有国家教育战略意义。“课程思政”要求大学英语课程须肩负起英语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使命,因此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以实现这一育人目标。本文在社会文化理论的理论指导下,通过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进行教学改革设计和实践研究,旨在通过教师的显性教学引导和隐性价值熏陶塑造,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课程价值的取向是人们基于对大学(英语)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是人们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无论是从课程的目标内涵,还是从课程的内容选择及其实施方式上来看,都折射出一些特定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被深深地烙印上了不同的历史时代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变迁的特点:那就是始终围绕政治决策、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试图努力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院校高度重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开展,鼓励教师在大学英语及后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英语学习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跨文化交际课程也是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跨文化课程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真正学会用英语讲授中国故事,成长为具有中国立场和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6.
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加入大学英语能力训练实践教学。新的课程设置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后大学英语时代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基础上,探讨了慕课对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影响,并提出科学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宏观规划,全面提高英语教师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结合的能力,合理构建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网络化课程在全国高校应用已日渐普及,但对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评价理论和实践操作模式的研究明显不足。本文试图从当前网络课程学习跟踪评价的现状、网络课程学习跟踪评价的功能作用、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学习跟踪评价的运行途径以及大学英语课程跟踪评价系统模块设计与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跟踪评价的目标和指标体系,旨在提高网络课程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指导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结合话语分析理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尝试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师课堂话语分析框架,并基于框架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英语教师课堂思政话语能力。本研究通过分析教师课堂话语,以期引起教师对课堂话语的重视,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话语能力,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回顾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历程和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可以发现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转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就英语学习、教学模式、专业或学术英语等方面的需求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英语的转型应该着力于课程设置的改革,改变大学英语课程综合英语和基础英语教学的性质,建设与专业接轨、能够满足社会急需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与联系.语言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大学英语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遵循"三实、三化、三结合"的理念,构建"依托教材内容、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形成课前课中课后闭环、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采取多维度教学评价"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ESP 将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师面临职业挑战。通过在我国西部5所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和对6名开设 ESP 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讲授 ESP 课程的意愿及原因、困难及困惑,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大学英语改革的取向为基点,从课程体系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对课程定位与设置的误读.因此,今后大学英语教改工作应在正确解读国家对大学英语改革的精神的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重心,整合第一、第二课堂和网络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融宏观与微观为一体,"致用"为课程取向的多维度大学英语课程现,使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最终落实到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学分制改革和大学英语实践课程教学引入为背景,探究大学英语学习负动机原因及解决方法,探索地方理工科大学英语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和思路,对学分制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减缓学生英语学习负动机,增强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大学英语教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模块化课程设置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研究大学英语模块化课程设置可发现,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在基础英语阶段后开设后续课程和双语/外语教学课程,以确保整个大学阶段英语学习不断线,实践证明,这一方案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课程正面临重大改革与转型。文章试从需求分析理论探讨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开设专门用途英语的必要性。通过结合实习环节,学习者的延时需求可转换为即时需求。这种新思路旨在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角度,重新建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培养涉海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17.
迎接21世纪挑战,力争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英语课程是全国高校修读人数最多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最重视的基础课程之一,许多学校把英语能力列为大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在教学改革中举足轻重,受到广大师生和各级教学行政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如何构建校本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问题备受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者的关注。基于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对上海理工大学37名大学英语教师、10名教学职能部门负责人和702名非英语专业一至四年级学生,就英语学习目标、学生身份认同、课程需求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英语学习目标需求和身份认同呈现明显多元;2)学生身份认同多元与其对学校设定不同教学目标的愿望等呈显著相关;3)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内容取向多元。基于需求分析结果,研究构建了适应理工特点、对接学校培养理念的普通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校本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多元目标需求。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全面概述了中华女子学院2009-2011年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以及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手段、内容、方法、考核方式、评价方式和课程设置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研究实践证明:改革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其英语听说能力提高较为明显。。文章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还指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大学英语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这个时期的大学英语改革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与矛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变化与师资素质之间的矛盾;大学英语非学科地位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矛盾;大学英语部门转型与定位的问题。复合型人才理念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要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就要打破大学英语与专业课程的模块分割局面,实行校本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顶层设计;基于需求分析进行课程目标定位和设置,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强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学科和专业发展意识和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