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工业工程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实验和实践环节在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专业实验室是本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必要设施,也是与理论教学相呼应的重要实践平台。结合工业工程的专业特点,进行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工作。阐述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规划思想和实施方案,构建软硬件并重、面向现代专业技术、强调基础专业技能的综合立体开放实验平台,并对应规划基于CDIO培养模式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为创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关于企业所需日语专业人才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学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与企业所需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为明确大学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的差距,文章以录用过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日资企业及中日合资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考察了企业对日语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现状,总结了企业所需的日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并找出目前日语专业人才在工作岗位中经常出现的能力问题,为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生源层次的特点,指出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为当地汽车工业技术服务的一线工程师;确立了应用型车辆技术人才是育人与育才并重的培养模式;强调教学条件软、硬件建设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独立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工程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4.
将质量功能展开理论与民办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将人才培养类比为企业产品开发,引入企业质量工程的思想,构建出基于质量功能展开方法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设计与规划模型,并以西安翻译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与规划为例,详细呈现该模型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5.
实习基地作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必要环节。文中以辽宁工业大学汽车服务工程实习基地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实习基地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及该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就业型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基地教学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创建较早、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支柱学科。研究生态学大学生就业现状将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调查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2009届—2011届大学生就业去向,认为当前生态学大学生就业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学生就业观念、就业素质有待提高,学生考研深造与直接参加工作的矛盾。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及质量反馈工作,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7.
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电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实施国际工程认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和促进师生国际交流,双方共建双学位,融合德国工业4.0产业需求,设置合作办学中途退出柔性机制等举措,增强教师互访和网课辐射效应,持续完善国际化光电专业人才的培养。以近几年上海理工大学与德国高校的交流合作办学作为案例,探索符合我国人才实际需求的本硕博一体化贯通的国际化光电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矛盾,有必要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找出了制约重庆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改革培养方案,率先尝试"6.5+1.5"的培养新模式.经过多年实践,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面对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对培养多样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即将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也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专业为例,分析机械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培养现状和培养体系特点.基于资料分析和访谈的方法,发现目前存在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能紧跟社会需求的变化、缺乏专门的实践基地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双导师制度作用发挥缺失、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缺乏等问题.提出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争取政府和企业支持,加强校外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双导师制度作用,系统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建议,以期推进机械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衔接.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课程改革,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并以社会需求为主导,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一矛盾,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而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训练,是现代工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必然趋势。文章阐述了创新教育与高素质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改善实验教学环境与条件出发,提出了面向创新的机械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与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教育部"卓越计划"所提出的高校人才培养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服装行业发展对高层次设计与工程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提出针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构建服装数字化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和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提升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以培养具备服装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分析在新工科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长春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探讨现阶段应用型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重点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阐述了专业综合改革途径,构建了目标导向与核心能力相适应的“136”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提出了有效加强师资队伍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途径,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汽车服务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对辽宁工业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做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并从该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师资培训、专业汽车文化氛围等几方面,提出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磨料磨具制造、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方向的特点,初步探索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细致分析了课程体系的全面调整,系统研究了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总结了“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经验与特色。旨在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有特色的高素质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在总结现有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基础上,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项目引领、岗位实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三年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培养高质量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结合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人格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等素质结构;"人格品质培养、系统的知识传授、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创新能力培养"构成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高铁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产生巨大的国际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企业通过内部培训和岗位锻炼提供人才的方式已无法满足这种急剧扩大的需求.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是解决高校人才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矛盾的必由之路.本文在"一带一路"全新的背景下,结合企业和学校的实践,从校企合作的形式、组织、规划、实施、交流与发展等方面构建合作模式,以勾勒清晰的合作框架,为国际化后备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QFD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所培养出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是否满足用人单位以及学生自身需求的问题,将质量功能展开(QFD)理论与实验教学管理相结合,提出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功能展开模型(ETQFDM)。通过该模型的建立,明确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管理过程,分析出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与需求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质量以满足需求。本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工业设计学科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统一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就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并结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阐述本专业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