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德烈·马尔罗于1959-1969年担任法国首任文化部长期间推行的文化政策旨在文化的民主化,即艺术的全民共享,他的施政纲要之一就是在全国各地方建立"文化之家",其任务也正是文化部使命所在,即"使最大多数的法国人接触全人类的文化精华,尤其是法国的文化精华;使法国的文化遗产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文化艺术创作,繁荣艺术园地"."文化之家"为法国民众创建了一个直接接触文化的平台,拉开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文化民主化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马尔罗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其文学创作直指:人如何面对人类必死的生存的荒诞性。马尔罗的小说有浓厚的荒诞意识,并以个体独秀的方式抗争人类荒诞的命运;马尔罗在其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面对死亡的独特体验,反映了西方文化在"上帝死了"以后个体抗争死亡的个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担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文化部长的十年中推出了一系列文化保护政策,为法国现行的文化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历史语境下的法国文化政策不仅渗透着马尔罗式的文化哲学思辨,而且富有鲜明的戴高乐主义色彩,承栽着二战后法国民众重塑"法兰西文化大国"梦想.  相似文献   

4.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担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文化部长的十年中推出了一系列文化保护政策,为法国现行的文化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历史语境下的法国文化政策不仅渗透着马尔罗式的文化哲学思辨,而且富有鲜明的戴高乐主义色彩,承裁着二战后法国民众重塑“法兰西文化大国”梦想。  相似文献   

5.
马尔罗强调艺术的特有价值,恢复宗教艺术以及文化在全世界的开展。他认为宗教艺术才是“纯艺术”,而这种艺术只有等到把一个不纯世界否定掉以后才会出现。他把宗教仪式看成是十全十美的艺术,也是一种超越艺术的艺术。所以目前马尔罗正在和一些赞成把人从“负担过重的”睡眠中唤醒过来的优秀基督教徒一道为争取一个“涤除罪污”的艺术而斗争。马尔罗认为,人只要通过一所艺术和雕塑的“幻想陈列馆”就能占有古今各国的艺术,听到那沉默巳久的声音。音乐在唱片中,造型艺术在照相的翻印中找到了自己的印刷所。亚洲和希腊艺术的对比是马尔罗美学的基础之三。他认为古代亚洲艺术把人一笔抹杀掉了,而希腊则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地位上,不但绦毫没有剥夺他的青春、力量和笑容,而且还给他的容貌图上了一道神圣的灵光。马尔罗在希腊艺术里看到了一个对永恒、对神的否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美国作家海明威和法国作家马尔罗分别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和《希望》之比较,探讨两位作家在创作上的相似和相异。海明威的创作始终遵循着典型的写实主义传统,马尔罗则以超越常规的叙述形式,预言了后现代派的观点。他们都认为,人类的命运是悲剧性的,只有艺术是永恒的。所不同的是,海明威的英雄可能维护了他的高尚品德和人的尊严,但要么失去生命,要么丧失能力,失败是其结局;而马尔罗悲剧却具有潜在的成功,因为被赋予了一种超越个体的集体精神。  相似文献   

7.
安德烈.马尔罗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分为小说创作和艺术史论著两部分,而奠定他在法国文坛地位的则是他的6部小说。由于他年青时在东方的冒险经历,他的3部小说都以东方革命,特别是以中国革命为题材。其小说对当代人的状况、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哲理思考。马尔罗是较早提出“荒诞”观点的法国作家,他对荒诞主题的独特表现手法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现代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马尔罗的艺术形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形式问题入手,试图发现并分析构建马尔罗艺术形式理论的基石。因为对作者而言,艺术形式同人类的生存一样,始终是其关心的首要问题。其次,论述变形这一命题,按照马尔罗的观点,变形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和艺术生命的固有规律。最后,阐释人类、艺术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安德烈·马尔罗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分为小说创作和艺术史论著两部分,而奠定他在法国文坛地位的则是他的6部小说。由于他年青时在东方的冒险经历,他的3部小说都以东方革命,特别是以中国革命为题材。其小说对当代人的状况、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哲理思考。马尔罗是较早提出“荒诞”观点的法国作家,他对荒诞主题的独特表现手法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现代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文化政策思想是毛泽东文化思想中最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实践层面实现中国化的具体成果。与毛泽东文化理论思想相比,它具有准则性、实践性、革命性、先进性、开放性和教育性等特点。研究毛泽东文化政策思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勇 《东方论坛》2013,(5):39-43
銮披汶1938年出任泰国总理后大力推行极端民族主义政策,其中不少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文化改造国家法令推行的,因此也被称为“文化民族主义”。这一文化政策对泰国的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泰国现代社会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塑造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銮披汶时期的文化改造以西方社会作为模板,以作为民族国家的泰国能达到西方国家文明水准为目标,这与他对文化实用主义的认知有关。梳理并剖析泰国銮披汶时期的文化政策,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民族主义政策及泰国现代文化的生成根基。  相似文献   

12.
北魏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政权后,二者在对待民族文化和民族融合方面的态度不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不同,收到的政治效果也不同。东魏北齐大力推行鲜卑化政策,导致鲜卑族和汉族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在政治上败于西魏北周。西魏北周推行"外鲜内汉"的"关中本位政策",成功地促成了鲜卑文化和汉文化的结合,促成了鲜卑族和汉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傅娥 《南都学坛》2009,29(5):11-14
教化政策是汉代首创的政治举措,而教化之本在兴办学校,汉代大力发展学校教育,灌输儒家政治文化,培养儒化的官吏,增强了官吏推广教化的能力。儒化官吏亲自兴办学校,推行社会教育,宣传先进文化,使儒家的忠孝仁义道德深入人心,提高了汉代教化政策的实效,促进了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娼妓业的合法化、规模扩大化是淫化政策推行的基础,娼妓业管理的强化是该政策得以推行的保障,产业化是它推行的目的与归宿,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伪政权淫化政策的基本内容。该政策与日本侵华政策一脉相承,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极大地加速了沦陷区的殖民地化与社会的异化。  相似文献   

15.
马尔罗是法国当代文学的先驱,其二三十年代的作品,尤其是《人的命运》,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他那新型的思维和表现方式曾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建立在宗教之上的西方精神文明陷于崩溃。为了摆脱荒谬与虚无的侵蚀,作家在傍惶、苦闷中开始寻求新的人生价值.《人的命运》再现了这一寻求过程,其中行为主义的思想影响了包括萨特在内的一代人。不论是小说的主题,还是其创作技巧均走出了传统小说的模式。作者把一个帕斯卡尔式的主题融入1927年上海起义的背景之中,是希望在历史中寻求当时现实世界中无法找到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白万柱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双和尔山传奇》和广大读得见面了。这是我区长篇小说创作的又一收获。这部小说无论思想内容 ,还是艺术造诣 ,都不失为一部佳作。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是中国最黑暗的历史时期。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堡垒在风雨飘摇中即将崩溃。为了挽救覆灭的命运 ,清政府推行了新政。新政在蒙古地区的内容尽管花样繁多 ,但最主要的便是“移民实边”政策。这一政策破坏了蒙古社会的整体结构 ,使蒙古人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草牧场。由此起因 ,从本世纪初开始 ,蒙古土地上发生了持续数十年的此起彼伏的揭竿起义。在科尔沁草原上 ,率…  相似文献   

17.
德国对华文化政策的出现是同德国的“世界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武力侵华过程中,德国殖民者便认识到了通过文化手段对中国施加影响的重要性.摩洛哥危机的爆发更坚定了德国统治者推行对外文化政策的决心,他们把中国选取为推行这一政策的首要目标.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推行对华文化政策的中心机构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8.
马尔罗是法国当代知名作家、政治家。1901年生于巴黎。他与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一样,同属战后迷失方向的那一代。一次大战使西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陷于崩溃。青年时期的马尔罗在精神上无所适从,在孤独不安中受到虚无主义的侵蚀。精神上的傍惶加上股票生意的破产,使他把目光投向东方,转向亚洲。马尔罗二十年代在印度支那的历险除了经济上的原因以外不能排除其另一动机,即对西方世界的悲观失望使他寄希望于在东方找到一种新的精神文明。其著作《西方的欲望》(1926)即以一中国青年与一欧洲青年书信为形式,在文化、历史及哲学诸方面对中国…  相似文献   

19.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积极反思人类生存现状的基础之上,对世界未来发展形态的一种前瞻性擘画。总体观之,作为“类”存在的人的主体自觉以及马克思主义“类”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逻辑基点, 现代“人类交往”方式的演进与普遍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现实基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思想源点。逻辑起点、现实基点与思想源点共同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生成之源,对其系统、深入的阐释与审思则是我们学习、领悟、实践这一伟大构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六十年代以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推行和发展了一种国家合作主义的政策和思想,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本文对国家合作主义的政策和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家合作主义是在新加坡的民族运动、文化交汇、历史传统、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因素的压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产生的,它是一种“超阶级”的带有民主色彩的现代化导向明确的现代政治集权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