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封建女皇,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公元655年,唐高宗立她为皇后以后,开始参与朝政。660年,高宗因“风弦头重”不能审理国家大事,“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683年,高宗病死,武则天正式掌握了唐朝的政权。先后而立的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实际上皆为傀儡。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自为皇帝,直到705年退位,掌握国家政权长达四、五十年之久。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自古迄今,评价不一。但我认为武则天还是一个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她当政期间,推行的许多政策、措施都是唐太宗政策、措施的继续和发展。她不仅把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发展了,并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社会比较安定,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边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封建文化也达到相当 相似文献
2.
武则天与洛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朝建都长安,称洛阳为东都。从唐高祖至唐高宗,都是以长安为其政治中心。但武则天亲自执政以后,洛阳取代了长安的地位,成为武周的政治中心。原因何在,本文拟作探讨。 (一)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四日,唐高宗死,七日,中宗即位。光宅元年(684)二月六日,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另立睿宗。从此,武则天就成了实际上的皇帝。九月,武则天又改东都为神都。从唐高宗死到武则天退位的二十多年间,武则天除了长安元年(7O1)十月到三年十月的二年住在长安以外,其余时间一直住在洛阳,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退位,中宗重新上台。二月,就又改神都为东都。显而易见,武则天的政治生命是与洛阳共始终的。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正> 王船山认为在武则天统治下,“嬖倖之宣淫,酷吏之恣杀,古今未有也。” (《读通鉴论)卷二十一《中宗》,以下凡未注明出处者,均见此卷)但船山承认武则天之朝有正人存在,有邪正之争存在,而且结局是正人胜利。船山对武则天虽持否定态度,但在若干地方,也有所肯定。王船山将武则天与唐之懿、僖、宋之徽、钦相比,认为武则天之恶,远远超过他们,但是, 相似文献
9.
《武则天出生于广元》一文列举论据十余条目,但全是稗官野史和诗词传说之属。如开头便引用张邦伸的《云栈纪程》(笔记):“广元县南有‘黑龙潭’,武后母感溉龙而孕也。”既是传说,又带着非常浓厚的迷信色彩,难以使人赞同。“野史”有时是可以补正史的不足的,但它与正史的矛盾,必须得到恰当的解决。若武则天果真出生于四川广元(故利州),即令是她父亲刚刚迁任至此(贞观二年,公元628),她便出生,那么她贞观十一年十一月(637)被选入宫给太宗当妃子时,只有九周岁,这有可能吗? 而《资治通鉴》和《新旧唐书》皆写明她入宫时为十四岁,二者相差5年,这一矛盾如何解决? 武则天死于神龙元年(705),《资治通鉴》写明享年八十二岁(《新旧唐书》则误差一岁,分别为八十一和八十三,概为笔误),以此二事上推,则皆是生于武德七年(624),亦和武后父初任利州都督时相差5年,这一矛盾又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0.
11.
12.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武则天的评价虽不尽相同,但在一个问题上却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武则天是位成功者。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史学界泰斗范文澜先生就认为:“自贞观时期所取得的成功——统一和强盛,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得到切实的巩固。”吴晗先生更认为:“武则天当权前后50年间,生产发展了,土地开发了,人口增长了,疆土开扩了,文化提高了。和许多外国也有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而且还应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开元时代的政治家都是武则天时代培养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武则天时代长期的巩固发展工作,开元盛世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近年来吴枫、常万生所著《则天女皇》又一次肯定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女皇执政的五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兴旺发达的时期,社会比较安定,人口显著增长,经济较为发展,文化得到发扬。同时,这个时期的民族关系基本稳定。”“特别是,她,一个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生活的女人,居然端坐于最高的位置上,雄视八方,号令天下,不管是战功赫赫的武将,还是满腹经纶的文臣,都俯首于她的裙裾之下,口呼万岁,洗耳听命。而拥有六百万户的国家也以其强大的身姿傲立于当时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关于武则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研究武则天的人很多,但从未有人用比较史学的方法研究武则天,为了冲破武则天研究中的沉寂局面,力争有较大的突破,本文想做点尝试,以求抛砖引玉。一、把武则天和世界中世纪时期所有的女皇进行对比研究在长达近12个世纪之久的世界中世纪时期,有十四个封建国家先后出现了廿八位封建女皇。世界上最早出现封建女皇的是朝鲜、中国、日本。朝鲜的新罗,先后出现了善德、真 相似文献
14.
乌廷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7,(7)
一九七四年,“四人帮”的御用班子梁效抛出一篇《有作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北京大学学报》一九七四年第四、五期)的反党文章。这篇黑文是“四人帮”为篡党夺权制造反革命舆论的代表作,也是“四人帮”伪造历史的黑标本。它流毒甚广,影响极坏。当前为了肃清“四人帮”在史学领域里的流毒,明辨是非,划清界限,批驳这 相似文献
15.
武则天的诛杀政策刍议赵建坤武则天做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成功,除了善于利用当时的客观条件,顺应庶族地主阶级势力崛起的历史发展趋势外,还与她采取的诛杀政策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一些学者在评价其诛杀政策时,过分强调其积极的一面,忽略了诛杀政策是武...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武则天是被传统思想歪曲的历史人物。唐以后的史家虽无法完全抹杀她政治上的贡献,但却往往以封建正统观念在这位女性政治家的脸上涂抹层层污秽。旧的史剧多以传统的史学观点写成,其中,武则天都是被作为反面形象描写的。在五四以后的戏剧中,武则天的形象逐步由反面转为正面。在这方面作出努力的首先是宋之的、田汉等剧作家。但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