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探讨区域一体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一体化与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对区域一体化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约束机制进行了详细剖析,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提升环保意识,通过区域内产业结构多项工作的结合形成区域规划整体化,通过区域商贸规模化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通过健全区域协调与指导的全面制度来促进区域一体化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指向与调节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国 50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社会随着区域经济政策指向几经巨变 ,在每次大的变革之后 ,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 ,改变着既有的区域经济格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同于发达国家 ,面临着发展、公平和效率三个主题 ,其中发展是最重要的。对中国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指向与调节机制进行研究 ,阐述经济发展主题的转换 ,有助于我们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 ,利用好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 ,加强对西部的支持政策的力度。一、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重点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区域经济的…  相似文献   

3.
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是经济活动的载体,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保障,而良性的经济发展又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因而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二者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历史的启示和理论的反思在我国四十多年寻求区域发展的道路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平衡发展到倾斜发展的转变。前三十年,国家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畸形偏集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实现生产力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5.
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作者对地区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安中轩 《兰州学刊》2008,(8):58-60,87
培育和发展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然是我国区域宏观发展战略的一大目标。文章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及区域发展新格局之间的关系,指出当前我国已到了城市群发展阶段。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各地区竞争力,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打破地方封锁,推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因而是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必然出现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先发区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本文认为,在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时(印走向非协调时),将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因此受阻,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市场需求不足而减缓;后发区域产业承担的能力低,致使先发区域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阻碍了先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后发区域经济基础差,投入少,劳动力素质不高,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区域经济联系弱化,经济增长受阻.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两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8.
9.
10.
李宏 《兰州学刊》2004,(4):148-149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上 ,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重点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 ,虽然从静态上来看我国东西方向上的差距远远大于南北之间的差距 ,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重心的主要变动方向由高纬度指向低纬度 ,表明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南北方向上。其成因主要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发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北方。为了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区域政策 ,更主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 ,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上看,由于黑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各经济板块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加之强锏性的行政命令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黑龙江省要形成多元互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注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注重发展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及不断强化区域间的产业协作至关重要。惟其如此,才能依托优势产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才能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国内领先,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严重,虽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难以避免,不可能齐头并进。但积极实施各区域间优势产业的分工互补和空间优势区域的分工互补,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鼎湖区的实际,在此做些探讨。1.肇庆市鼎湖区的基本情况肇庆市鼎湖区是1988年3月成立的市辖县级行政区。辖4个镇、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分析●蔺志昭束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不平衡的历史过程,由此形成并扩大的地区差距在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存在。解决地区差距的关键是如何使公平与效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和谐状态。伴随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差异的明确化,公平与效率也被证明可在一定...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沿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2004年,我国根据区域发展水平的条件和差异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个经济区的新格局,这次区域的划分符合"十一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我国在新区域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采用泰尔指数公式计算出江西11个地级市的区域经济差异,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地理、区域经济政策、制度、交通条件、人口素质、对外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七大方面。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五大对策: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二是建好三个轴线:南昌—九江—武汉轴线、上海(杭州)—上饶轴线、广州—赣州轴线;三是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四是一手抓城市经济,一手抓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五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7.
因主流经济学本身的缺陷以及传统研究把握区域本质方面的局限性,至今在把握实现协调发展机制方面仍存在欠缺。基于现实的块状经济和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角度,本文提出了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不断强化发达地区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而要打破这种循环累积机制,则要降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一体化程度,必须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设立一定的政策梯度的主张。而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欠发达地区则应实行有别于发达地区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正> 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要进一步促进多层次、多形式的科研与生产的横向联合,并且要把以技术开发工作为主的大多数科研机构逐步下放到企业、企业集团并与其实行紧密结合,以解决科研与生产相互脱节的问题,并推动科研与生产的发展。因此,探讨科研与经济生产协调发展的机制,对进行科技体制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里我们把技术开发型科研子系统与经济生产子系统的组合定义为科研经济生产发展系统。子系统之间的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构成了科研经济生产发展系统的反馈作用,形成了闭环控制。科研经济生产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科研经济生产发展系统内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并依据各个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在此,结合6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的三条基本经验,以求实现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坚持区域经济的协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党的十四届五。11全会《述议》提出的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改革开放17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在发展的总格局中,东部沿海地区波澜壮阔,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于几,今后15年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东西差距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个突出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是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