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政治领域中结成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和谐是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必须通过构建和谐央地关系、和谐党政关系、和谐党群关系、和谐政党关系、和谐阶层关系、和谐民族政治关系,实现政治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关系三者的和谐,从而达成民族地区政治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术界关于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的研究在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综合性的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特别权力关系、具有特别权力因素的公法关系以及契约关系等性质判定上产生争鸣。高校与大学生是有角色区分的,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法律定位,从而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术界关于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的研究在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综合性的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特别权力关系、具有特别权力因素的公法关系以及契约关系等性质判定上产生争鸣。高校与大学生是有角色区分的,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法律定位,从而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4.
美术系多年来存在着专业思想教育淡化的问题,为此,应要求学生摆正八方面的关系。1、美术专业和师范性的关系;2、美术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关系;3、个人和亲休的关系;4、艺术和人品的关系;5、学习和活动的关系;6、课堂学习和课外自修的关系;7、学科谏和共同课的关系;8、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毛泽东党际关系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党际关系的目标和宗旨、党际关系的准则、党际关系的方针、党际关系实现的具体形式、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它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党际关系的思想;在实践上,它将长期指导中国共产党政党交往的实践,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系性媒体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德育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行政与学术之间的关系,还有心理角色关系等。这些关系的存在与发展对于德育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充分利用和有效调节各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关系性媒体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德育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行政与学术之间的关系,还有心理角色关系等.这些关系的存在与发展对于德育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充分利用和有效调节各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八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高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八个基本关系:学校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关系;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重点发展与兼顾其他的关系;学校发展与教职工利益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现象学视阈下,"人—技术—世界"呈现具身关系、解释关系、它异关系、背景关系、赛博关系、合成关系和替代关系等多重关系。多重关系中的人、技术和世界是相互关联着的三个要素,任何一种单因素决定论都会打破人—技术—世界关系的结构平衡,并导致人与技术的双重异化。在多重关系中的技术的意向性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进入世界的指向性。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主旨就是要求从人与技术关系回到人与世界关系,其进路是通过调适技术的意向性来重建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人与世界关系。  相似文献   

10.
和谐民族关系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民族关系主要包括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以及建设和谐民族经济关系、和谐民族政治关系、和谐民族文化关系等。民族平等是民族关系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和谐民族关系的标志;经济关系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经济基础,政治关系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政治保障,文化关系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  相似文献   

11.
虚拟式表现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一种“距离”,距离的产生必然会导致空间的转移和时间的推移,反映在虚拟式的语法结构中就是时态的变化。建构英语虚拟式的语法结构与人类经验结构的“像似性”,得出语法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受其制约或支配的。  相似文献   

12.
从“裸官”看“裸X”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网络新词"裸官"为透视点,通过对"裸官"的简要分析来深入挖掘"裸"的核心义、"裸X"结构在语义和功能上的整体特点及其得以流行的内在原因。认为自"裸捐""裸退"等词兴起后,"裸X"结构逐渐开始成为一种流行结构槽,并在泛化过程中衍生出多种语义,"裸"的核心义为"没有";"裸X"的整体功能也逐渐扩大,表现为语法结构增多,可充当多种句法成分;"裸X"结构的流行有形式与意义上的语法基础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那什么"共时系统中的各种用法进行了描写分析,并从历时角度进一步探讨其语法化过程:结构上由"那‘什么np’"到"那什么"单用;语义上由有所指到虚化为一个语用标记。"重新分析"和"主观语用推理"是其语法化机制;"那什么"的特殊含义与句法位置为其语法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论“X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味”的本义是指物质性的实体(实语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意义逐渐虚化,语法化进程加速。目前以“X味”形式产生新词(语法意义上的词)的能力增强。本文试从“X味”结构中“X”的构成类型,“X味”结构的语用功能两个方面对该结构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于"字共出现了183次,其中由介词"于"所组成的介词结构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灵活多样。在句法功能上,"于"字结构在句子中主要是用作补语,少数用作状语。在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以表示关联对象的为最多,表示处所和范围的次之,而引介动作的受事以及表示时间、被动的比较少。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讨论语法化过程中补语"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句法环境.补语"却"的句法环境有两种格式,即"V"和"VCO".同时,类似补语"却"的"得"、"著"、"取"等字,在语法化的过程中,其句法环境也是"VC"和"VCO".  相似文献   

17.
海南琼文话中表数量疑问词"多少"的"偌ua33多"或"夥ua33多"是高频词,"偌"、"夥"的本字应为"何",是古汉语虚词在闽南方言琼文话中的保留。其与"多"组合成"何多",具有与广州话"几多"、潮汕话"若多"一致的句法功能分布和语法化轨迹,为"结构相同,虚词不同"是汉语方言在语法方面的特征提供了理论佐证。  相似文献   

18.
"V在了N"结构(如"放在了桌子上")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新兴的语法格式。文章试图从共时和历时角度对这一格式的形成原因进行探究,着重从语法化角度来说明"V在了N"结构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尝试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汉语中句首的"介词+小句"结构①的语法归属问题。文章从介词引导的小句入手,审视了该小句与后面小句之间的关系,并重新分析了介词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从类型学的视角来看,介词同样具有连接功能,介词后的小句通过介词与随后的小句连接成小句复合体②;从拓扑学的视角来看,从"介词+名词词组"到"介词+小句"体现了环境成分到从属小句的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身冷汗”短语中 ,“身”不属于量词 ,它从名词中游离出来 ,但还没有真正游向量词之列。“一身”也不是数量结构。“一身冷汗”类短语可以完成一般数量名短语不能完成的同义转换 ,在语法功能上 ,这一类短语具有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