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对藏族历史的研究,从根本上讲是全国解放后才逐步开展的。在改革开放的形势要求下,藏族史的研究势头有新的发展。首先是研究队伍的壮大,不仅有史学界的学者,也有一批新生力量成长起来,尤其是一些藏族青年开始对自己民族的历史研究产生了兴趣,并已陆续发表出一些独具特色的见解。其次,近年来的藏史研究已有某种程度的突破,有些陈旧观点逐渐得到澄清。藏族史的研究任务比较复杂,涉及的问题也多,如对吐蕃王朝的认识,藏族形成的时代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也可以说存在着从头抓的问题。本文从这一认识出发,谈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吐蕃统一政权是藏族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大放异彩的时代.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吐蕃贵族在吐蕃政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韦氏家族在吐蕃贵族中极其显赫.韦氏家族成员几乎贯穿了吐蕃政权的始终,对吐蕃政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多吉平措 《西藏研究》2023,(1):83-89+158
历史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是史学研究的基础。藏族历史叙述模式一直带着强烈的“著书环境”,使得历史文献的考证与分析成为藏族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吐蕃历史研究,就不得不提到吐蕃历史研究这一概念以及记述吐蕃历史的各类文献。针对吐蕃历史的研究,相关史料众多,这些史料因属性的差异、内容的不同和形成背景的区别,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总结和分析每一阶段呈现出的藏文史书典籍对吐蕃历史叙述的不同态度,可以探究西藏社会发展过程中史书所表现出的文化意义等较为深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西北民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研究人员汤开建及刘建丽辑校的《宋代吐蕃史料集》(一),是一部具有重要藏族历史研究价值的图书。最近,四川民族出版社已排校完毕,即将出版发行。 关于两宋时期的藏族历史,在藏学研究中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其主要原因是资料的贫乏,给藏学工作者带来诸多不便。对这一时期的藏族历史的记载,在藏文典籍中是很少的,在汉文文献中虽有涉及,但散见于茫茫的文海之中,查阅起来十分费力费时。为便于对两  相似文献   

5.
吐蕃时期是藏民族形成的历史时期,也是藏族文化逐渐定型的重要历史阶段。众所周知,佛教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文化的传入、传播和发展中,翻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打算对翻译在佛教文化的传播中的历史作用,和它在藏族文化形成中应有的历史地位进行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推进对这方面的研究。吐蕃时期的翻经翻译中心主要有两处,即吐蕃本部地区和敦煌,本文主要国绕吐蕃本部展开。译经起源学术界一般认为,佛教是在松赞干布时期正式大规模传入吐蕃社会的,但也并不排除藏文文献中记载的佛教在拉托托日聂赞时代就已渗入吐蕃的可能性。佛教之所以在这个  相似文献   

6.
关于佛教何时传入吐蕃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以往的藏文史书中不乏记载,似乎毋庸再赘。但它们大多是就宗教谈宗教,而对因社会意识形态而产生并发展的社会环境或日历史背景却常常忽略不计。笔者多年从事吐蕃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为吐蕃时期的社会历史与佛教文化密不可分,故而对吐蕃时期的佛教发展情况作了一番详细的考察,认为有许多问题可以展开讨论。本文拟将吐蕃时期的佛教分为初传、早期、中期、盛期四个阶段分而述之,并对其中有关问题略加考论。  相似文献   

7.
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据文字记载的传说,约计有数千年的历史。若从吐蕃世系产生算起,也约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特别是松赞干布以来,关于以释迦佛教传入为主的宗教史和各王统记的大量历史文献,如今仍历历可见。这些都是研究西藏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如宝藏一般,确是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难以寻觅的无价之宝。但是,若要科学地去研究西藏古代真实历史,在一系列的重要问题上,由于理论说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七至十世纪初,当东部汉地正处于封建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唐王朝的时侯,而祖国的西部,由藏族人民建立的吐蕃王朝也崛起于青藏高原,在藏族历史上写下了最为荣耀的一章:藏族人民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这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唐王朝与吐蕃王朝的全部历史,也许我们会发现,在唐朝与吐蕃的宏伟历史画卷上,有着相似的一幅:这就是吐蕃的朗达玛赞普灭佛事件与唐朝武宗皇帝的灭佛事件。比较这两次有名的灭佛事件,找出二者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对我们  相似文献   

9.
吐蕃法律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时期是藏民族发展史中重要的历史阶段。吐蕃的法律文化渊源深远。它既源于吐蕃本土习惯和苯教文化 ,也受到中原佛、道、儒文化和印度法文化的影响。研究吐蕃法律文化的渊源和特点 ,是考察藏族法律文化嬗变历史规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吐蕃王族族源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族历史的长河中,吐蕃王朝对藏族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吐蕃王朝建立以后,一个统一、强盛的藏族开始著称于世。因此,吐蕃王族族源的研究,向来为学者们关注。 关于吐蕃王族族源,过去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源出印度说,二是源出西羌说。 有些藏史记载,佛陀在世时,曾预言西藏将有人类形成,并预言菩萨猕猴和罗刹女结合繁衍出藏人;又有说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来自印度的释迦族或乌仗那王族。这种观点受到大多数藏族学者的否定。他们指出,佛陀出世之前,西藏的历史篇章早已揭开,并非佛陀寂灭之后西藏才有人类。考古发掘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聂赤赞普出自印度之说本有菲薄藏区之嫌,殊难令人信服。为什么西藏的赞普不可能出自西藏本土呢?  相似文献   

11.
藏族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吐蕃时期,是藏族医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藏族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深受汉地医学的影响,特别是公元641年和710年,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吐蕃之间关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地医学也随之传入吐蕃,并促进了吐蕃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期数一…总期}页码云┌─────────────┬───┐│在调整中前进的我国畜牧业 │蔡子伟│├─────────────┼───┤│英俄对藏经济侵略的历史考察│黄万纶│├─────────────┼───┤│西藏的盐粮交换 │安新固│└─────────────┴───┘毛各6蔽一百一…作者1期数陌扁际霄西藏古代史的两点简短注释《颇罗墉传》中的历史资料选译吐蕃治下的汉人达赖五世朝清考仓央嘉措生平疏议藏族族源探索古代藏族卜辞关于吐蕃、各王的生卒年代的探讨《吐蕃传》地名考释(一)论象雄((吐蕃传》…  相似文献   

13.
藏族     
藏族藏族人口约460万,主要分布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名山大川纵横排列,长江,黄河发源于此。藏族自称“博巴”。历史上人们曾对藏族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唐宋称“吐蕃”,元代称“吐蕃”,“西蕃”,明代称“西蕃”,清初称“图伯特”、“唐古特”等。...  相似文献   

14.
吐蕃石刻文     
《西藏研究》2009,113(1):F0002-F0002,F0003
吐蕃石刻文是古代藏族先民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古藏文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吐蕃历史宗教、政治制度、社会发展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5.
藏族传统史学的体系及其史学观念的总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同时也有其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献。本世纪初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吐蕃时期的历史文书表明,至少在公元9世纪,藏族已形成其风格独具的历史编撰体系了。 那么,藏族的史学也应该有一套传统的编撰原则、方法,即应有其特别的史学观念作指导,换句话说,如同汉民族有自己的史学史一样,藏民族也存在在一系列历史时期中的史学发展的历史。可惜的是,在现代藏学研究日益成为国际性的“显学”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注意研究藏族史学及其历史发展情况。 本篇文章,是笔者正在进行的“藏族史学史”课题中的一个专题,拟就藏族史学的体系作一综合性概括,总述其体系构成及一般特征,冀抛砖引玉,得学界同仁之诲正。  相似文献   

16.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 《中国藏学》一九九五年第二期的来函照登栏,刊出吴均先生引用不少史料、论证古代汉文史料对藏族的称谓——“吐蕃”一词由来的信函,读后受到启发,也想述说自己的一孔之见。 吴均先生对藏族的历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很有研究,我不仅早有所闻,而且研读过所能搜集到的有关文章,受益不浅。 对“吐蕃”一词议论纷纭、各述已见,这对辩明有关问题很有禆益。在此本着学  相似文献   

17.
藏纸考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出现,不仅使记录知识、传播知识的工具实现了藏纸考略改革,而且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并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了重大作用。探讨藏族造纸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对藏族的造纸史、印刷史、图书史、科技史和文明史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现有的史料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藏纸生产历史作粗略的考证。在造纸术还没有传入吐蕃之前,藏族曾经使用过树皮、石片、羊胛骨头、木板、竹片、羊皮等作为书写载体。那么造纸术究竟何时传入吐蕃和开始生产藏纸的呢?据《旧唐…  相似文献   

18.
《世间本教源流》是藏族历史上的著名学者琼布·洛珠坚赞所著的本教史著作,是现存为数不多的本教流派著作之一。这部书不仅详细记述了本教的历史渊源和教法传乘,而且描述了本教对藏族早期历史的影响,佛教传入吐蕃初期与本教的强烈对抗,本教徒与吐蕃王室的关系甚至与之相关的座次排列和装束等。同其它本教史籍一样,本书中的许多叙述与佛教史家的说法有很大区别,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对藏族史、藏族宗教史以及藏族古代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一著作的成书年代约15世纪。关于它的作者,我们知道的不多。此书一直以手抄本传世。本世纪初,意大利著名藏学家杜齐在西藏见到这本书的一个手抄本,并在其所著《西藏的宗教》中,第一次提到它,但因未能出版而未能被学术界充分利用。不久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才让太副研究员在四川阿坝发现了这本书的一个完整的手抄本。本刊编辑部特约多杰南杰先生翻译出来,酌情加注,分两次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近年来,各地相继发现了一些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的藏文史料。这些手抄本中,许多是珍本或孤本,弥足珍贵。这里发表的《世间本教源流》即其中之一。热诚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有关线索,积极推荐,以便使这些重要史料为学术研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元七世纪中叶,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是我国藏族历史上一个建树卓著、创造了空前繁荣的奴隶制文明的王朝。对吐蕃历史的研究,是整个西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向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在运用吐蕃时期的古藏文原始资料来从事吐蕃研究方面,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最近,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敦煌吐蕃文献选》(汉文译注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20.
关于吐蕃赞普生卒年代,中外学者历有争论,本刊总一、二期已发表汉族学者的一种看法,供研究参考。现又发表诺普桑珠同志完全根据藏文史料得出的初步探讨,虽然文中仍有相互矛盾之处,仍不失为一家之见,特全文刊载,对我们在研究吐蕃王朝历史时,不无补益。诚如作者所言:“欢迎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