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通过王琦瑶这个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个饱含上海特色的女子——王琦瑶。王琦瑶是《长恨歌》的灵魂人物,也是上海弄堂的女儿,在她的身上体现着上海人最本质的特色。王琦瑶的身上,不仅有着上海人所独有的开通、追求开放型的文化,处事精明,个体自立,注重生活细节、从日常生活中定义人生价值,也有着小市民的习气,功利的爱情婚姻观,虚荣心,以及对政治的冷漠和回避。《长恨歌》是将人与城交替来写的,人即是城,城即是人。王琦瑶的一生不仅是一个女人沧桑的命运,也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弄堂岁月的缩影。王琦瑶用自己唱出了一曲动人的“长恨歌”,可以说解读了王琦瑶,便解读了大上海。  相似文献   

2.
王安忆《长恨歌》的艺术成就集中反映王琦瑶形象的塑造上。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女儿,是象征上 海文化的艺术雕塑,是王安忆用语言建构的“个人心灵世界”。透过王琦瑶,可以看出王安忆在小说形象学、主题 学、叙事学方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时间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去审视《长恨歌》中王琦瑶这一女性形象。在历史性维度中,探讨其女性的命运以及角色问题;在共时性的维度中,分析其自身存在的形式与生活状态,并且通过这一形象揭示出其文学价值和文学吏意义:王琦瑶的形象实现了作家所赋予她的上海精神的代表内涵。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中女主人公王琦瑶是作家笔下上海文化的代言人,同时,这一人物在小说中还有着形式上的意义。她是沟通边缘与中心的媒介,体现出女性由边缘向中心的努力,同时也显示出作家在创作中从形式向意义的追寻。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的创作轨迹多变,她在《长恨歌》和《桃之夭夭》中塑造了两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王琦瑶和郁晓秋是同一时期的上海女人,经历着同一种市民生活,虽然两人的生活环境相似,但二者在客观环境和主观世界方面相差甚大。王安忆如此创作,具有值得注意的因由。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的《长恨歌》表现出与张爱玲小说的相似性。《长恨歌》是以一个女人的一生来描述上海这座城市的长篇小说。小说从“生命的韧性”和“人生的安稳”两个方面表现主人公王琦瑶的人生,并进而归纳对这座城市的认识。这与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倾向相契合,它们都来自女性的经验记忆,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女性心理。  相似文献   

7.
华都大楼中居住的中年女性各有风韵,她们曾经插队在山乡,精神与生理的压抑使之在今天的大都市里的奔放性格有了铺垫和原因,一位社会学家促成了她们的身体书写,释放个性。老上海的影星骆秀音、新时期电台播音员林月,她们的悲欢故事形成叠印,而从乡村来的钟点工小秋却预示上海年青女性的新的未来。加之比较文学中新的审美发现与感受,如骆秀音与王安忆《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如姚征冬与赵长天《不是忏悔》中的卞海亮。叶辛的《华都》是海派小说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8.
在有关上海的“传奇”书写中,王安忆的《长恨歌》对上海精神的关照是略去“浮华”,指向市民生活底层,指向充斥着腌渍油污和流言私情的弄堂深处,更多地让我们看到了上海背后的“暗”;主人公是生于弄堂长于弄堂,即使到“繁华”里走了一遭,到头来还是归于弄堂死于弄堂——繁华只是旧梦。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改编的同名电影则大不相同,流行光影中“繁华”、“风月”成为上海的内核,在视觉的声色享受中谁还记得王安忆那个真实的上海?本文力图通过对原作和改编后电影文本差异性的比较,拨开迷雾看到一个与流行相去甚远的“上海形象”。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王安忆同为海派作家,具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堪称20世纪女性着墨世俗人生的"上海书写"的两次高潮的典范,但二者又存在着某些差异。她们在其代表作《金锁记》《长恨歌》中分别塑造了曹七巧和王琦瑶两个形象,她们作为世俗女性在男权社会下有着类似的生存状态,她们的人生悲剧有其必然性。但两个主人公在爱情观、金钱观、性格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王安忆同为海派作家,具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堪称20世纪女性着墨世俗人生的“上海书写”的两次高潮的典范,但二者又存在着某些差异。她们在其代表作《金锁记》《长恨歌》中分别塑造了曹七巧和王琦瑶两个形象,她们作为世俗女性在男权社会下有着类似的生存状态,她们的人生悲剧有其必然性。但两个主人公在爱情观、金钱观、性格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文本阅读的方式解读《长恨歌》,透过王琦瑶的人生,展现了现代都市的背景下普通阶层的魅力女性的精神及情欲困境。文章还指出这种哀婉叙事对于传统的继承,而女主人公的悲剧在于古典美与爱的错位对于人生的双重失落。  相似文献   

12.
解读《长恨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的分析 ,指出王安忆小说创作中对上海昨日生活场景的独特理解 ,并且围绕小说主人公王琦瑶的性格和命运 ,探讨当代女作家创作中的角色转换以及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篇小说《流逝》,与她后来颇负盛名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流逝》和《长恨歌》都讲述了一个旧上海的名媛闺秀在1949年以后的生活遭际。对这段历史的想象和描述,这两部作品完全不同。首先,两部作品表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景观,一个是平淡琐碎,一个是优雅闲致:其次,《流逝》细致地展现了人在非常岁月里生存的艰辛;而《长恨歌》沉醉于讲述的则是某种生活方式和情调。在艺术真实性上,《流逝》显得实在可信,而《长恨歌》则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及逻辑性。这些差异性不仅有时代文化氛围的变迁,也包含了作者所采取的写作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杨桦 《南都学坛》2012,32(2):74-75
王安忆在《长恨歌》一书中通过对女主人公王琦瑶颠沛流离、贫富无常的一生及枝枝蔓蔓的人际关系的描写,成功展示了"沪上名媛"的情爱艳史和新老上海的风俗画卷。历史叙述的淡泊中,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被描绘得层层叠叠,厚重之中渗透着淡淡的生活情调;在主流社会的边缘,女性人物形象在历史动荡中沉浮,并染上自己情爱生活的那一抹色调;对生命漂泊感的无奈和无法摆脱命运操纵的宿命感则使怀旧的泉思涌动。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与《我爱比尔》都以一个女性的爱情探索为主线,展示女性在追求两性关系中对于身体、性爱、爱的片面误读而导致的爱情破产与觉醒,王琦瑶与阿三在这种追逐中共同验证着跨时代的破碎共鸣。其对爱情内涵意蕴的挖掘、对两性关系的思考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琦作为清代前中期杭州地区较为著名的学者,以辑注《李太白全集》和《李长吉歌诗汇解》两部著作闻名于世,其注释具有极高的学术性,体现了他成熟的诗学思想。王琦以情景理论和儒家诗学观念观照诗歌,并在解读之中对前人理论有所超越。在运用情景理论之时,重于情与景的融通;在理解儒家诗学观念时,侧重于文学艺术本身的思考,这是体现王琦诗学思想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为我们描述了昔日的"上海小姐"王琦瑶漫游在城市与时代边缘的故事。王安忆之所以要写作这个故事是为了寻找上海的历史。而"寻找上海"的动因则是来自20世纪90年代上海城市中高涨的"市民自信心"和涌动的"怀旧热潮"。王安忆这种利用"流言"去构筑上海历史的方式无疑是对张爱玲式的醉心日常生活书写的延续。但这种构筑上海史的方式却存在着"去本真性"的问题,导致作为"社会主义城市"的上海遭到忽视与掩埋。  相似文献   

18.
瑶人历史上的迁徙在瑶族史诗《盘王大歌》中有较详细的记载,相关的官修史籍也可旁证。瑶人的迁徙在文化意识上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迁徙的被迫性和始终伴随着伤感与辛酸.瑶人每一次迁徙都是走入更遥远的山林.走入莽荒.离中原文明愈来愈远。另一方面,他们迁徙时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苦难中体现出一个民族坚忍、自强、奋斗、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解构的“典故”——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比照白居易的《长恨歌》,认为王安忆的《长恨歌》是以上海和上海的女人为歌重新确定了“史诗”和“女人”的概念,在把上海这座城市化为女人的心灵的同时,拆解了女人的历史,构筑了女人的现代,为当代女性城市文本组建了一个界碑  相似文献   

20.
《长恨歌》的主题,有讽喻说、婉讽说、爱情说、隐事说、感伤说、多重主题说和无主题说等。白居易在自编诗集中将其归入"感伤"类,这是探讨《长恨歌》主题的本源,研究者在探讨《长恨歌》主题的时候应该充分尊重作者写作《长恨歌》的本意。本文在《长恨歌》主题研究回顾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唐杨妃故事的传播与接受状况,从《长恨歌》和《李夫人》之对读中去理解"恨"之释义,以及从白居易的人生经历等方面去解读《长恨歌》的感伤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